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猫致敬

这一刻不再重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类的科学史上,应该记住几只猫:一只是量子力学奠基人薛定谔“生死不明”的猫,一只是人工智能图像识别专家李飞飞“千姿百态”的猫,至少还有一只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下午,英国莱斯特大学心理学系的一位青年学者在家中泡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茶壶在厨房的灶眼上,水汽升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他去取茶叶的时候,厨房门口出现了一只叫唤的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年学者打开猫粮罐口,舀了一勺猫粮,放进茶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若干年以后,他在自己的理论中把这类行为称之为“疏忽(slip)”。疏忽是指行动计划适当,但在执行层面出现偏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洗净了茶壶,随口骂了猫,青年学者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不是计划中的行为。这个行为的发生并非无缘无故或无法解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此,青年学者开启人的行为的三个基本要素的研究:计划、行动和结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这位学者揭示了人误的心理学机制,出版了其代表作《人的失误》(1990年)和《组织事故风险管理》(1997年),成为航空和医疗心理学界的扛鼎人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就是赫赫有名的詹姆斯·瑞森(James Reaso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与科学史上的一个传奇故事惊人相似——因苹果从树上坠落而使英国人牛顿产生有关万有引力的灵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向那只无端被骂籍籍无名的猫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