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村里有一个养鸭的老汉,叫欧阳木生,七十余岁了,他这辈子大部分时间陪着鸭子度过,周围的群众都喜欢叫他“鸭婆客”。与他聊天,听他讲起养鸭的经历,倒也有一些颇为有趣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i> 养鸭人外出赶鸭时居住的竹棚子 ,简陋低矮,冷天热天都十分难熬。</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69年,金滩公社在他的家乡周家边办起了繁殖场,他有幸被招进去,那年他才17岁。繁殖场主要是养母猪、仔猪,也养鸡、鸭、牛,他被安排养鸭子。那时养鸭子与现在有所不同,现在是固定一块范围地方养,比如在是一个池塘,或者是一块有水的低洼地,外面用网把这个池塘或低洼地围起来。而那时养鸭主要是放在外面散养,让鸭子在水田、池塘、小溪等处找吃的,谷子、菜、草、鱼虾、蚯蚓、虫子等,都是鸭子的好食物。他跟着东溪村一个姓谢的师傅,放养300多只母鸭,还有一个弄饭的、一个卖鸭蛋的,4个人一组,主要在本公社各村放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因繁殖场就在周家边,放养鸭子也就以此处为中心,幅射到周围的地方。先在我们三岭大队的水田、池塘里放养,然后到北边的一村、双园大队一带,后来就到西边的塘下、东溪大队。谢师傅是东溪村人,人眼熟,兴许会方便些,所以去东溪大队更多些。再后来则到河东的醪桥公社一带。在外面放养鸭子,他们是自己带着锅,找柴火弄饭,一般是买点猪肉和青菜,也经常吃破鸭蛋和断了腿鸭子。而住宿大多是在寺庙、祠堂,在这种地方住宿还颇有讲究,要横睡祠堂竖睡庙。有时找不到房子,又碰上下雨,只能用雨布遮挡,就在树下住宿,暑天蚊虫叮咬,寒冬天寒地冻,条件颇为艰苦,而他们的月工资只有30元左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这是当年他们住宿过的人民亭,一个遮风挡雨的小亭子,因此处比较中心,一年要在此住宿几个月,蚊子叮咬,酷热难当,他们都习以为常了。</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去河东放鸭子需要坐船过渡,300多只鸭子上下渡船可是一个麻烦事。他们在船上放好篾围子,然后先引导7、8只鸭子从跳板上船,鸭子比较乖巧 ,看到前面有鸭子上了船,也会跟着陆续上去。有的鸭子不小心被挤到河里,它们也会绕着船游到岸上,再重新上船。船家白天生意好,一般是下午5、6点钟再装鸭子过河。300多只鸭子加上4个人及行李,只需8元过渡费,算是比较便宜。他们在河东,大部分是在醪桥公社范围内放养鸭子,基本走遍了全公社各个村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该公社的田塅村,曾出现过一个事故。那天晚上,山上有一个老豹子下来,吃掉了6只鸭子。村里群众有猎枪,发现此情况,当即用猎枪把这个老豹子打死了。但豹子有一群,而且它们有报复的习惯,此事因鸭子而起,他们赶紧把鸭子赶到另一个叫梅林的村庄。哪知豹子报仇心切,悄悄跟了过来,当天晚上,几只豹子窜进鸭圈,疯狂的撕咬,咬死了70多只鸭子,鸭圈里一片血迹,死鸭躺了一地。他们马上给公社领导打电话汇报,第二天连忙把鸭子赶回繁殖场,死鸭子装了一担挑回来。今天说起此事,他还心有余悸:当年那些豹子只是咬鸭子,没有报复人,要不,可就麻烦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82年,繁殖场效益不好,他回到队里,给生产队养鸭子,继续与鸭共舞。但只干了1年多,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戸,他回家种田了。种田之余,他仍干起老本行养鸭子。从鸭蛋孵小鸭,鸭长大后卖掉公鸭留下母鸭,每年有200来只母鸭生蛋,比起纯粹种田是强多了。那时他带着一个女儿到处转,开支也少一些。后来他又办起养猪场,最多时养猪30余条,每年有上万元的收入。猪的行情下跌后,他又养起鸭子来,感到鸭子、鸭蛋跌涨不大,行情比较稳定。我曾多次到他家买鸭蛋,蛋个头大又新鲜。2022年元月初的一天晚上,他的养鸭场进了小偷,被盗走鸡34只,鸭7只,他是养着这些鸡、鸭,准备在春节前卖出去,可这样一来,减少了3000多元的收入。说起此事,他有些激动:养鸭几十年,还从没受过这么大的损失,这些小偷真缺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这是欧阳老汉自己多年养鸭的房子,2022年春节前鸡、鸭被偷就是在左边的房子里。</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某一天,我们村曾出现过一件与鸭子有关的事。那天上午,村里来了一群无主的鸭子,在村里到处乱窜,一直到下午也不见有人来领。村里有一些人见此情况,就动了歪心思:既然没人管,那就抓回家去。那些人一齐动手,一人抓3、4只,最后有几只跑到村子北边的坡里下池塘,有人也跟着下水。先后有几只被抓,还剩下1只很灵活,老钻进水里 ,几个人在水中游着就是抓不到。有一个中年人把锄头放进水里,在池塘边上看热闹,看了半天感到无趣,提着锄头想回家,这时鸭子就站在他的锄头上,他伸手一捞就到了手中。他笑那些在水中追鸭子的人:看你们白忙活了半天,让我不费劲给抓住了。第二天鸭子的主人寻到我们村里,大家都把鸭子还给了他,只是当晚生的鸭蛋留了下来。村民们感到:人家养大这么一群鸭真不容易,找过来就应该还给他,可不能贪这个便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对养鸭之事,我以前始终有一种好奇的心理,感到几百只鸭子,平时要点个数都难办,何况要带着它们到处转,让它们吃饱喝足,养得膘肥体壮,而自己住得那么简陋,吃得那么简单,当年养鸭子是多么的不容易。今天听到老乡介绍那时养鸭的经历,更感叹当年他们这些养鸭人的艰辛。是他们冒着日晒雨淋,寒风酷暑,在田间野地辛勤劳动,养育鸭子,从而让我们能吃到美味的鸭肉,吃到可口的鸭蛋,他们是劳动人民中的一份子,他们是可敬可爱的养鸭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