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施琼英中学美术卓越教师工作室第二次网络活动心得体会

周静

<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7日晚七点半准点进行了我们工作室的第二次网络学习活动——海南乡土美术课程开发与课例研讨。此次的网络活动封面也有我,我进行了说课,面对60多位老师,体验了一次线上“主播”,稍有紧张外感觉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 我的特色课《为海洋发声——创意海报》已经进行了几次磨课了,这一个月真的是又忙碌又充实,也是我当下真正专注着在做的事情,我始终认为,作为教师,把课备好,把课上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p><p class="ql-block"> 在这之前施琼英老师亲自来到我的学校聆听了这节课。给了我很多建议和鼓励,我会继续把这节课重新调整、优化。施老师就是我的定心丸,无论何时何地,在她那里总能找到明确的方向和答案。</p> <p class="ql-block"> 卢向玲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文化性与高中美术课程开发》专题讲座,美术课属于人文学科的一部分,教育性比美术性更重要,所以美术课上还是要回到文化性上,没有文化性就不能很好的去理解作品。<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对于文化的理解,卢老师通过案例让我们理解文化的差异性,但不管在哪里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人类生存的方式。</span>技法课程与文化之间没有形成明确的关系意识,在我备课的时候深刻体会到,没有文化的支撑,纵使题材再好,视角再独特也是缺少内涵的,所以备课时我们最先应该从文化性去着手,要带领学生去关注人文内涵及表达社会情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周春花教授专题讲座《初中美术课程开发——初中美术学习任务设计》,根据新义务课程标准新增的学习任务,要求以实践为基础,单列出7-9年级的部分,结合案例详实地为大家讲解,如何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结合学生的生活体现文化创意。周老师为符书梅老师、关洁玲两位老师的开发课找到新课标对应的的领域,详细解读具体内容和做法。例如符老师的课程《外婆的蓑衣》,属于传统工艺这一部分,更注重的是守正创新,这个过程中更注重的是艺术体验。创意应该是表现自我、他人和周围世界的重要方式,表现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联。在作业和任务的设置中都需要创意,要表现出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p> <p class="ql-block">  邱娜教授《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策略》专题讲座,从六个方面进行讲解:一、美术学习的内容注意学生的需要,与生活相联系。二、设置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兴趣的问题。三、运用多种的美术教学方式和手段来激活学生的各种感官。四、学习任务应该难以适度,分量适当,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五、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活动中获得愉快和积极的这种体验。六、多以这种鼓励的方式对学生美术学习做出反馈。其中这里的每个方面邱老师都结合自己学生的真实课例进行了详细讲解,很多好的创意也给了我启发。</p> <p class="ql-block">  最后还是感恩工作室这个平台,让我们能与专家对话,接触到这么多优秀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案例,在日后的工作与学习中学以致用。</p>

美术

学生

老师

学习

文化

创意

课程

专题讲座

工作室

美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