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课程标准 掌握育人方向——文安县第三小学组织教师学习道德与法治义教课标解读

燕南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青少年阶段是人生 “拔节孕穗期”,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尤其需要精心引导和培育。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使教师更好地把握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标与方向,</span>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我校于5月11日组织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参与了线上的道德与法治义教课标解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主讲人是韩震老师,他从本次课标修订的主要背景和追求、主要变化与突破、课程性质与理念、实施中的重点于难点、教材的编写与要求五大方面向老师们展开了解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和社会是相互塑造的,社会发展必然会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应具有前瞻性,引领社会的发展,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韩老师就中国国情与国际形势分析了本次课标修订的主要背景和追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认真聆听韩老师的解读,老师们明确了本次课标的主要变化与突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是凝练了五大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二是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按照学段刻画了四段目标要求,使核心素养要求以阶梯化呈现。三是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结构化内容组织与设计。基于核心素养选择和建构主题,突出政治性和时代性,进行一体化的课程内容设计。四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五是坚持素养导向的教学建议。六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与考试命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确了新课标的主要变化与突破,有助于老师们更好地利用教材,把握教学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目的是</span>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实践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念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课程一体化设计;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知行合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课标做了新突破,韩老师为教师实施课标要求做了重点与难点的圈画。主要是四个方面的改变:观念的突破;育人方式的改变;评价方式的改变;教师知识体系和研修方式的改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韩老师从三个方面向老师介绍了教材的编写要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到老师们笔记本中满满的学习笔记与心得体会我们知道,通过两个多小时的学习,老师们都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课标的新突破需要通过老师们辛勤的课堂教学才能最终完成。相信本次的学习成果会让老师们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道路上走得更远!</p> <p class="ql-block">编辑:马燕南</p><p class="ql-block">审核:李美荣</p>

法治

素养

课程

育人

老师

韩老师

教师

道德

新课标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