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案学校读书的日子(二) 七案庙记事

祥龍遊天下

说到庙,心里不免虔诚起来,在我的记忆中,七案庙并不是庙,而是一座村社学校,我的小学初中基本上是在那里度过的,那座身处偏僻沙乡的小庙、小校,它是我们村里最独特的一座建筑,建在一个高高的土台子上,应该是我们村里地势最高的地方,算是最宏伟的建筑了,坐向按当地的习惯方位是坐西朝东,现在想来准确地说应该是坐北朝南,印象中它就像是一座小城堡,长方形结构,校门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平台,西面尽头是一个戏台,是全村最豪华的建筑,很正规,是全大队重要文化活动和全校师生活动的中心,但凡有集会、庆祝活动、演出、放电影都是在那里,戏台靠里东面是大队的四轮拖拉机库,最南面戏台墙根下是一个大斜坡,一直通到土台下面的大路上,这个斜坡除了供一、二、三队的同学放学回家外,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了便于推拉发动大队的四轮拖拉机,记得拖拉机手叫李兴刚,他非常神气,他既是我们大队的干部,又是会开当时大队最现代化的大型机械四轮拖拉机的司机,记得他每天早晨都要把拖拉机开出去,但发动拖拉机必须依靠学校老师和个头力气大一些的男学生,因为发动拖拉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轻易便捷,那时拖拉机要发动起来必须要通过一批人的助力拉动才能点着火,而且得好几次才能奏效,每次推拉发动拖拉机时,我们嘴里都不停地反复念叨说笑着“汽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拖拉机也不是推的”,空气中充满了欢乐的笑声和愉悦的味道。但推拉拖拉机依旧反复上演,几乎成了我们每天必做的功课, 有一次,我们把拖拉机拉到大斜坡边上准备发动,根据分工,后面有一个老师负责组织几个学生推,前面其他老师和同学用一根很粗的拉绳使劲拉跑,司机就在拖拉机上相机操作点火发动,可就在大家快速用力拉着拖拉机奔跑,在发动着的那一刹那,意外发生了,二队的许有红不小心突然绊倒了,其他师生听到拖拉机启动起来了都四散跑开了,唯有许有红被发动起来的拖拉机从身上骑了过去,大家都吓坏了,大声叫喊着,司机李兴刚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急忙踩刹车停了下来,他本想下车查看,可由于吓坏了,全身不停发抖就是下不了车,说话也结结巴巴,还以为真压死了人,直到许有红从车下爬出来,确认没受一点伤时,大家悬着的心才落了地,经过这次惊险之后,大家推拉发动拖拉机就更加小心了,当然,再也没出现过这样惊险的事故。 学校的正门开在南墙的正中间,记得进了校门,照直就是一条笔直宽阔的马路,马路两边对称地修着几排平房,每排靠近马路的一间小房就是老师的办公室兼宿舍,其它的都是教室,刚进门靠南墙的西面有一间是老师的厨房,我记得老师吃喝用水都是由高年级的学生轮流从三队的吃水井上抬来的,有一年夏天浇河水时,据说水库渔网破了,好多鱼被冲了下来,那是我们全队人第一次吃鱼,因为大家从没有吃过鱼,不会做,再加没有调料,只好用水煮,结果都因为腥味太重,没人能吃得下,只好尝了尝味,知道了鱼腥味就都扔了,有一次挨到我和一名同学去抬水,打满水后,我俩到水渠上一看,发现水渠里的水基本都干了,只有闸坑里还有一些水,而且发现水里还有几条小鱼,我就想,村民们不会吃鱼,我们的张校长有学问,他应该会吃吧!于是我俩就临时决定到闸坑里给张校长抓鱼,说干就干,我俩编起裤腿就下到了闸坑,水不深,刚好没过小腿,几条小鱼吓得在水里乱窜,我俩费了好大的劲,结果一条也抓不住,只好上来在周围找辅助工具,最后找到了一块破席巴,然后来到水里,先把水搅浑,然后再用席巴从水底突然往上兜,结果还真有效,竟然兜住了几条,接连兜了好多次,总共兜住了五六条小鱼,这时,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就拿起小鱼,抬着水桶回学校了,还把几条小鱼送给了张校长,我们也不知道张校长会不会做鱼?后来吃了鱼没有?总之也再没有打问过。实际上张校长吃不吃鱼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表达了对张校长的爱戴! 学校的后院墙很厚,有点古城墙的样子,我上学以后,记得课间最热闹的地方就是那儿, 那后墙很宽,靠外的一半很高,主要是为安全考虑,防止学生不小心摔下去,靠里的部分好像是人为的凿低了,而且凿出了一级又一级的台阶,最上面是相对比较宽敞平整的一道平台,后门就开在后墙的正中间,后墙外台子下面低洼处靠西是一排厕所,课间时,同学们上完厕所后都争先恐后的登上后墙的平台嬉戏打闹,登高瞭望,那时可以说是同学们最为开心的时候,我们就这样一直穷欢乐着,可是有一天我闯祸了,现在想来还有些后怕,小的时候,一点安全意识都没有,只想着疯玩、热闹,记得那天我上完厕所往回走的时候,看到后墙台子上人头绰绰,也想热闹一下,就随手捡了一小块斜三角形的砖块扔了上去,不料砖块不偏不倚打在了和我同一个生产队老李姐三女儿的头上,而且斜角一头正好插在了离太阳穴很近的位置,同学们都吓坏了,赶快去找老师了,我吓得疯一样地跑上去,不由分说就把插在额头的砖块拔了下来,血一下子涌了出来,一见血我几乎吓蒙了,差点晕了过去,只记得赶紧用手捂住了伤口,可血还是往外冒,我一下子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再后来,听说老师赶来处理了伤口,用布条给三丫头进行了包扎,并无大碍,我的心才稍稍放安了一点,但还是怕的要死,虽然老师并没有批评,但我总觉得闯了大祸,内心非常自责,悔恨不已,整天不敢抬头,一句话也不说,默默地流着眼泪,特别是连回家都不敢,因为回家必须经过她们家门口,我怕他妈妈收拾我,所以每次回家都是等到其他学生几乎走完之后我才回,而且回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四处观察,等到他家门口没有人的时候才绕到远远的地方快速跑过,终于有一次,我正绕弯跑步通过的时候,她妈妈出来了,她大声喊着我的小名,我吓得加速逃跑了,现在我还记得她给我喊说的话“你把我丫头的头都打破了还不敢从我们家门口过,你过来,再不要绕远弯着走了”,但我心里总是害怕,一连几天还是绕远躲着跑过,老李姐也好像有意识地等着我,每天放学时就准时出现在她家门口给我喊话,直到有一天,我听到她说“你这个娃子咋这么犟?难道你要躲一辈子吗?我要收拾你,你能躲过去吗?”我才恍然大悟,是啊,她真要找我麻烦,我哪里能够躲得过啊?而且,我也观察到,她每次喊我说话时也没有生气的样子,有时还面带微笑,何况出了这么大的事,闯了这么大的祸,居然没给我的父母说,我的父母这么多天了竟然不知道,我知道她心里一定原谅了我,理解了我,也在有意识地保护着我,要不然,他早就告给我父母了!她心地也太善良了,事实也是这样,她并没有找我的麻烦,于是,我又天天放学后从她家门口经过了,沉重、害怕、自责的心理负担一下子烟消云散了,感到无比的轻松,让我又一次把心思专注的投入到了学习上,而且她对我一直很好,虽然她年龄比我妈的岁数还大,但由于都是本家媳妇,按辈分她还得喊我小爸呢,我工作以后每次回家她都要和我喧一喧,聊聊天,一口一个小爸爸叫得亲切自然,就像一家人一样,没有一点隔膜,她的女儿也从没有埋怨、记恨过我,现在想想,当初要没有她的宽宏大量、心地善良,我的未来到底何去何从真还没法说清楚,也许就永远在家耕田种地了! 七案庙,庙虽然小了点,但里面发生的事却不少,不管是惊险的,还是欢乐的,也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但对于我们的成长来说都是必须的,这些点点滴滴的经历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开启了贫瘠沙乡孩子们的梦想,也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欢乐与记忆,成了 我们人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尽管当时没有录音机、没有照相机、更没有摄像机,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它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作者简介:许有祥,生于1964年10月,甘肃民勤人,正高级教师,曾荣获“甘肃省基础教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酒泉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个人”主、参编《寒、暑假作业》、《同步练习》、《全品中考语文复习方案》等教辅读物十余本,组诗《圣火登顶颂》曾获首届“时代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优秀奖;散文《真正的酒家——程老哥》荣获2022“文学典范杯”全国文学大赛三等奖;散文《天菠萝英黄花野菜》荣获2022年“光耀华夏”“诗苑杯”诗文征稿三等奖;散文《拾粪和背柴》荣获2022年星耀华夏·盛世好文学“笔歌盛世杯”全国文学原创大赛优秀奖;散文《烧面饼的秘密》荣获2022“光耀华夏”首届“逸文杯”原创作品征集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