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浦山之邹堂

伟钦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14日记</p> <p class="ql-block">  去年寒假闲在家里,想起几天前在翻阅资料时,有句揭阳名谚“西淇面堂,邹堂后壁”,只知西淇,不知邹堂,住在桑浦山下不知邹堂,实在说不过去。据说在南宋的时候,一代理学大家朱熹,曾游学至潮汕,路经邹堂,不禁感叹:“真乃溪山第一!”朱熹题写“溪山第一”,雕刻成石匾,并陈列于祖祠,听说邹堂始祖祠和"科第世家”石牌坊是邹堂一大标识性的建筑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p><p class="ql-block"> 打开百度地图从潮安区城区开往揭阳邹堂,途经潮安大道—龙沆—地都华美—鸡笼山—威山路一邹堂,开摩托约40分钟。今天中午天气暖和,出门最佳,决定到邹堂创乡发祥地乌美村走走。</p> <p class="ql-block">  我到达邹堂发源地乌美村,该村背倚桑浦山,面朝榕江。参天的古树,错落的房屋、蜿蜒的巷道、斑驳的墙壁、潺潺的流水,榕荫下小孩子玩笑语,行走在这个古村中,可以感受到民风淳朴。村中的古树、残留的古寨墙,特别是为数众多的古祠堂、书斋、古民居,它们保留着传统潮汕建筑格局。这些建筑,融合了石雕、木雕、彩画、嵌瓷等众多潮汕传统工艺。据介绍,村里有古村围墙2000米,宗祠13座,庙宇18座,街巷102条,古井20口,还有古门楼、古石拱桥多处,大多保留着明清风格。</p> <p class="ql-block">  行至邹堂郑氏祖祠,该祠为二进厅、双火巷格局,堂号“正德堂”,拜亭下悬挂“旧德先行”匾,<span style="font-size: 18px;">祖祠门前立麒麟照壁,左边棋杆,右边“科第世家”坊。祖</span>祠明显是有经过重修,外观虽新,古风却依旧。</p><p class="ql-block"> 据资料所记邹堂郑氏祖祠俗称“始祖祠”,于明朝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建成,是邹堂郑氏之11世祖郑旻告假回乡修建祖祠时所建的。郑旻是明嘉靖丙辰年(1556年)进士,授官兵部主事,曾任贵州布政司、四川按察等职,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有口皆碑。祖祠历经多次的重修,但其结构的匀称,风格的朴实等却得到妥善的保留与延续。其石雕的古朴、木雕的庄重、彩绘的清丽以及嵌瓷的秀美协调地组织成一起。这些从古代工艺中传承,而又注入了地方文化精神的装饰,蕴含着保本追远的高度道德观念和丰富深刻美学意义,具有双重的审美价值。</p> <p class="ql-block">  祖祠前的照壁是一幅栩栩如生的“麒麟望日”图,采用潮汕特色的嵌瓷艺术。</p><p class="ql-block"> 照壁除了“麒麟望日”图,右边用“高山流水松鹤图”寓意延年益寿;左边用“仙鹿梅花图”寓意加官进禄。 </p><p class="ql-block"> 祖祠外面的旗杆、牌坊和照壁,便体现出邹堂乡一派仕宦的家风。</p> <p class="ql-block">  向邹堂郑氏祖祠外右侧转可以看到“科第世家“坊,该坊为二层式石基的三门四柱全石结构,柱子下部内外侧均为葫芦型护石,柱顶各有一只闭口石狮,二石柱中间悬挂方形牌匾,中间横书“科第世家”四个楷书。匾额两侧各有一幅美观精致的鳌鱼图;边柱于中柱间立有一只貅兽。</p><p class="ql-block"> 据《揭阳县志》记载,郑其崇于康熙八年(1669年)中己酉科举人,官至内阁中书。于乞假归里日,以建祖祠、增祭业为务。郑其崇是明朝进士郑旻的玄孙,邹堂郑氏自郑旻首登黄榜,至郑其崇中试,五世之中四代科甲奏捷,故立“科第世家”坊。并立“科第世家”坊。邹堂郑氏自布政公 首登黄榜,至中书公中试(郑其崇),五世之中四代科甲奏捷,故立“科第世家”坊。</p><p class="ql-block"> 郑氏祖祠和“科第世家”坊浑然自成一体,是乌美村的地标性建筑和邹堂的文化象征,成为激励邹堂人崇文尚学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郑氏祖祠的西北方向,坐落着的另外两座祠堂也颇具神奇色彩,一座叫南庄公祠,一座叫南山公祠,一座朝北,一座朝东,都各有讲究。南庄公祠,也叫“麒麟祠”,由郑旻之子郑育渐、郑育巽所建,祠堂因地制宜,只开龙门,大门上的石匾“南庄公祠”为郑育巽所书,内门上的贝灰刮字“世德”两碑体以及堂内的“德门令望”匾均由郑子南所书。祠堂对着的山上有一块类似状元帽的石头。南山公祠,也叫“山祖祠”,因为朝东,所以早上太阳升起时,这座祠堂便早早接收了第一缕阳光。村民介绍,“日出邹堂郑,日落钱坑寨”的民谚也与这个有渊源。说来也神奇,大门正对着“状元帽”石的南庄公祠派下历代多出官员,因此称为“官房”。南山公祠派下多出富商,则称为“富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诰封兵部公祠</p> <p class="ql-block">  村中最古老的建筑物是南宋时期所建的邹堂郑氏祖厝,为邹堂郑氏所创的住址,是一座三进厅旧厝,因大门前埕及内埕全铺石条,故为称为“石埕”。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据说在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堂郑氏始祖朝奉公,福建莆田人,迁居此处,“</span>石埕”历经明清时期多次修缮,至今保持完好,特别是石结构部分,保持南宋原貌。</p> <p class="ql-block">  乌美村还保留着建于明朝的风雨圣者庙,庙匾匾书“赫镇东里”四大字,上款为“万历辛亥春立”,下款为“海阳夏宏书”,夏宏即民间传说的夏雨来。夏宏的墨宝存世已极少,该匾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大门对联:左联“庙倚高山长秀发”,右联“门观大海不扬波”。</p> <p class="ql-block">  邹堂实际是由乌美、枫美、仙埔、南陇、钱后五个自然村组成,该村古有睡狮地之称,村庄后面的山峰故称邹堂山,其山峦蜿蜒,宛若一条长龙起伏飞舞,所以这一地带又合称“邹堂龙”,据说在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堂郑氏始祖朝奉公,福建莆田人,迁居此处,枝繁叶茂,逐步扩展到整个邹堂龙,并成为远近闻名的富庶之乡。从当地流传的“日上邹堂郑,日落钱坑寨”“邹堂好后壁”的民谚俗语,可见邹堂郑氏在当地的显赫。俗语所说的“邹堂好后壁”中的“后壁”,就是邹堂山,<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山上树木繁茂,幽草自生,奇石嶙峋,山泉潺潺,</span>异洞众多,碑刻林立,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令人流连忘返。比如, “忘归台” “三叠金”“搁笔石” “卧游洞”“仙人弈棋”石、临风古石等。</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养易公祠遇见郑伯,据他介绍他是该祠老人理事之一,在</span>与郑伯交谈中,谈到以前邹堂可称“鱼米之乡”,村后有山,村前有田,有榕江。特别青皮梨是相当出名,邻近村落如沙溪、彩塘、庵埠等常有人到邹堂做梨的生意。邹堂青皮梨由来已久,据《邹堂郑氏族谱》记载及民间口碑材料,相传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进士郑旻,于隆庆初年出任四川按察使时从四川移植苍溪雪梨于邹堂郑氏祖祠后山坡,开始时皆称"郑子梨",后因郑子梨名字不雅,观其色泽青苍改称青皮梨,后代逐渐繁衍而遍布邹堂龙所属山地,至今已四百多年了。现在青皮梨主要做成“梨脯”,青皮梨还可切成小片晒干成梨脯,入药内服可助消化,清热除烦解渴,润肺生津化痰咳,因而有潮汕“植物羚羊”的雅称。</p> <p class="ql-block">  邹堂乌美村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让这里既笼罩着农耕文明的色彩,更张扬着儒家文化的光芒。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岁月,古村依然完好地保留着它的原始风貌,古祠堂、书斋、古宅第、古牌坊等历史遗存众多,行走在其中,就犹如走进了一部历史书里,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究背后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桑埔地灵嘉木葱茏山水秀,邹堂人杰文风旷远俊贤多。</p><p class="ql-block">2022.5.14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