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p> <p class="ql-block"> 杨绛先生说: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得情趣、会思考的人。 </p><p class="ql-block"> 读书的影响是潜在的, 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思考、逻辑、谈吐、与人共事等各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12日,思茅区第二小学“沐浴书香,放飞心灵”大阅读系列活动之教师共读第三期阅读分享会如期举办,本次活动由李佳萍老师带领三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一起解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p> 作者背景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张爱玲是带刺的红玫瑰,那么杨绛就是一株安静的茉莉花。平淡得容易被人忽视,却有自己最独特的香气。</p> <p class="ql-block"> 被尊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先生的女性——杨绛</p> 写作背景 <p class="ql-block">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p> 相濡以沫的爱情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细听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 钱钟书曾这样谈爱妻杨绛:“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过要娶别人。”</p> <p class="ql-block">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从一见如故的相携相守,到伉俪情深的白发苍苍,有趣的灵魂互相吸引成为佳话的开端,而后一路的相伴靠的却是成为彼此最坚定的支柱,情起而深,路艰却不散。</p> 相携一生的亲情 <p class="ql-block"> 杨绛:“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钟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p><p class="ql-block"> 钟书:“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p> 烙入骨髓的爱国情怀 <p class="ql-block"> 家与国,密不可分,全书以家为单位,叙述了这个平凡小家的酸甜苦辣平淡回转,却在国有难之际,不退缩不抛弃,人常说没有国哪有家,却也正是因为有了一个个的家才有了国。</p> 结尾 <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这是杨绛先生写在全书末尾的话。</p> 精彩文段朗读分享 交流感想 <p class="ql-block"> 周颖老师说:</p><p class="ql-block"> 杨绛先生在这本书中给我的感觉就是始终都是乐观的,因为在生活中就是那么薄淡无求,在生活中他们三人总能找到乐趣,所以在书中也是俯拾即是。</p><p class="ql-block"> 书中最值得我学习的便是他们仨人爱书的品质,爱读书,求甚解,对知识有孜孜不倦的喜爱和钻研,对学术从来都不模棱两可,在他们生活的每个阶段,几乎都没有离开过书本,即使重病,文革或者在有更好的居住条件召唤他们时,他们依然宁愿守在书本更近的地方。书籍是食粮。这一点,我们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 王丽红老师说:</p><p class="ql-block">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面对自己一生的伴侣与挚爱和自己的女儿早逝。对他们无法压抑的感情就是思念。不知方向,隔岸观花,兜兜转转,却始终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珍惜当下时光,陪伴好自己的家人,才能不负时光。</p> <p class="ql-block"> 张绍兰老师说:</p><p class="ql-block"> 很羡慕他们的爱情,相守相助,相伴一生。也很羡慕他们的家庭生活,羡慕这个三口之家。和许多普通的家庭一样,他们一起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一起熬过了上海沦陷和文革时期等许多政治运动,虽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但他们一直遵从自己的内心,不谙世事,不求名利,与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工作中不冒尖不争先肯帮忙,住在简陋的小屋子也其乐融融,分配了不喜欢的工作也没有怨言。所以,热爱自己的生活吧,因为生活真的很美。</p> <p class="ql-block"> 杨绛先生在生活中有几个信条,也是她长寿的秘诀吧。她说我选择喜欢,我就快乐,在生活中少点抱怨,不担忧,生活简单,给别人多点给予。</p><p class="ql-block"> 其实,读书就是对杨绛先生最好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 谢谢杨绛先生,谢谢《我们仨》 让我始终相信——当爱情足够美好、而你身边的人足够对时,柴米油盐也只是生活的调味品,它们不会消磨掉任何美好,反而会成为你们这一生最可贵也最具温度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祝愿大家都拥有幸福和爱的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