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东铁路的星星之火》第五章</span></p> <p class="ql-block"> 春天漫山遍野的达子香姹紫嫣红,夏天溪水潺潺、鸟语花香,秋日天高云淡、层林尽染,冬天皑皑白雪,银装素裹。</p><p class="ql-block"> 转身回望, 中东铁路穿行于这崇山峻岭,密林深处。延伸的钢轨静默无声,只有当火车经过的时候,车轮与轨面合奏出四季不同的交响乐,伴着声声汽笛,在山林间回响。</p><p class="ql-block"> 你是否也在诧异,这千里铁道线的守护人是谁?交织的钢轨宛如立体五线谱,这弹奏出安全畅行曲的又是谁?</p><p class="ql-block">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中东路上的工务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回望中东铁路</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宁三岔口中东铁路开工仪式</span></p> <p class="ql-block"> 中东铁路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称霸远东地区而修建的一条“丁”字形铁路。</p><p class="ql-block"> 中东铁路初建时称“大清东省铁路”,亦作“东清铁路”。辛亥革命之后称中东铁路,即"中国东省部铁路"之意。</p><p class="ql-block"> 中东铁路是沙俄在清朝末期修筑的从俄国赤塔经中国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到达俄国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西伯利亚铁路在中国境内的一段。</p> <p class="ql-block"> 东清铁路东线,从1897年8月16日(俄历)于东宁县三岔口奠基,后改经绥芬河入境开始动工修建,到1901年2月18日在横道河子站接轨通车。此后经历了沙皇俄国统管,至1924年5月31日开始中苏共管,直到日本入侵前称之为中东铁路时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东铁路铁轨1900</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05中东铁路铁轨和千斤顶</span></p> <p class="ql-block">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入东北并占领各铁路线。日本侵略者出于长期霸占的目的,在兴建铁路的同时,对中东铁路制造事端,关闭口岸。</p><p class="ql-block"> 1935年3月23日,在绥芬河站,苏联单方面将中苏共同经营的中东铁路北段(北满铁路即满洲里到绥芬河)以1.4亿日元售于伪“满洲国”,使中东铁路完全控制在日本帝国主义手中14年,史称“伪满铁路”时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俄日在绥芬河站举行铁路权转让仪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伪满时期的工务段</span></p> <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大举进入东北,日本投降,牡丹江铁道局解体。同年9月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定》,在牡丹江设立长春铁路管理局第四分局。</p><p class="ql-block"> 1946年5月,撤销中长四分局,设牡丹江铁路管理局。滨绥线工务人在东北民主联军指挥下,用三天时间完成哈尔滨至绥芬河的改轨任务,轨距恢复为1435毫米。</p><p class="ql-block"> 1948年9月1日,牡丹江铁路分局成立,同时撤销牡丹江铁路管理局。</p><p class="ql-block"> 1950年5月1日,中苏合办的中国长春铁路管理局在哈尔滨成立,牡铁分局改为中长牡丹江三分局。管界为滨绥线由一面坡至绥芬河站,连同下城子至梨树镇站,开道线支线,火龙沟线,南至卡路屯,北至富江镇,正线为624.603公里,共52个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摇车也叫作“手摇车”、“手轧车”,还有“手押车”、“轧道车”等多种称谓。这种微型不带动力的机车——人力轨道车,是铁路工务部门运送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机具等的简便轨道交通工具。</span></p> <p class="ql-block"> 1950年2月14日,毛主席在苏联会谈,最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联政府签订《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苏联政府于1952年底前将中长铁路的一切权利及属于该路的全部财产交给中国政府。1952年9月15日,中苏两国发布公告,中长铁路正式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迎来人民铁路时期。1952年12月 31日,在哈尔滨举行中东铁路移交仪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时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出席移交大会,并作重要讲话。</span></p> <p class="ql-block"> 1952年12月3日,铁道部发布命令,撤销中长铁路管理局,成立哈尔滨铁路管理局,中长三分局改为牡丹江铁路分局,隶属哈尔滨铁路管理局。</p> <p class="ql-block"> 千里铁道线上牡丹江工务人,守护线路,保证安全,为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做出积极贡献!</p><p class="ql-block"> 1976年9月17日,牡丹江铁路分局干部职工在铁路文化宫沉痛哀悼毛主席逝世。</p><p class="ql-block"> 1976年10月22日,牡分局机关干部和职工参加牡丹江市举行的热烈欢呼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的伟大胜利的庆祝活动。</p><p class="ql-block">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神州,铁路在改革开放中得到长足发展。</p> <p class="ql-block"> 截止1993 年,牡丹江铁路分局管内共18 条铁路,按运量大小和设备状况区分为滨绥、图佳、林密 3 条主要干线;城鸡、密东、勃七 3 条干线和恒山、火龙沟2 条支线。另有滨绥、图佳 2 条货物列车走行线和 1 条杏联线以及 324条岔线(包括铁路代维修非路产专用线)。</p> <p class="ql-block"> 距中东铁路正式运营的1903,历史的车轮走过100年,迎来了二十一世纪。</p><p class="ql-block"> 2003年,林口工务段撤销,原林口工务段朱家、柴河车间人员设备成建制划归牡丹江工务段。</p><p class="ql-block"> 2004年6月,横道河子工务段撤销,并入牡丹江工务段。</p><p class="ql-block"> 2005年3月18日,铁路进行大规模布局调整,牡丹江铁路分局撤销。</p><p class="ql-block"> 2005年4月26日,牡丹江工务段与绥芬河工务段(原下城子工务段迁移至绥芬河)合并。</p><p class="ql-block"> 羽翼丰满,队伍壮大的牡丹江工务段,恰似鲲鹏展翅,扶摇直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曲艺伟 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最美工务人</b></p><p class="ql-block"> 因为黑龙江处于高寒地区,冻害频发,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日常需要及时做好线路维护保养。 </p><p class="ql-block"> 穿山过桥的钢轨自然要有桥梁涵洞,而这些也都是由工务段来负责管理和维修。 所以你不难看出,工务人的工作环境是有多艰苦,他们在大山深处,在无人问津的荒野,用脚步丈量钢轨,用满腔热血和无悔青春,书写下一生的坚守。</p> <p class="ql-block"><b>1.洗马精神薪火相传</b></p><p class="ql-block"> 洗马养路⼯区,位于滨绥线(原高岭子线)高岭子——冷山间养路工区,定员16人,管辖正线6km。原始森林⾼坡⼤岭,九曲⼗⼋弯,两个⽕车头牵引的列车像⼀条巨蟒,艰难地在盘⼭道上爬⾏……不堪重负的线路必须做好养护和维修。</p><p class="ql-block"> 洗马山上工务人劈⼭治⽔,迎风战雪,养护线路,代代相传,奋战不息,创造了⾼寒地区半个多世纪⽆事故的优异成绩,昔⽇的天堑变通途。</p><p class="ql-block"> 1959年,洗马工区事迹在《人民日报》刊发“虎口变通途”专稿。1964年,洗马精神在全局推广;1975年,“洗马精神”在全路得到推广。 洗马工区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交通部“先进班组”称号;东北交通指挥部、黑龙江省“先进班组”、 “学大庆先进班组”、哈尔滨铁路局、牡丹江铁路分局“先进班组”等各种荣誉20余项。</p> <p class="ql-block"><b>2.48天绥芬河国境线2号百年隧道换新颜</b></p><p class="ql-block"> 绥芬河2号隧道位于滨绥线493公里909米处,距离俄方管辖铁路仅2公里左右,始建于1901年,至今已有120年,但仍担负着我国对俄贸易陆路口岸通道的重任,是“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欧亚大陆桥梁。</p><p class="ql-block"> 隧道年久失修、隧道内壁腐蚀剥落、拱顶洞壁渗漏水等病害问题逐年增多,隧道的维修养护迫在眉睫。牡工牡东路桥车间的党员工长唐忠军组织党员突击队进入隧道抢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宋启明 摄</p> <p class="ql-block"> 2号隧道地处偏远,为尽快完成抢修任务,唐忠军带领职工住在山中废弃房屋,用木板搭设简易床铺。每天不到5点就准时到达施工现场,直到晚上7、8点才结束作业。方便面、面包就是一顿,艰苦的条件,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p><p class="ql-block"> 2020年11月12日,绥芬河口岸已是寒风刺骨。牡丹江工务段牡东路桥车间历时 48天,圆满完成绥芬河国境线2号隧道内壁及拱顶漏水、岩石风化脱落病害整治施工任务,已是百年沧桑的铁路隧道旧貌换新颜。</p> <p class="ql-block"><b>3.新时期的榜样——虎峰工队</b></p> <p class="ql-block"> 虎峰岭的美,令人心驰神往。原始森林中大功率机车锵锵有力的鸣笛声,震动山谷,雪花纷落……虎峰工队就工作在深山之处。</p><p class="ql-block"> 虎峰工队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一年四季,他们抬着笨重的机具,夏天迎着狂风暴雨,冬天蹚着厚厚的积雪,承担着29公里正线、14组道岔的维修养护工作。 </p><p class="ql-block"> 虎峰岭独特的地质结构和气候环境注定了一年中他们有半年都要处理冻害。夏天,面对严峻的防洪防汛形势,班组职工丝毫没有懈怠,即使白天工作再忙再累,夜里只要听到巡查信号,他们都以雨为令,坚持彻夜冒雨巡查,直到雨停。每次巡查回来,身上早已湿透,疲惫不堪却已习以为常。无论施工季,还是汛期或大雪封山,他们都是连续起早贪黑工作,经常一个月不能回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青丝变白发,少年已垂暮。一代代工务人守望大山,守护线路,用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着对铁路工务事业的无悔坚守。</p><p class="ql-block"> “在深山养路以苦为乐,居虎峰坚守奉献为荣”的班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虎峰养路人奋勇向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守万里线路,保一路平安</b></p> <p class="ql-block"> 春寒料峭,针对昼夜温差大,线路极易发生病害的情况,牡丹江工务段集中人力、物力,对线路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整修,为线路设备“强筋健骨”。</p><p class="ql-block"> 围绕春融安全,对管内桥隧涵进行全面排查,对隧道内的漏水积冰,每天进行巡查,做到随积随清。</p> <p class="ql-block"> 炎炎夏日,顶着炙热的太阳,山沟、山头、桥梁上下游和线路两侧都是工务人的身影,汗水湿透衣背,满面红光、一丝不苟的全面排查桥涵、路基、排水设备度汛状态。</p> <p class="ql-block"> 金秋结硕果。2021年10月,即将开通的牡佳高铁设计时速为250公里,这对轨道线路的平顺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牡丹江工务段承担这条新线牡丹江至鸡西间69组道岔、59座桥梁11座隧道等上下行231余公里线路、设备的精调任务。</p> <p class="ql-block"> 我们了解一下线路精调,它的标准非常高,检查整修标准控制在0.5毫米以内,比一角钱硬币还要薄。现场工作就像绣花一样,必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每天每人仅检查轨距的作业量,就需要弯腰四五百次,确保列车运行绝对平稳,让旅客出行体验更舒适、更安全。</p> <p class="ql-block"> 黑龙江的冬天长达半年,牡工人扎根深山,与铁轨为伴,穿行在茫茫林海雪原,他们是“极寒地带”的养路人,及时清除积雪,守护穿山越岭的钢铁长龙安全。</p> <p class="ql-block"> 春夏秋冬,迎着朝霞,伴着夕阳,严寒酷暑,与群山为伍的牡工人,是忠诚的铁道卫士,用责任和担当守护千里铁路线,铺就安全畅通路,让百年中东铁路焕发了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星星之火</b></p> <p class="ql-block">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p><p class="ql-block"> 白山黑水,狂风怒号,大雪纷飞。在历时十四年的伪满统治下,铁路工人以千里铁道线为阵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p> <p class="ql-block"> 1936年1月,中共吉东特委职工部把抗日救国会改称为中东铁路职工部,郭永才任书记,潘寿廷任组织部长,王新文任宣传部长。领导横道河子至绥芬河11个反满抗日分会,开展抗日救国活动。</p><p class="ql-block"> 中东铁路职工部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抗日的烽火已成燎原之势,铁路工人以两条铁轨为战场,为抗联部队解决给养,粉碎日本侵略者“冻死饿死抗联部队”的阴谋;以截击日军军列的抗战行动支援抗联部队,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东铁路职工部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 王新文,1908年出生于河北省正定县赵村,19岁时只身来到哈尔滨,投奔在中东铁路任职的姐夫赵采青。他勤工俭学读铁路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穆棱铁路工务段养路工区当巡道工,1930年任山洞工区工长,1933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1936年8月至11月间,王新文、戴吉山等人曾两次在滨绥线413公里处配合东北抗联部队颠覆、袭击日军军列,歼敌近500人。王新文在这两次破袭战中精心策划并及时传递情报,为东北抗日联军战斗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1938年8月,王新文秘密组织铁路工人地下党员,在距代马沟站2公里处颠覆日军军列,致使军列爆炸,死伤多人。以防万一,王新文把参与行动的同志秘密转移。后来,日军发现王新文说一口流利的俄语,便对他产生了怀疑。为了安全,党组织将王新文调到海林,继续从事颠覆日军军列活动。</p><p class="ql-block"> 1939年9月初,他秘密策划指挥敖头工区养路班长宗建镐在更换钢轨时制造故障,使绥芬河开往大连的11节日军军列撞到山上,日军伤亡重大。敌人恼羞成怒,对几起军列颠覆事件展开严格调查,没能查出原因,但王新文却被日伪警护团作为 “便于监视”对象调入牡丹江工务段,受到监视。</p><p class="ql-block"> 1939年10月下旬,王新文在牡丹江被捕,入狱后受到严刑拷打,而他只承认是赵采青的亲属,拒不承认自己的政治身份、所掌握的党内机密以及联络人员的情况。日伪警察找不到任何证据,且王新文胃溃疡严重,只好暂时放人,继续对其严密监视。王新文出狱后,一直与党组织保持着联系。 </p><p class="ql-block"> 1944年,他再次被捕入狱,惨遭严刑逼供,直到生命垂危也没说出党组织。1945年3月,经多方出保,王新文以就医的名义被释放,回家不久因伤势严重即病逝,年仅37岁。</p><p class="ql-block"> 王新文、下城子养路工区抗日英雄戴吉山(详见中东铁路的星星之火第二章 穆棱河畔一文)都是铁路抗日斗争中可歌可泣的工务英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吉东特委书记杨松(前右一)和东北人民抗日革命军军长(前中)李延禄</span></p> <p class="ql-block"> 正是中东铁路职工部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激发了铁路地区职工的抗战热情,带动了东北地区的抗战,为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新时代 新使命 新征程 </b></p> <p class="ql-block"> 百舸争流,浪遏飞舟!中国铁路的高铁如万箭齐发,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启!</p> <p class="ql-block"> 绥芬河电气化复线铁路于2015年12月28日投入使用。</p><p class="ql-block"> 哈牡高铁又名哈牡客运专线,2014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线路全长293.204公里,于2018年12月25日全线正式通车。围绕打造最美高铁,发出《情系高铁 携手圆梦 为哈牡客专开通 牡绥达速建功立业!——段党政工团致全段干部职工及家属的一封信》,组织开展“圆梦高铁 百日攻坚”活动。</p><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6日早8时58分,牡丹江开往佳木斯D8857次列车和佳木斯开往牡丹江D8858次列车同时对向发车,标志着我国最东端高铁——牡佳高铁,正式开通运营。</p><p class="ql-block"> 牡丹江工务段面对铁路日新月异,步入高铁时速的线路,任务更加艰巨。</p> <p class="ql-block"> 镜头聚焦在2022年3月22日,牡丹江中信号场223-229#道岔和233-239#复式交分道岔现场,牡丹江线路车间正在进行工电联合整治道岔施工。</p><p class="ql-block"> 集结在牡方和哈方岔区的40余名职工立刻投入整修战役。松卸扣件、拆夹板、方正枕木、更换胶垫、捣固…...整个施工现场紧张有序,火热进行。</p><p class="ql-block"> 机器的轰鸣和工具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经过120分钟紧张的作业,顺利完成3台辙叉、7根尖轨、3根基本轨和3根钢轨的更换任务。</p><p class="ql-block"> 这是工务人的普通一天。</p> <p class="ql-block"> 回顾三年来,面对疫情大考的艰难时刻,牡工人"疫"不容辞、"疫"无反顾、"疫"往无前,全段干部职工戮力同心、连续奋战,用坚毅、坚持、坚守书写最美牡工人!</p> <p class="ql-block">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p><p class="ql-block"> 新时代新使命,牡工人为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默默付出,甘当筑路的基石。</p><p class="ql-block"> 2022,而今迈步新征程,牡工再谱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牡丹江分局志》《牡丹江工务段志》、牡丹江工务段公众号及网络搜索。</p><p class="ql-block">声明:图片搜索自网络和牡丹江工务段公众号,敬请作者谅解!如需署名或删除,请留言!绝无商用盈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