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记第630期雨花台活动

舞墨扬

说起南京的雨花台,历史记载有3000年的历史。<br>春秋越国<br>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雨花台山脚下筑"越城",这也是南京城的发源地。<br>三国时期<br>因雨花台山岗上遍布五彩斑斓的石子,所以雨花台又被称为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br>东晋初期<br>胡人压境,都城南迁,豫章太守梅赜带兵抵抗,屯兵于此。为了纪念梅将军的高风亮节,后人在此建梅将军庙,广植梅花,梅岗遂得名。<br>南朝梁武帝时期<br>佛教盛行,有位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设坛讲经,感动上苍,落花如雨,雨花台由此得名。"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雪映山眉紫,烟消树顶圆",这些美妙的诗句,正是历史上雨花台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栩栩如生的写照。<br>南宋时期<br>金兵大举入侵,抗金名将岳飞在此痛击金兵。<br>明、清两代<br>雨花台内的"雨花说法"和"木末风高"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雨花台一带成为当时有名的江南登高揽胜之佳地。清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三上雨花台,现景区内的"乾隆御碑"正是其第一次游雨花台时所题。雨花台是历代文人墨客乃至帝王将相都吟咏之地,从李白、王安石、陆游、朱元璋、康熙、乾隆到鲁迅、田汉、郭沫若、刘海粟、陈运和,都留下了吟咏雨花台的优美诗篇。<br>太平天国时期<br>"天京保卫战"中,忠王李秀成同清军将领曾国荃曾在此血战经年。<br>清末<br>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军曾和清兵在这里展开激战,史称"辛亥革命雨花台之役"。在这次激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革命军中出现了一支以辛亥革命女杰尹维峻为队长的女敢死队,她们奋勇厮杀,至为壮烈,为争夺雨花台要塞屡建战功。这次战役最终取得了胜利,南京得以光复,对稳定革命形势以及孙中山最终定都南京起了决定性作用。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就率领随从六人,专程骑马到雨花台视察,对雨花台之役给予高度评价。民国初年,将雨花台之役阵亡的200多位将士遗体及其战马合葬于此,垒筑成两座土冢,树碑纪念。1999年雨花台风景区重修了墓冢,新建了花岗岩贴面弧形照壁,成为辛亥革命在南京的一处重要纪念地,也是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1927年以后<br>1927年以后的一段岁月里,这里却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最集中的殉难地,有不计其数的烈士倒在血泊之中,其中留下姓名的仅2401位。<br>1937年<br>南京保卫战在雨花台打响。奉命驻守雨花台的中国军队德械师88师,在这里进行了英勇悲壮的浴血奋战,战斗打的异常顽强,但终因寡不敌众,雨花台失守,朱赤、高致嵩两将军光荣殉国,守军几乎全军覆灭。<br>1949年之后<br>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第一届第二次人民代表会议作出建设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决议。雨花台开始全面绿化造林、修建道路的工作。1950年立起了奠基纪念碑,在烈士殉难处建立了纪念性标志。20世纪80年代开始,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80年,曾经向全国各地征集雨花台烈士纪念碑设计方案。1983年6月,邓小平亲笔为雨花台烈士纪念碑、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题名。1984年4月,纪念碑、纪念馆等新建工程全面启动。其后烈士就义群雕、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碑廊、忠魂亭等相继竣工,形成了气势宏伟、庄严凝重的纪念建筑群体。面对着雨花台的北大门矗立着气势恢弘的烈士就义群雕,由179块花岗岩拼装而成,雕像中九位烈士屹立在青松翠柏之中,肃穆悲壮,这是我国解放以来建造的全国最大花岗石雕像群。这里也是雨花台的北殉难处。--百度搜索 2022/5/14城市记忆团再启古金陵48景寻考(13-16)雨花说法、甘露佳亭、木卫风高、天阶招提。集合地点就在雨花台北门广场,烈士群雕塑前。 今天是一个晴朗的天,雨花台风景区松柏常青、郁郁葱葱。 时间差不多,人来了有100+,在烈士塑像前,周老师开始介绍当日流程和景区注意事项。并带领我们脱帽,面朝英烈三鞠躬。 舒克老师拍摄集体照。 从左手这边小路走。经过辛亥革命雨花台之役阵亡将士人马冢。 第一站雨花阁。雨花阁位子南京市雨花台风景区东部名胜古迹区古雨花阁遗址处。<br>相传梁武帝时一代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讲经说法,众僧侣趺坐聆听.持续数日不散,感动苍天,落花如雨,故称雨花台。<br>六朝时始有建筑于此,相沿千余年,即清金陵四十八景“雨花香迹”之所在,后废。<br>雨花台与雨花阁 清"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雨花阁,复建于1997年,坐落在古雨花台遗址上。<br>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尤其是城南雨花台一带寺庙林立。<br>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反映了当年的景象。<br>相传梁武帝时期,有位高僧云光法师在此岗设坛讲经说法,僧侣500余人趺坐聆听,讲得精彩,听得入神,数日而不散,感动佛祖,天降雨花,落地为石,遂称雨花石,雨花台也由此得名。<br>北宋末年,雨花台始有建筑物,至晚清,在遗址上又建云光寺,后毁于兵燹。<br>如今复建的雨花阁,阁叠三层,檐卷四重。<br>内厅有巨幅云光法师说法瓷砖画,追寻雨花台历史源头。<br>内存一尊讲经石座,四周散缀99粒雨花石,营造出云光法师讲经讲得天花乱坠的场景,讲经石座后墙上,悬挂30米长《法显和尚西天取经画卷》,详细的描述了比唐僧西天取经早300年的法显和尚到西天(锡兰)取经,在雨花台译经的全过程。--百度搜索<br> 听周老师讲解。 雨花阁 舒克老师的集体照。 经过方孝儒墓 “木末”二字,出自于屈原的《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句,意为高于树梢之上。以此名亭,谓亭秀出林木也;在雨花台建木末亭,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因为在木末亭畔,有泰伯祠、有南宋杨邦乂[yì]剖心处,有明代大学士方孝孺墓,有海瑞祠、曹公祠遗址等,“木末风高”有称赞历代志士仁人高风亮节之意。--百度搜索 木未亭里吹管人,墙上有古金陵48景图,来不及细看。 梅岗 梅岗打拳人 绿树成荫、阳光照射形成草地明暗、叶片也有明有暗,不是我们闯入,打拳人一个人的绿色自由世界。 梅岗庭院有韩熙载雕像 期待来年下雪梅花开时再来。 杨邦乂剖心处即杨忠襄公剖心处。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完颜宗弼(兀术)率金兵渡江南侵,进逼建康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南宋户部尚书李棁、显谟阁直学士陈邦光献城投降。杨邦乂时任建康府通判,严辞拒绝金人招降,大骂宗弼而被杀。杨邦乂死后,宗弼剖腹取其心。 <br>文物信息<br>次年岳飞光复建康,宋高宗为褒扬杨邦乂的忠义,赐建“褒忠祠”,设于建康城南门外杨邦乂遇难处。庆元三年(1197年),游九言立墓道碑,详述杨邦乂死节经过。据考证,剖心处原址应在现中华门外长干里、大报恩寺南,旧名土门岗。杨邦乂剖心碑坊在历史上曾多次移动,早已不在原处。1975年,剖心碑迁至雨花台现址。--百度搜索 穿行在密林和灌木丛中。 乾隆御碑亭 高座寺 高座寺的后院让人喜欢。 寺内墙脚的佛系猫,阳光下草地上,一片树叶让她玩的意犹未尽,你看着他,感觉“活在当下”的幸福感觉,不过如此这般。 “不要盯着看”的表情。 满天星的花。 甘露亭 亭中的甘露井,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南京最古老井。甘露井水质清纯甘甜,上建甘露井亭,亭顶部开有"天井",与古井水面相辉映,形成"坐井观天","井天一色"的独特景观。 江南第二泉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台东岗,原名雨花泉,因清泉一泓在永宁寺内,又曾称永宁泉。泉凡二孔,水出地面1米,纤湮缕浸,清洌甘美,色味俱绝,宋陆游品为第二泉,位列金陵名泉之首。明代赵谦为其书题“第二泉”匾额,后毁无存。 感谢丁迅老师为我们拍摄。 最后出北门左拐,来到了天界古寺。借舒克老师的片子。门口都是车子,旁边就是小吃街,应该是闹中取静的地方。到此活动就此结束。雨花台我们来过很多次,今天遇见的大部分,我都比较新鲜。可以再游,重温历史古迹。<div><br></div> 感谢组织者、感谢周老师一路讲解、感谢摄影师、感谢同行的道友互相帮助。<br>本文拍摄编辑:舞墨扬,20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