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br> 火灾是我们时刻都要慎防的灾害之一,我们要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了解一些消防知识,在遇到火灾时就能够帮上大忙呢!</h3> <h3>消防安全知识 - 灭火常识与灭火器使用方法<br>灭火常识<br>1.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br>2.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阀门。<br>3.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br>4.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br>灭火器的使用<br>①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br>②抽掉铅封。<br>③拔掉保险销。<br>④左手握着喷管,右手提着压把,站在上风区。<br>⑤在距离火焰1.5米左右的地方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左手拿着喷管对着火焰根部进行扫射。<br> 其实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防,那怎么才能防呢?防的要素又是什么呢?</h3> <h3>消防安全知识 - 防火<br>1.养成良好习惯,不要随意乱扔未熄灭的烟头和火种,不能在酒后、疲劳状态和临睡前,在床上和沙发上吸烟。<br>2.夏天点蚊香应放在专用的架台上,不能靠近窗帘、蚊帐等易燃物品。<br>3.不随意存放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使用时要加强安全防护。<br>4.使用明火要特别小心,火源附近不要放置可燃、易燃物品。<br>5.焊割作业火灾危险大,作业前要清除附近易燃可燃物,作业中要有专人监护,防范高温焊屑飞溅引发火灾,作业后要检查是否遗留火种。<br>6.发现煤气泄漏,速关阀门,打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盒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理。<br>7.要经常检查电气线路,防止老化、短路、漏电等情况,电器线路破旧老化要及时修理更换。<br>8.电路保险丝(片)熔断,切勿用铜线铁线代替,提倡安装自动空气开关。<br>9.不能超负荷用电,不乱拉乱接电线。<br>10.离开住处或睡觉前要检查用电器具是否断电,总电源是否切断,燃气阀门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br>11.切勿在走廊、楼梯口、消防通道等处堆放杂物,要保证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h3> <h3>消防安全知识 - 逃生自救<br>第一、熟悉环境,临危不乱。<br>每个人要熟知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结构及逃生路径;当身处陌生环境,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在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火场。<br>第二、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br>突遇火灾时,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撞。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但不是地下室,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等通往室外逃生。<br>第三、不入险地,不贪财物。<br>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最重要,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服或寻找、搬运贵重物品上。已逃离火场的人,千万不要重返险地。<br>第四、简易防护,掩鼻匍匐前进。<br>火场逃生时,烟雾大的情况,可采用毛巾、口罩蒙住口鼻,匍匐撤离,以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另外,也可以采取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体裹好后,再冲出去。<br>第五、善用通道,莫入电梯。<br>规范标准的建筑物,都会有两条以上的逃生楼梯、通道或安全出口。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千万要记住,高层楼着火时,不要搭乘普通电梯。<br>第六、避难场所,固守待援。<br>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会迎面扑来。这时,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等塞住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房间,等待救援人员达到。<br>第七、传送信号,寻救援助。<br>被烟火围困时,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br>第八、火已及身,切勿惊跑。<br>火场上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惊跑和用手拍打,只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补充,促旺火势。正确的做法则是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就更有效。<br>第九、缓降逃生,滑绳自救。<br>高层、多层建筑发生火灾后,可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后,从窗台或阳台沿绳滑到下面的楼层或地面逃生。即使跳楼也要跳在消防队员准备好的救生气垫或4层以下才可考虑采取跳楼的方式,还要注意选择有水池、软雨蓬、草地等方面跳。有可能的话,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跳楼虽然求,但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要慎之又慎。</h3> <h3><br></h3> <h3>消防安全知识 - 烧伤后的急救常识<br>1.迅速远离火源并脱去着火的衣物或用冷水浇正在着火的衣服,或就地滚动。<br>2.用大衣、棉被、毯子覆盖使火熄灭或直接滚、跳入池塘、水池,水沟内灭火。<br>3.注意:①不能一边跑,一边呼救,这样会加重烧伤。②被液体烫伤后,立即剪去被浸湿的衣服,如某处衣肉粘边太紧时,不要强行撕下,先剪去未粘连部分,暂留粘连部分。③剪刀不要碰到伤口、水泡,不能涂抹紫药水,红药水和其他药膏,以免影响创面观察。<br>4.创面须用清水冲洗后,用干净布包扎或敷病因创面,防止感染。强酸强碱和沥青烧伤皮肤时,应用清水充分冲洗。眼烧伤时,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用棉棍取去异物并滴0.25%氯霉素眼液。<br>5.手足烧伤包裹时应将指(趾)分开,以防粘连。<br>6.剧痛时,用杜冷丁1~2mg/kg,最好用生理盐水稀释1倍后,由静脉缓缓注入止痛。<br>7.缺水时可多次少量口服淡盐水、盐茶水,或烧伤饮料(每片含食盐0.3g,碳酸氢钠0.15g,鲁米那0.03g),每服1片,口服白开水100ml。<br>8.大面积烧伤(超40%)如有呕吐者,在24小时内禁食,口渴时可用小量水湿润口腔。 9、二三度烧伤时,及时送医院抢治。途中少颠簸,保暖、吸氧、输液。<br>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只要做到人人关心消防、处处注意防火,火灾会少得多,那么我们的明天也会更加美好!生命只有一次,它是那么的宝贵,又是那么的脆弱。懂得一些消防知识会让你的生命更快乐,更幸福,更美好!</h3> <h3>森 林 防 火</h3> <h3> 森林是大自然的生态屏障,是人类生存繁衍的摇篮。森林无时不在造福于人类,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全国每年因为森林火灾,大片森林被毁,大量财产和人力、物力资源受损,还出现了众多人员伤亡。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为了建设我们绿色的家园,我校提出如下几点建议:<br> 一、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森林防火要做到五不准:1.不准在林区吸烟和乱扔烟头、火柴棍;2.不准在林区上坟烧纸、燃放鞭炮;3.不准在林区周边烧火肥、烧稻草、烧火取暖;4.不准在林区玩火;5.不准在林区内烧烤食物、搞野炊。家长作为学生监护人,要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对自己子女的森林防火安全教育,不断强化防火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br> 二、严禁子女携带火种上学,严禁子女在野外烧烤。对重要时段(如冬至、元旦、春节、清明),家长要加强对孩子出行的管理,严禁未成年人利用火种燃放鞭炮、烟花,焚烧荒草、田埂等违章用火行为。<br> 三、外出务工人员,要从关心、爱护自己子女的角度,落实好自己子女的临时监护人;可通过电话、写信等多种形式,督促子女遵守安全防火法规。<br> 四、各位家长作为监护人,有教育管理好自己子女的责任;凡因教育或监管不力,导致未成年人玩火引起火灾的,其监护人必须依法赔偿损失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br> 五、广大学生应自觉遵守防火规定,发现火情不得擅自扑救,应及时报警或向当地府部门报告,以便及时组织人员扑救。<br> 森林防火报警电话:12119为全国统一报警电话。<br> </h3> <h3> 六 不 准 <br> 南雄市第二小学温馨提示,森林防火期内,进入林区要做到以下"六不准":<br> 1.不准随意烧荒燎堰、焚烧秸秆;</h3> <h3>2.不准上坟烧纸、烧香、燃放鞭炮;</h3> <h3>3.不准拢火取暖、烧烤干粮;</h3> <h3>4.不准带火种进入林区、吸烟;</h3> <h3> 5.不准熏肥、烧木炭、烧石灰;</h3> <h3>6.不准随意挪动、损坏防火设施和标牌。</h3> <h3>撰稿:林庆文<br>审核:李德江 沈梅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