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那人(守望杂谈 1)

高山灵芝

<p class="ql-block">  1976年11月,火热的三线战场——慈利县枝柳铁路大会战结束(当时我们石门县指挥部驻扎在渡坦坪的冷水滩——一其主要任务就是和铁三处的工人老大哥们共同抢修冷水滩河畔马家山险峰上的马家山隧道),由于是从铁路上转下来的,有两个战友因在铁路上的工伤(田和吴,被公社推荐进了磷矿筹建处选矿厂)而我被公社推荐到湖南石门茶场(那时石门茶场隶属省外贸公司管,当时能得到这份合同工工作实属不易。),我怀揣公社革委会的推荐介绍信,带着从铁路上带回来还没打开的背包和小木箱立即赶乘第二天的早班车来到石门新街口石门茶场报到上班。我的班长是黄英阿姨,她40来岁,矮矮的个子,一笑双眼眯成了一条线。其性格特点豪爽、说话、做事干净利落,她的爱人董厂长是一位残疾(腿残,靠杵着拐杖行走)退伍军人,年纪比黄班长大,参加过战上海战役,据说那腿就是在那次战役中负的伤。所以,董厂长在厂里最有威信,但他从不居功自傲。</p><p class="ql-block"> 董厂长和黄阿姨都是武汉人,记得董厂长和黄班长他们有五个孩子,老大和老五是女孩,中间三个是男孩。老大招工回城就业,老二和老三当时还在农村接受教育,老四在上高中,老五上小学高年级。</p><p class="ql-block"> 我在黄班长班上开始上班的第一周黄班长就手把手的教我,其他班的小姐妹都羡慕说:“小伍,你班长真好!是老革命的夫人,没有一点架子……”的确,我是幸运和幸福的。</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黄班长对我说:“小伍,星期六到我家吃午饭,老董杀鸽子给你吃。”吃饭时,我才知道他们家养了好多鸽子,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吃鸽子肉,好香,好好吃……那天,吃了午饭后我们一起去人民电影院看电影《火车司机的儿子》。</p><p class="ql-block"> 后来,黄班长对我说:“小伍,你担任厂里的理论学习辅导员吧,就是每周组织大家读读报纸,学学上面发的红头文件。你能行!”黄班长说话就这么干脆。我欣然接受。这可是我自学的最好机会,这也为我以后走上讲台坚定了信念。</p><p class="ql-block"> 在那“一共交,二财贸,实在不行搞文教”的计划经济时代,我不属于公交和财贸系统的子女,转正无望。此时,石门教育系统为解决教职工子女就业问题,在石门一中成立了“五七工厂”,全县招工,一个区下发一个指标,我有幸成为当时我们区里唯一的一员。</p><p class="ql-block"> 我高高兴兴地来到石门一中“五七工厂”,经过三天政治学习和培训,我被分到车工车间,师傅是位三十来岁的年轻妈妈,进车间的第一天,我看着师傅在车床上娴熟的操作,听着那刺耳的噪音,心想,这不是我要的工作……至于当时师傅在工作时教了我什么,说实话我一句都没听进去,所以,我不知道她说了什么。好不容易熬到下班时间,我斗胆找到一中总务处,给妈妈打了电话,说:“我不想这个工作,我要回家。”妈妈在电话里骂了我,还说如果我回家了就去南坪的黄连河一个人在那里教书。”我说:“我愿意!”</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跟师傅说明我的想法,师傅一再好言相劝,我谢过师傅,拎着背包和箱子漫步走向石门汽车站。心想,现在还有车票,我一定能买到车票(当时,班车少,当日买车票是很难的)。突然,“滴滴”一声在我耳边响起,随即“姨尔,是你呀,到哪儿去?”我转身一看,是大哥(医院春之姐的爱人刘湘志,当时他在磷矿筹建处给“一把手”开小车)。我喜出望外,给他说明缘由后说:“我去车站,我要回泥市。”他说:“快,上车,跟我们走。”</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我放弃了第一份正式“集体工”工作,回到了镇上。因为,我真的不爱那工种。(后来——我在进修学校进修学习时遇到我的初中班主任曾立明老师,事过那么长的时间,她提起来还狠狠地训了我,说我冲动、傻!还说,你那么聪明,那时一中初中部差老师,说不定你去任教了。当时她是一中的校团委书记。我说,我哪能想那么多啊!如果我当时就在一中厂里,也说不定现在是个下岗工人。说得曾老师都笑了。)</p><p class="ql-block"> 在家的一段时间里,我和小兵、照约等伙伴在八中食堂打过零工,闲暇之余,我们聊张扬的《第二次握手》,谈《野火春风斗古城》,讨论《战斗的青春》,品高尔基的《母亲》《童年》,鲁迅的《狂人日记》,还有刘心武的《报告文学》……总之,那几个月我们在中外文学作品的阅读上收获很多很多。不知他人怎样,我是收获了……。</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春天,孕育着希望,充满了生机。1977年3月,泥市中心校一女教师因习惯性流产(我是后来听说的,当时真的不懂),需要长假休息。于是,联校通知我去顶课,我欣然接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在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的春天,我走上了三尺讲台。从此,如园丁默默耕耘在这块肥沃的黑土壤里,倾心培育着祖国的奇葩。践行着爱生如子,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初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自1977年3月——2014年7月,三寸笔,三尺讲台,废寝忘食,呕心沥血,为自己一生钟爱的教育事业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b></p> <p class="ql-block">  1977年3月在毕家湾(当时的泥市中心校)接手的班级是四年级语文,当时班上的学生有陈常青 洪流 肖双 吴昌秀 文书革等,学校的老师有李丽秀(校长)、金畅(教导主任)、覃桂华(少先大队辅导员)、唐超敏、肖月珍等。</p><p class="ql-block"> 暑假里在泥市电站旁留影(张大毛拍摄)</p> <p class="ql-block">  1980年国庆节应家长邀请和黄竹云黄竹琴兄妹合影,这是第一次和学生合影。摄影师是家长请来的。因为家长要调到县城去了。</p> <p class="ql-block">  进修学校组织春游桃花源,我在工农兵理发店花4元钱做了这个发型(第一次烫发。)这可是涂师傅做的哦。</p> <p class="ql-block">  这身老蓝色的教练服是我的最爱,因为随意,朴素、大方。</p> <p class="ql-block">1984年9月至1986年6月在石门县教师进修学校函授班学习。</p> <p class="ql-block">  当时 教师评级(什么一、二、三类教师)证件照。</p> <p class="ql-block">  休闲时的雅静</p> <p class="ql-block">1986年暑假石门县教师进修学校为期一个月音乐教师培训(当了一个月临时班长)。回到学校我还是教语文兼教音乐。</p> <p class="ql-block">  毕家湾的清晨,捧一本书,浏览几页真是享受</p> <p class="ql-block"> 儿子在这里度过了六年的小学生活</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简陋的教室里我们的教学是用心认真的。“勤奋、文明、创造、奉献”是我们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  1989年启蒙的班(一手带了六年,1995年7月毕业)</p> <p class="ql-block"> 在泥市中心校,每年的清明节,少先大队会组织各中队去枫香坡贺锦斋革命烈士纪念碑去瞻仰。</p><p class="ql-block"> 队旗引领,鼓号队在前开路,我们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辅导员宣读贺锦斋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碑文是我利用周日去抄写下来的,因为工作单位的调动,可惜没保存下来。),介绍烈士生平。</p> <p class="ql-block">  少先队员(文香香,现在已是石门教育界的优秀人才)向革命先烈献词。</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组织学校少先队队员到枫香坡贺锦斋烈士陵园瞻仰,祭扫……</p><p class="ql-block"> 活动后,胡蝶同学的习作《清明节那天》刊发在《石门晚报》上。我们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在国家级刊物《辅导员》上报道。题目是《传统扫墓出新意》。</p> <p class="ql-block">  淘气而可爱的四学子。从左到右:郭一章、王昔科(上初中时因车祸离世)、王立、王继敏</p> <p class="ql-block">  课上我们是师生,课间我们是朋友。</p> <p class="ql-block">  1994年5月30日赴县参加石门县第一届少代会,去车站前联校在八中召开欢送会,教友随拍留下纪念</p> <p class="ql-block">  1994年出席石门县少代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 节假日,除了批改学生作文,再就是备课——在家备课时先生偷拍的。</p> <p class="ql-block">  1992年当选为石门县第十二届人大代表(1992年——1997年),图为参加“石门县第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第六团代表”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和严日杰老师(任班上数学教学)带孩子们赴县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当时每年都有奥赛竞赛)。</p><p class="ql-block"> 左:胡蝶 中:唐纯辉 右:文晖</p> <p class="ql-block">  出席石门县教育工会“石门县十佳女教师”表彰会后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陈旧的校舍,教室隔壁这简陋的土坯房既是少先队队鼓、队号等器材保管室,也是我的卧室。</p><p class="ql-block"> 虽然当时办学条件艰苦,但全校师生和谐上进,少先队活动和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县、市有名。教育教学统考成绩名列前茅!《“听、说、读、写”一条龙作文教学》在《湖南教育》上报道……每学期我们都要接受区、镇以及东山峰国营农场子弟学校的对口公开示范课教学,《跳水》《穷人》《瀑布》这三课的教学当时影响是较大的。忘不了当时县教研室周主任、盛中文校长和教育办杨明寿校长在评课时的鼓励言辞。是领导和教友们的鼓励让我在几十年的教育教学中掏心掏肺,倾情前行。 </p><p class="ql-block"> 那时没有网络资料,没有先进的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学校的几台幻灯机都是灯打开一会儿就会烧坏。因此,要上好一堂课我们必须花很多的精力来准备。</p><p class="ql-block"> 在此,我要感谢我的胞弟伍岳支老师。我每次参与教研课教学活动,课间配图都是他抽空给我画的,没有他的配图直观教学,我的课达不到那样的效果。杨校长曾说:“姐姐上的课,弟弟画的画,是这堂课成功的完美组合。你两姊妹是人才!”老校长的话或许有点夸张,但给予我们的鼓励是莫大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石门县少先队鼓号队检阅活动结束后鼓号队队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寻伟人足迹,做“四有”新人,少先队宣传活动。</p> <p class="ql-block">  和我儿子同岁的孩子,爸爸妈妈忙于教学工作没在家。我说,“你要乖乖的,好好学习,过生日带你去渫源楼照相,说话算数。”他说:“我力气大,再背你在八中转一圈。真的,郑家武老师我都背得起。”童真、童心、童趣——都是深深的师生情。</p> <p class="ql-block">  瞧!我们班上的干部同学都很“牛”吧。(小组长和班干部)</p> <p class="ql-block"> “要毕业了,老师我们合个影。”</p><p class="ql-block">左:陈超 中:梅玲 右:唐琳</p> <p class="ql-block">  后排从左到右:</p><p class="ql-block">张老师 君曼 宋辉 唐茜 胡蝶 严老师</p> <p class="ql-block">  联校工会活动——教职工即兴卡啦OK赛。</p> <p class="ql-block">  团结务实的教友们</p> <p class="ql-block">泥市中心校1989——1995级毕业照——六年的朝夕相处,我们一同学习,一同享受成功的喜悦,一同分析失败的原因,一同商讨解决困难的办法……这个班是我在泥市唯一一手带了六年送毕业的班(其他班都是中途交接接手的)</p> <p class="ql-block">  三八妇女节,和教友们在渫源楼前留个纪念。儿子可爱吧!</p> <p class="ql-block"> 六一儿童节活动结束,大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仔细看,我背后的小男孩后来是北大金融系高材生。</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小覃老师, 还有可爱的周琪和小瑜宝贝,你们都是我最可爱的人。</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进县城前接手的一个班(当时是三年级),可惜没带毕业,因为第二年我离开了教学近20年的中心校进城了。</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当时《石门晚报》通信员记者来拍的,那篇报道是《化作春雨育新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清晨,我去开教室门窗,巧遇覃昔豹摄影师送孩子上学,他给拍下来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  课间,最爱弹奏的是《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飞吧,鸽子》《心中的玫瑰》</p> <p class="ql-block"> 左:王昔军 右:田辉</p><p class="ql-block"> 班上田径短跑种子选手</p> <p class="ql-block">  毕家湾,我的教友们</p> <p class="ql-block"> 土家族大姐穿旗袍也行。</p> <p class="ql-block"> 199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颁证证件照,现在看看还是很舒服的。</p> <p class="ql-block">  忘不了那个暑假,我在石门(那时住在九口堰湘运职工宿舍二楼)休假。突然被校长召回,他说:“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挂牌成立,省市以及林业部都有领导来,陈书记(当时政府书记陈鑫堂)要我请你回去抓紧时间训练礼仪小姐,还有学校少先队的鼓号队,献花献词的少先队员等等。这个暑假你没时间休息。”我说:“明天回泥市?”他说:“马上走,赶下午一点的班车还来得及。”</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我们匆匆下楼来到车坪上了回泥市的班车。</p><p class="ql-block"> 挂牌那天,热闹非凡,民间舞龙舞狮队、锣鼓队、唢呐队、秧歌队和八中的彩旗队、中心校的鼓号队、腰鼓队等,夹道欢迎仪仗队一直从政府排到地税(陈至桥)那里。少先队员献词我训练的是香香和海鹏两位同学,当时上场表现非常出色。礼仪小姐(记得当时她们穿的旗袍是政府小曲到县文化馆去借的)也落落大方,赏心悦目。整个挂牌议程可以说是完美的。</p><p class="ql-block"> 后来,谭书记跟我说这次你真的立大功了,上面领导非常满意。还问是哪里请的人来指导的。我说就是我们这里中心校的一位小学老师组织安排的……听了谭书记(谭梦林,现在应该80多岁了吧)的话,我想这个暑假的劳累是值得的。因为,我为家乡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一点事。</p><p class="ql-block"> 图为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挂牌仪式结束后,小曲给礼仪小姐们拍照纪念,然后说把老师请来合个影。所以留下了这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虽然,泥市中心校已改名为壶瓶山中心校,可我还是习惯叫泥市中心校。毕竟,我在泥市这美丽的小镇上生活了30多年。壶瓶山是湖南屋脊,在南坪,我没去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山水多明媚……”耳旁时常想起曾和孩子们欢唱的儿歌。</p><p class="ql-block"> 壶瓶山是故乡的山,渫水河是故乡的水,积极向上,勤劳善良的学子们是我故乡最亲的人!</p><p class="ql-block"> 长相忆,最忆那山、那水、那人!</p><p class="ql-block"> (杂谈记于南京 2022年5月1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