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支客师

邢高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在小时候的农村里,几乎各村都活动着几个小有名气的支客师傅。他们有的妙语连珠,有的风趣超俗,有的则是人见人爱的场面上的人物。不要小看了这些民间名人,他们几乎操控着农村的悲欢离合各种场面:比如结婚、摆满月酒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还吃不饱。农村的喜事大多扎堆在收完麦或收完秋或腊月里。这几个节点可是支客师最露脸的时候了!年景收成某好一些的话,他们忙了一天后,除了吃喝外,临走时还能挣条烟,几瓶酒,那时几乎不给钱,只徒个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家境不同,所以对支客师的要求也不同。但有一条相同的是,必须识文断字!支客师不仅要能说会道,而且还要把整个流程写出来。比如:东家的上宾有几桌,按辈份排序,有谁来坐陪;主人是什么样的席面,多少桌,需几个人端盘子,几个人打杂等都要用一张红纸写好几份分别粘在墙上(白事用黄裱纸或白纸),以便各行其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为了慎重起见,在大席开始前,支客师还要把帮忙打杂及相关人员开个碰头会。一般人员都有替补的,万一谁有事来不了,不能冷了场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那时农村人大都还未外出谋生,有大批的富余劳动力。若要被支客师选中,那也是无尚荣光的事!不仅如此,还可以大吃一顿——东家会在事办完后,专门举宴谢请那些帮忙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那时,农村还比较闭塞,论资排辈的事几乎算是除正事外的第二大事了!为了以防出错,支客师会对东家的贵宾额外照顾:盘子、碗、筷子要新的,要好质量的;桌子、板凳要刷洗得很干净,有的破例还铺一张桌布。陪客的人,大都是辈长、办事能力强的;负责端菜的,一定是精明能干一些的小伙子:第一,不能抽着烟端菜,以免烟灰落入菜中;第二,(夏天时)禁止穿托鞋,以防滑倒;第三,托盘必须擦洗干净;第四,还要报上菜名;第五,上菜时,千万别把菜汁洒落在客人身上!喝酒的行头可能是他们的所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若是举办婚礼,那么,支客师还要主持婚礼——那时还没有婚庆服务公司。支客师也是一身喜庆的行头,东家一般还要给支客师胸前扎朵红花。当然了,台词都是提前写好的,中间也不乏有些搞笑或活跃气氛的句子了。比如“ 子子孙孙坐朝庭,帐子两边柁今晚新娘来各火,鞋子一拖儿子一窝铺床铺床四角鸳鸯一脚踏进新人房,鞋子一走儿孙都有,枕头一捆样样都有,左边跌蹬的金银相右边蹬的像牙床,火盆四只角,帐子两边挂今晚新娘来坐下,铺盖铺起四角平子子孙孙坐好云,先生儿子进学后生姑娘进花房,祝福新人结婚快乐,心心相印,百年好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支客师在主持完新婚仪式后,在与东家沟通后,就要放鞭炮,宣布开席了!在鞭炮的"噼哩叭啦”声中,支客师拉长了声音说:“各位亲朋,各位来宾,开——席——了——,开——席——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无论是白事或红事,支客师都不能在开席后坐桌吃饭的!他或她还有很多小事要做:比如,来迟的客人,一般不是贵宾,怎样招待?饭菜不足时,怎么办?还有讨饭的来了怎么打发?(办婚事时)抬家俱的娘家亲怎么封红包,封几个?这些小细节最伤脑子,若处理不好,也许你家的喜事就变成了不欢而散的悲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比如,农村讨饭的吧!他们大多是希望讨些喜钱(喜事上),这样的人可惹不起!聪明一些的支客师,大都会笑脸相迎,喜烟喜糖地奉上,客气地递烟,点烟。还会笑着说:老婊,今是骑马啊还是坐骄?”——这是行话,我四爷曾讨过饭,教过我。只要是干过这一行的讨饭的,很少愿意坐下来吃饭。一般给些喜钱、喜烟或喜糖就会立马走开的。但也有不懂事的,既要钱,又要吃饭的。支客师千万不要生气,切忌,只满足其中一种要求,一旦开了口就不要再改了!你要替东家解决些事,人家才请你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记得,前年,我的一位亲戚不在了。由于那个支客师没办好事,一个讨饭的骂骂咧咧的,影响很不好!最后,还是我去帮忙支走的。我的方法很简单:第一,告知他是白事;第二,很客气地给他点上烟;第三,笑着和他聊天,问是骑马还是坐轿?;第四,拿了一盒烟,又从口袋里拿出十元钱,毕恭毕敬进往老人手上一放,然后讨饭的就走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如今,农村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大部分剩余劳动力都涌向了城市。农村的红白喜事大都委托给了婚庆或丧事一条龙,他们有专门的司仪——可比不上以前的支客师。以前的老支客师渐渐就淡出了历史的舞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尽管现在的婚庆,丧办司仪比以前进步了很多,但除了付钱的那部分服务外,缺乏更多的是乡情、民情和世世代代的传统民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