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以前知道温泉镇有个陈河村是在抖音和朋友圈里看到的——陈河冰瀑,每年的隆冬季节就会吸引本地和周边县市的驴友们不畏严寒路陡前往打卡观光。前些日子,一领导推荐我有时间看一下《凤凰琴》和《天行者》这两本书,他说温泉镇陈河村教学点的老师和孩子们跟那两本书的故事情节差不多。这两本书目前我还没有拜读,下午临时决定要去陈河教学点看看。</p> <p class="ql-block"> 越过了一座座山头,感觉站在车顶就能触摸到头顶上的云朵,沿途风景很好,但是一个人竟然有点怕,脚踩着油门有点发麻,弯道太多,不敢东张西望,也就忽略了很多的美景。因为有导航,差不多用了40分钟的时间很顺利的到达了陈河村委会,不知道该怎么走了,就给郑校长打了电话,他说再沿当前道路行驶2公里就能达到学校,他会在校门口等我。</p> <p class="ql-block"> 走进校园很安静,也很空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鲜艳的五星红旗国旗在迎风飘舞。校门右边有一排红瓦白墙的房子,那是教室和老师的办公室,校门左边有一个乒乓球台,也是孩子们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 站到教室门外,看到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师在教孩子们做作业。郑校长介绍说那是马老师,是一位民办教师,在这个学校任教三十余年,现在的工资涨了一些,有两三千块钱一个月。陌生人的到来,吸引了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一个个瞪着圆溜溜的眼睛打量着我。马老师带的这个班是复试班,是学前班和一年级,一共有9个孩子,最小的是3岁,最大的7岁。他带2年级,有4个孩子。这个教学点3个班级共13名学生(其中有2名孩子是安徽的,因陈河村和安徽交界,孩子们到这边上学很近),2名老师。这些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外出务工,他们就在大山里跟着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p> <p class="ql-block"> 看到他们,想起了93年我在娘家代课的情形。那个时候我们也是复式班,孩子较多,学前班和一年级一共有五六十个。郑校长说,因离县城太远,条件好一些的家长都在县城买了房子,搬到县城去住了,条件差一些的就留在了山上,零三年后小学就变成了教学点。</p> <p class="ql-block"> 这个小男孩八岁了,长得眉目清秀落落大方。我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他叫梦川,因为妈妈是四川的,在生他的前一天做了一个梦,梦到了四川老家,所以就给他取了这个名字“梦川”。我说,因为你妈妈很想念她的家乡,想念她的爸爸妈妈和她的亲人们,但是她更爱你,所以留在了英山,你要好好学习,等将来你有出息了,带妈妈回到她的家乡好好看看,陪陪外公外婆他们。他说好!</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他们的厨房和餐厅,郑校长说因为孩子太小,有的离学校还很远,考虑到安全问题以及家长们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接送,所以学校请了附近的一村民每天中午到学校烧火做饭,孩子们中午就在学校就餐,每餐都有三菜一汤,伙食还是很好的,家长们也很放心。</p> <p class="ql-block"> 他们就是陈河教学点的全体师生!两位老师都五十多岁了,他们每天满负荷地守着这十几个孩子,上课、下课、吃饭、午睡、上厕所、每天还要给学前班的那几个小宝贝擦屁股…。郑校长说他们两位老教师只会教孩子们语文数学,每周实验小学的有一名支教老师来给孩子们上些音乐、美术、手工等课程,尽可能的让孩子的课堂内容丰富一些。如果他们两位退休后山上的孩子们上学怎么办?还有人会像他们一样坚守山村教学三十余年吗?他们让我感动、让我敬佩也让我心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