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旅程回望(九)法国 自助游·上篇

晶晶儿

<p class="ql-block">2010年7月12日晚,我们离开意大利米兰,乘坐夜火车去法国巴黎,6个人的包厢。第一次使用欧铁通票。</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火车进站,又发生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一位朋友的小包不见了。大家手忙脚乱地把车厢翻了个遍,不见包包踪影。包包里有信用卡、手机、5千欧元(打算存入境外汇丰银行)等,真是急刹人。</p><p class="ql-block">平时,朋友总是把包包放在枕头下面,这次则放在行李架(对着门口)上的箱子背面。包包被盗了?怎么会呢?我们冥思苦想不得其果。无奈,立即向列车工作人员报警。一位白发老者(法国人)过来问我们情况,teacher J回答他,法国先生说,昨夜过道里有一个人要把一只包包寄放在他太太处,遭拒绝。我们决定找警署报案,由乘警带领,在警署再次作了笔录,被告知说,一、二周后才会有消息。直至今日,这个消息无影无踪。</p><p class="ql-block">我们至今仍百思不得其解,盗贼是如何得手的。行李架很高,远离车厢门口,包包不显眼地塞在行李架上的箱子背面,包厢的过道塞满了箱子,人根本进不了。后经大家仔细回忆、分析,觉得可能是三个原因所致。一是当晚我们掉以轻心,没搭上车厢门勾。二是其中一个朋友夜间迷迷糊糊地似乎看到有人在门口探头张望,但未引起警觉。三是我们6个人6只箱子,“浩浩荡荡”的,目标较大,怕早已被人盯着了。</p><p class="ql-block">朋友的损失惨重,我们原本愉快的游程蒙上阴影。好在包包主人的豁达慢慢消除了大家的郁闷,留下的是深刻的教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 ~ ~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法兰西共和国(英语:French Republic),简称法国,首都巴黎,位于欧洲西部,主要由平原、丘陵和高原组成。总面积550000平方公里(不含海外领地),为欧洲国土面积第三大、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2021年总人口6524万(不含海外领地)。</p><p class="ql-block">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上重要的分水岭,它结束了1000多年的封建统治。</p><p class="ql-block">法国国庆日是1880年7月14日。国旗为三色旗,是法国大革命时巴黎国民自卫队队旗,代表了“自由、平等、博爱”。国歌为《马赛曲》,作于1792年。国花是香根鸢尾,多年生草本。</p><p class="ql-block">1964年,法国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 ~ ~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巴黎(英语:Paris),法国首都,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横跨塞纳河两岸。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欧洲大陆最大的城市,它不仅是法国,也是西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是世界五个国际大都市之一(其余四个分别为纽约、伦敦、东京、香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巴黎含大巴黎和小巴黎,小巴黎则是巴黎市区。</span></p><p class="ql-block">巴黎被誉为“浪漫之都”、“花都”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 ~ ~ ~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了预定的“法国青年旅馆《巴黎公寓》”,旅馆工作人员建议我们趁着<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天气比较凉快,</span>当天下午就去凡尔赛宫。于是,放下行李便出发。买了五圈当天票,18欧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赴凡尔赛宫的林荫道,已经美呆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凡尔赛宫,位于巴黎西南部18公里的凡尔赛镇,建于1624—1689年,动用了30000人工。1682—1789年为法国王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凡尔赛宫南北走向,两端与南宫、北宫衔接,整座宫殿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宫内共有500多间大小殿堂,太阳厅、维纳斯厅、国王套房、王后套房、教堂、剧院等等,其中最辉煌最著名的是镜厅。</span></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是法国17世纪艺术成就的巅峰之作,这里曾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至路易十六的主要居所。最初只是一处狩猎行宫,后来在几代建筑师、雕塑家、装饰家和景观师的努力下不断改善,致使宫殿及其园林影响了欧洲众多其他的大花园,成为品位和风格的终极典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凡尔赛宫外景。</span></p> <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内部装饰有精美雕刻,巨幅油画,陈列稀世珍宝的厅堂,造型精巧、工艺绝佳的家具等等,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镜厅,始建于1678年,长76米,宽10米,高13米。面向花园的西侧是17扇巨大的拱形落地玻璃窗,与它相对的东墙上镶嵌着对应的17面大镜子,由483块镜片组成。厅的拱形顶部有勒·布朗的巨幅天顶画。天花板上有24具巨大的波西米亚精美壮观的水晶吊灯,有30000支光。</p><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地点。</p> <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的花园由人工运河、瑞士湖和国王情妇所住的大小特里亚农宫组成。20英里长的运河引来塞纳河河水,两个巨型喷水池有600多个喷头,372座雕像,55处水体景观,如茵的草地,平静的湖水,错落有致的各式花坛,五彩缤纷的鲜花,对称的几何形小道,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我们徜徉在庭院里,虽然已是黄昏时分,太阳仍然炽热,但满目的绿茵、鲜花、喷泉,令人心旷神怡。直至临近闭馆,我们才不舍地离去。回眸<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凡尔赛宫,金碧辉煌的围栏,在太阳余晖下越发金光灿烂,好美,好美。</span></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我们依依惜别凡尔赛宫。</p> <p class="ql-block">街景。</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阳台,吸引了我们的眼球。</p> <p class="ql-block">7月14日,我们遇上法国的国庆日。据说这天交通费免费,后来得知不是所有BUS。我们乘坐的76路中途调头不达终点,于是就去了不远处的巴士底狱广场。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愤起捣毁了封建王朝囚禁革命者的监狱——巴士底狱,由此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发表人权宣言,废除封建制度。</p><p class="ql-block">天下起大雨,风又大又冷,我们衣服单薄,实在冷得受不了了,于是打道回府。晚饭后,天气转好,我们就去埃菲尔铁塔,体验法国人隆重纪念这个象征自由和革命的日子。</p><p class="ql-block">我们乘地铁去埃菲尔铁塔,刚到铁塔附近,就见人流似潮水般涌向铁塔周围的草地上,等待<span style="font-size: 18px;">燃放</span>焰火。22:50,铁塔塔身倏然亮起,人们一阵欢呼。接着是繁星闪烁的灯光,又是一阵欢呼。23点,广播里有人讲了句简短的话,璀璨的焰火伴着震耳的乐声腾空而起,燃放了半个小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今天的夜晚,成为欢乐的海洋,埃菲尔铁塔为火树银花所映衬,美轮美奂。我们在异国和他乡人一起庆祝异国国庆,别有一番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为纪念世界万国博览会在巴黎举行和法国大革命百年纪念日,于1889年建成的镂空结构铁塔,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塔重7000吨,塔为三层,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p><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得名于设计它的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铁塔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因而成为法国和巴黎的一个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p> <p class="ql-block">7月15日,早饭后我们去了巴黎新区——拉德芳斯区,巴黎的金融事业区中心。</p><p class="ql-block">“前卫文化”的新凯旋门——大门塔,建于1984—1989年,方形中空,形如大门,高110米,深度112米,横跨度108米,重达30万吨。整座建筑用白色大理石与玻璃覆面。</p><p class="ql-block">巴黎共有三座凯旋门,除了星形广场上的那座,另一座为小凯旋门(卡鲁塞尔凯旋门),为庆祝拿破仑1805年的一系列战争胜利而建造,位于卢浮宫博物馆对面。</p> <p class="ql-block">走到戴高乐广场,一眼就看到了凯旋门雄伟的身姿。昨天是国庆日,凯旋门拱门顶端悬挂着长长的国旗,节日的欢乐气氛犹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凯旋门,建于1806—1836年,为纪念法国军队的光荣和胜利。塔高50米,宽45米,厚22米。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延伸着12条主要大街,故戴高乐广场也被称为“星形广场”。</p><p class="ql-block">凯旋门四面各有一个门,门上都有巨大浮雕,内容取材于1792—1815年的法国战争史。尤其是以面向香街一面右下侧的《马赛曲》浮雕而闻名于世。内壁也刻有关于胜利战役的浮雕,以及558位拿破仑帝国时代英雄的名字。</p><p class="ql-block">1920年11月,在凯旋门下方建造了一座无名烈士墓,埋葬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一位无名战士,他代表着在大战中死难的150万法国官兵。</p><p class="ql-block">现在每逢国庆节,庆祝活动的队伍以及法国总统都要从凯旋门通过。这个曾经的拿破仑帝国军队的标志,已成为现今法国爱国主义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的埃菲尔铁塔。</p> <p class="ql-block">比尔哈克姆桥,是一座双层钢制拱桥,上层可以行驶地铁六号线,下层供行人和车辆通行,是塞纳河上最具艺术感的一座桥,长长的拱廊便是它最具特色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街景。</p> <p class="ql-block">精巧华丽的小皇宫博物馆,现今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巴黎市府的</span>美术典藏馆。</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三世桥,始建于1896年,落成于1900年,全长107米的桥身由一个桥拱组成,大桥连接香榭丽舍大街、荣军院和艾菲尔铁塔,较低的桥身是为了不影响观赏香榭丽舍和荣军院的视野。桥的两端、两侧,各有一座巨大的石柱,石柱上是镀铜骑士群雕像,飞马振翼欲飞,非常生动,是极佳的艺术品。桥身是一群水生动植物图案与一组花环图案;桥上是做工精致的金属路灯。</p><p class="ql-block">大桥<span style="font-size: 18px;">被视为巴黎“最华丽”、“最优雅”、“最奢侈”之地,有“世界最美的大桥”之美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桥名以它的奠基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父亲亚利山大三世的名字命名,是当时法俄友谊的象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图为竖立在大桥两端高17米的石柱。</span></p> <p class="ql-block">远处那座有金色穹顶的建筑是巴黎荣军院,又名“巴黎伤残老军人院”。1670年2月24日,<span style="font-size: 18px;">法兰西“太阳王”</span>路易十四下令兴建一座用来安置他军队中伤残军人的建筑,从此荣军院“应旨而生”。现如今,这座荣军院依旧行使着它初建时收容安置伤残军人的功能,部分已是一座军事博物馆。原来的教堂则被改建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法兰西帝国的始皇帝拿破仑一世</span>的陵墓。</p> <p class="ql-block">塞纳河上的观光船。</p> <p class="ql-block">法国娃娃们的中国功夫。</p> <p class="ql-block">协和广场,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香榭丽舍大街的尽头,是法国最负盛名的广场之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广场由国王路易十五18世纪时下令建造,历经28年建成。</span>一直以来它就像个上演历史的大舞台,从广场上著名的斩断路易十六脖子的断头台,到它几次易名:“路易十五广场”——“革命广场”——“协和广场”,人们在此深深感到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广场1840年重新整修,形成了现在这样的规模。广场呈八角形,中央矗立着埃及方尖碑,由埃及总督<span style="font-size: 18px;">赠予</span>查理五世。方尖碑由整块花岗岩雕刻而成,上面刻满了埃及象形文字。这座有着3千多年历史的方尖碑,高23米,重230吨,我们有幸于2009年在埃及卢克索神庙见到原是一对的另一座方尖碑。广场有二个喷泉,广场的北边是河神喷泉,广场的南边是海神喷泉。广场四周有8座雕像,象征着法国的8大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为协和广场上的埃及方尖碑。</p> <p class="ql-block">协和广场。图片截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协和广场上的海神喷泉。图片截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杜乐丽花园一角。</p> <p class="ql-block">法国式的悠闲。</p> <p class="ql-block">卡鲁塞尔凯旋门,也称小凯旋门,<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位于卢浮宫博物馆对面,巴黎三座凯旋门之一,</span>为庆祝拿破仑1805年的一系列战争胜利而建。</p><p class="ql-block">红、白大理石圆柱之间是三个圆拱门,装饰奢华。凯旋门顶端的四匹骏马是从意大利圣马可教堂搬来的镀金奔马,原物已于1815年归还意大利,现在的是复制品,同时还添了一辆马车与和平女神像。</p> <p class="ql-block">今天(5月16日)写到卢浮宫博物馆,巧的是今天也是华裔建筑大师<span style="font-size: 18px;">贝聿铭</span>先生(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仙逝三周年纪念日。以了解卢浮宫拿破仑庭院内的玻璃金字塔为一斑,纪念“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span style="font-size: 18px;">贝聿铭先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贝聿铭的</span>设计方案,是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金字塔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普通几何图形,</span>塔高21米,底宽34米,四个侧面由673块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一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换而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span style="font-size: 18px;">贝聿铭自信玻璃金字塔</span>“预示将来,从而使卢浮宫达到完美。"&nbsp;但这个方案遭到<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时90%的巴黎人反对,称玻璃金字塔“这个巨大的破玩意只是一颗假钻石“,“</span>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p><p class="ql-block">为了说服巴黎人,<span style="font-size: 18px;">贝聿铭</span>不惜在卢浮宫前建造了一个足尺模型,邀请6万巴黎人前往参观、投票,发表意见。结果,奇迹发生了,大部分人转变了原先的看法,同意了这个“为活人建造”的玻璃金字塔设计。专业人士认为金字塔不仅表面积小,可以反映不断变化的天空,还能为地下设施提供良好的采光,在创造性地解决把古老宫殿改造成现代化美术馆的一系列难题方面,取得了极大成功。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巴黎人开心地说“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于1989年3月30日建成,</span>享誉世界,“充满人性光芒”的金字塔,30年来已成为卢浮宫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贝聿铭盛誉世界建筑界,他使</span>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他是获得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第五人……让我们记住贝聿铭先生<span style="font-size: 18px;">92岁高龄时所发的感言</span>:“建筑设计要变化,要往前走,但在向前走的过程当中,要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文化特色何在。”这段话,何止是建筑设计领域的金玉良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贝聿铭先生和他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在一起。3张图片截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我们赶到卢浮宫博物馆,过了卖票时间(17点),无奈,只能在卢浮宫外面先抱饱眼福。</p><p class="ql-block">终于亲眼看到卢浮宫U字形整体建筑以及卢浮宫玻璃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正式名称巴黎圣母主教座堂,位于巴黎市中心城区,地处塞纳河中央西堤岛上,始建于1163年,建成于1345年,历时180多年,正面双塔高约69米,后塔尖约90米。教堂正面有三扇桃形大门洞,中间一扇是正义之门,左右分别是圣母之门与圣安娜之门,门上的雕塑描写的是圣经故事,据说是为了让不识字的信徒能看懂。正面中部上圆形蔷薇花窗,直经达1米,为欧洲最大。</p><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基督教支派天主教巴黎总教区主教座堂、法国首都最悠久和最具象征意义的纪念碑之一、欧洲最著名的哥特式大教堂之一、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迹和世界遗产之一,法国及欧洲文学文化地标建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曾经看到一份资料,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正立面的宽:高为0.618:1,即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华达哥拉斯所提出的黄金分割。这个正立面的宽、长度方向平均分为三部分,共形成9个小长方形,但顶上左右因为是一对钟塔,中间为空,所以整个正立面只有8个小长方形,而每个小长方形的宽:高仍然为0.618:1。也许,这是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外观之所以这么宏伟精美的缘故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起火,这是人类遗产的巨大损失。好在艰难的修复工作两年前开始进行,据说,2024年巴黎圣母院可以重新开放,届时,宏伟精美的巴黎圣母院定能完美呈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直经达1米的</span>圆形蔷薇花窗。</p> <p class="ql-block">景深大,拱顶高,顿感人的渺小。静谧的氛围,心自然宁静如水。</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玫瑰花窗,</span>在光线比较微弱的教堂里,阳光透过玫瑰花窗洒向信徒们,七彩的玻璃呈现变幻莫测的色彩,给人一种直通天堂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走出教堂,我们特意按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所写,去教堂后花园观看教堂建筑的最佳处,似乎看到了书上所写的斜插的横梁等,蛮有意思的。</p> <p class="ql-block">这两棵树好漂亮!</p> <p class="ql-block">圣心大教堂,位于巴黎的蒙马特高地,始建于1876年,于1919年落成,是由全法国的忠实信徒捐款兴建的。教堂建筑风格独特,洁白的大圆顶具有罗马式与拜占庭式相结合的别致风格。大圆顶四周为四座小圆顶,颇具中东情调,<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圆顶两侧有两尊骑马塑像:法国国王圣·路易和民族女英雄圣女贞德。教堂正面是三个拱形大门,</span>教堂后部有一座高84米的方型钟楼,里面有一只世界最大的萨瓦钟,重19吨,是世界上最大的钟之一。教堂里面有许多浮雕、壁画和马赛克镶嵌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圣心大教堂</span>是巴黎蒙马特高地的象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蒙马特广场,</span>是巴黎最具艺术特色的地方,是一个露天大画室,很多年轻画家在此写生。</p> <p class="ql-block">在圣心大教堂上俯瞰。</p> <p class="ql-block">一晃眼,在巴黎已经游览了4天。下一篇里,我们将再次赴卢浮宫博物馆参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此一并感谢所有垂注我拙作的新老朋友们,恕我不一一致谢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感谢我先生的照片,为我的美篇增光添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