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简介:“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陈欣茹同学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处处让爸爸开心。9岁时母亲去世,她从未放弃过对生活的希望,一边上学一边帮着料理家务和劳作,幼小的肩膀也学会了撑起这个家。她从未抱怨过命运的不公,用她的乐观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学习刻苦努力,待人谦逊有礼,乐于帮助他人,生活的苦难并没有吓倒这位年仅10岁的女孩子,反而锤炼了她坚强的意志。“自立自强”,是她对生活作出的满分答卷。</p> <p class="ql-block"> 这一敬,敬得老师感动满怀。</p><p class="ql-block"> 陈欣茹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家住三里乡中坦村,离学校有一定的距离,但我发现陈欣茹几乎是每天来得最早的那一个,所以同学们提议,由陈欣茹同学保管教室的钥匙,每天早晨在同学们来之前打开教室门,起初我担心会给她带来不便,有点犹豫,毕竟她家离学校不是很近,意味着早上要起很早,没想到她欣然答应。时光荏苒,一年过去了,教室的大门从没有一次是在同学们来之后打开,即使冰天雪地,也从无例外。我感叹着她对于责任的诠释。</p><p class="ql-block"> 可是,突然有一天,这个当时只有九岁的女孩子泪眼婆娑地站在我面前,对我深深鞠了一躬,说:“对不起,施老师,我得把教室钥匙还给你,下个星期您再给我。”我以为是长时间的坚持让她疲累,毕竟她还兼着班上的清洁班长、纪律委员,抑或身体不舒服,忙问:“怎么了?为什么?”“因为,我妈妈快不行了,可能这两天就要去世了。”听到这,我不禁眼眶湿润,我竟从未发觉,这个脸上时刻洋溢着笑容的女孩子,正遭遇如此变故。但我能做的实在有限,只能抱一抱她,希望这样能给她一点安慰和力量,后来很久,我都忘不了她在教室门口的敬礼,这一敬,敬得老师既感动又心疼。</p> <p class="ql-block"> 这一暖,暖得爸爸柔肠百转。</p><p class="ql-block"> 自从陈欣茹的妈妈去世后,爸爸肩上的担子便更重了,也越来越忙,对女儿难免会有所疏忽,所以和老师商量着让陈欣茹寄宿在学校,可时间一天天过去,也没见把陈欣茹的东西送来。后来老师来到陈欣茹家询问,她爸爸说:“对陈欣茹提起过这件事,她不同意。”“为什么呀?在学校住可以方便很多。”老师百思不得其解。原来,陈欣茹对爸爸说:“爸爸,妈妈已经不在了,如果我平时也住在学校,您该有多孤单啊,我想在家多陪陪您。”别的孩子都在天真嬉戏时,不知道什么时候,9岁的女孩子已经悄然长大了。陈欣茹的话语就像火苗,暖到了爸爸的心里,暖得爸爸柔肠百转。</p> <p class="ql-block"> 这一笑,笑得老师五味杂陈。</p><p class="ql-block"> 五一假期时,学校交代每位同学将自己在家劳动的视频分享到群里,洗碗、择菜、洗衣,同学们都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但在这些视频里,老师们看到了陈欣茹,烈日当空,陈欣茹挥着锄头在田间劳作,老师们震惊着稚嫩的手臂如何挥得起那沉重的锄头,然她动作标准,将锄头用力挥向天空,又稳稳地落在土里,还将大块的土锤碎,还面带微笑,似在享受劳动带给她的满足与快乐,这可不像是初次劳作。</p><p class="ql-block"> 来到学校,老师们好奇地问,“老师看见你在群里分享的田间劳作的视频,你是第一次做吗?”“不是”,陈欣茹笑一笑,说道,“自从妈妈不在后,我经常去田里帮忙,挖红薯、掰玉米、挖土豆、锄草......这些我都会呢!”陈欣茹边说边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一笑,笑得老师和同学们心里五味杂陈。</p> <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陈欣茹都像一棵充满生命力的小苗,在生活面前笑着茁壮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