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研无教,则无以立足;教无研,则无以长久。 为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达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目的,东津新区第一实验小学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了各科教研活动 。</span></p> 《手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一堂课是由张屈豪茜老师带来的《手指》。《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课文生动刻画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从而传递“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老师联系生活经验,请同学们谈谈五根手指各自的作用,同学们也兴致勃勃地分享自己的见解,然后再让同学们初读课文,初步感受文中的手指形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课堂上张老师引导同学们通过握拳的演示去理解“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从而去理解人人都有用,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手指本是寻常之物,但张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把书中的手指形象讲得灵动鲜活,富有生趣。</span></p> 听课感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手指》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但是风趣的语言除了生动有趣,使人发笑之外,还要让读者在一笑之余有所回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语句,体会作者语言的风趣,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语句的表达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且进行简单的仿写。</span></p> 《分数加减混算》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在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法则的基础下进行的教学,要求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娜老师的课堂教学以一张森林公园地貌情况调查的表格图展开,李老师先让学生先明确表格里每一栏目的意义,再让同学们说说从中获取的信息,并且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关于分数加减法计算的问题,然后从中选择两三个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课堂上,李老师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去探索发现,并适当地给予指导。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发现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和整数小数一致,并且学会举一反三,能用掌握的知识去解决例2的问题。</span></p> 听课感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中,应该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找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把问题和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提高学习效率。除以之外还要重视对比方法的运用,通过对比发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通过对比选择更加便捷的通分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不同的解题方法,并且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span></p> 《打电话》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打电话》是综合与实践的课程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到最优方案,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能够运用打电话的最优方案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杨老师先向同学们发布任务:一名老师用打电话的方式通知15个学生,每分钟通知1人,至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通知到每个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不同的方案,带领学生从各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教学过程中,杨老师引导学生用图示法直观地表示出各种方案,并帮助学生计算出所需的时间。通过计算发现最优方案就是每个接到通知的队员都继续通知后面的队员,直到全部通知到为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然,我们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与思结合。在找到最优方案之后,杨老师带领学生们想一想,这其中有没有什么规律?通过黑板上的图示,同学们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并且能运用规律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8分钟最多能通知多少人?如果要通知50人最少花多少时间?</span></p> 听课感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打电话》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实践活动,但是打电话的秘诀从未探索研究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学生爱打电话这个兴趣点入手,设置活动,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状态,自己动手画图寻找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教研工作是学校的教学的一项主要工作,也是另一种的教学形式,通过听一听、看一看、学一学,然后再反思反思,融入自己的教学中去,并在教学实践中去改进自己的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个教师的风格不可能相同,但总有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仅仅只有一小部分,也会使我们仿佛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通过对弱于自己教师的反思, 同样会让自己反照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他山之石,来琢磨自己的玉,在他人的学习反思之中提升自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审核:张 艳 李明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编辑:杨 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