<p class="ql-block"> 天还没亮,我们就下船上车,直奔风景垭。野人出没的“华中屋脊”,世界自然遗产神农架,我们来啦!</p> <p class="ql-block"> “进山不到神农谷,等于没到神农架”,风景垭就是神农谷的入口,因风景如画而得名。神农谷海拔2820米,东连华中第一峰,西接大小神龙架,北望金猴岭,南俯板桥河,是神农架林区最旖旎的景点,也是传说中发现野人出没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下了车,一阵寒意扑面而来,大家都裹紧了上身的棉衣。对船上安排夏天穿上棉衣的举动而不以为然的我们,才知道山顶上却是冬季。神农架的“一山连四季,上下不同天”之说,果然不是虚言。</p> <p class="ql-block"> 山脚下艳阳高照,山谷里却是冷雨霏霏。走进谷里,就像走进大澡堂里一样,前面是雾,后面也是雾,面对面都看不清鼻眼,加上海拔高的原因,呼吸也显得有点困难。大家都打着伞,走在湿滑的栈道上当然得小心翼翼了。</p> <p class="ql-block"> 山路连着栈道,栈道都修在悬崖峭壁之上,脚下就是深渊,但是云雾弥漫,向下看白茫茫的一片,反正什么都看不见,几个恐高的团友反倒不再恐惧,一改之前爬高的畏首畏尾之态,脚步比我们还轻快!</p> <p class="ql-block"> 一个女声尖叫:“野人,野人!”,打破了山谷的宁静。胆小的人都停下了脚步,胆大的我们把伞收起来紧紧握在手里,围过去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块大石头,看起来的确像趴在路边的大猴子,一阵哄笑,一场虚惊。</p> <p class="ql-block"> 分不清是雾还是云,一切都在混沌之中。谷内的树木都隐身了,只能看到嶙峋怪石的轮廓。有的像张牙舞爪的怪兽,有的像引吭高歌的雄鸡,有的像晨起汲水的少女,有的像天外飞仙的宝刀。大家一边臆想,一边拍照,一边争论着像什么,气氛慢慢活跃起来。</p> <p class="ql-block"> 下到板壁岩,海拔也降到2590米,呼吸显得顺畅多了。体力不同,行走的速度也不同,我们陪着四位老人,渐渐地和大部队拉开了距离。</p> <p class="ql-block"> 因山势陡峭、形似板壁而得名的板壁岩,前世却是海底的坚硬的白云石。是二十万年前的沧海桑田,让它随大巴山脉一起隆起,从海底的陡崖变成了这山谷里的“板壁”。</p> <p class="ql-block"> 曾经沉睡在海底的石头,经过数万年的风吹日晒,雪雨风霜,逐渐风化的千姿百态,造化出千奇百怪的动物、人物形态,成为神农谷的一大特色,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山谷里的风大了起来,云雾也慢慢流动起来。流云在树梢上、山峰中穿行,给寂静的山谷添了几分妩媚,几分迷幻。</p> <p class="ql-block"> 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雾也散了许多。山石的纹理渐渐清晰起来,高大的冷松也露出了尊容。“天呼作晴山卷幔,云雾含泰石披衣”,大概形容的就是这般景象。</p> <p class="ql-block"> 神农谷常年缭绕的浓雾是喜阴中草药的生长素。潮湿的环境为天麻、柴胡、黄连、石斛等名贵中草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品质自然也是上乘,因此神农谷也被称为“中药材宝库”。相传神农炎帝经常在此云蒸霞蔚的山谷里采药,用来医治万民,故称为“神农谷”。</p> <p class="ql-block"> 充沛的雨水,合适的高度,郁郁葱葱丛生的箭竹,给动物提供了遮蔽的场所和充足的食物。神龙架有关野人的痕迹大多在这里发现的。科考队发现了山洞、树屋和简单的工具,并对采集到的毛发进行了基因检测,证明这里曾经生活着一种神秘的有别于人类,又高于高级灵长类动物智商的动物,因此又被称为“野人谷”。</p> <p class="ql-block"> 谷中还有谷。山上流下的雨水,汇成一条小溪,在林间“哗哗”地流淌,给山林带来了几分欢快。</p> <p class="ql-block"> 小溪随着山势,遇到断崖就化作一缕瀑布,随意地漫流。流的那么从容,流的那么淡然,就像一条条白练挂在岩石上。</p> <p class="ql-block"> 一阵微风吹来,瀑布在风中飘荡,水雾到处弥漫,溅落到游人们的脸上,让气喘吁吁的游人感到几分清凉,顿时轻松许多。</p> <p class="ql-block"> 瀑布汇流成为一条河,名叫阴峪河,河水清澈见底,水质纯净甘甜。河中生长着一种叫“大鲵”的怪物,夜里常常发出娃娃啼哭的叫声,俗称“娃娃鱼”。它可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对环境可是出名的挑剔。可惜时间原因未能到养殖场一见。</p> <p class="ql-block"> 峰回路转,风停雨住,不过太阳还没有露脸。接近三个小时的山路,老人们累的够呛,我们决定抄近路从“大脚印”出口出谷。</p> <p class="ql-block"> 回头望去,天色比早上亮了许多,阳光把绿树、青山染上一层淡淡的幽蓝色。空气也透明起来了,不由自主地深呼吸,每一口空气都是满满的负离子,沁人心脾。</p> <p class="ql-block"> 海拔降下来,天气也热了。坐在石头上歇歇脚,看着眼前的情景,倒有几分黄山的感觉。王维的《山居秋暝》也适时冒了出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p> <p class="ql-block"> 看着眼前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我倒是真想留在这里,搭个竹棚,饿食野果,渴饮山泉,像野人一样,整日雾里看花,云中采药,做一个无忧无虑的“自留王孙”。</p> <p class="ql-block"> 神农谷的出口处,岩石上印着一大一小两个野人的脚印,神奇的神农谷,迷一样传说中的野人,你到底藏在哪里呢?</p> <p class="ql-block"> 我突然感到有点内疚,是人类的开发,我们的脚步,惊扰了野人的平静的生活。我们,还要追寻迷踪,侵占自然赋予他们的最后一块净土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