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想念

知秋

<div><br></div>穿过夜空的暗幕<br>爱你眸中星火<br>飞过时空的交错<br>爱你临风稳拓<br>天地悠悠 星空广阔<br>一泓海水眼中落<br>星星坠入你眼眸<div><br></div> <div><br></div>我向往有仪式感的生活。这种喜欢不只是一种表象,必须要以文字记录下来。文字,是我路过人间的行李,即使有时触及污浊和深陷烂泥,可我还是凭心而捡,应时而记。<div><br>我贪着内心的清静,又恋着尘世的喧嚣。谁人不是呢?在生活的激流里,每个人都在打拼之余,想被别人惦念和在乎。疲于奔命的中年的我更是如此,心里的那座桃花源,从不曾被遗忘过。</div><div><br>因了母亲节,日子突然变得深邃而有意义。我说日子深邃而有意义,不过是我内心的小感悟。我贪恋每一刻的美好时光,因其真诚,所以珍惜。但更多时候,我喜欢用人间这面镜子照临自己的内心。我想让它活得比外在更丰富些,更体面些。即使时有冗杂,也要亭亭净植。即使感觉孤独,也要独自成欢。</div><div><br>诗人说,每个人的胃里都藏着一个故乡。可事实上,对于个体而言,故乡的味道于细微之处,千差万别。我们的胃里,藏着的并不是笼统的乡愁,而是对母亲独有的记忆。<br></div><div><br></div> <div><br></div>我妈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也是一位伟大的姐姐和嫂子,她做好了人生的每一个角色,受人敬重和爱戴,我为有这样的妈妈而幸福自豪!有关妈妈的回味都将治愈我一生!<div><br>对妈妈的记忆,有些刻骨铭心。她心地善良、坚韧、智慧、聪颖、勤劳、乐观、开朗的样子,永远索绕在我的脑海。妈妈在,我就心安,是我活着的最美境界。</div><div><br>我妈瘦瘦小小,却永远沉稳可靠。她身体里似乎有个无比精准的时钟,一日三餐,按时按点。年岁越长,遇事越多,会发现在所有人都慌乱绝望的崩溃时刻,那个依然能准时起身去准备一顿餐饭的她,比任何伟岸的英雄都要内心强大。</div><div><br>我的母亲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中国母亲的缩影:吃苦耐劳,精打细算,从不抱怨;在物质匮乏的时候,还能用有限的食材变着花样地做出一日三餐;逢年过节,即使没什么余裕,也一定会准备出花样繁多的吃食,给老人和孩子们添个热闹,也让登门的客人们,觉得被尊重款待,不失体面。</div><div><br>她不会讲大道理,也没有更多能力和人脉去解决孩子们的职场困惑与人生挫败。她只会做饭,她一生牢记着我们爱吃的那些味道,她太擅长照顾我们的胃,并且她坚信一个满足的胃会安抚无助的心。她教育子女的方法是用她生命中那些不可理喻的“倔强”:不要麻烦别人,不要轻易开口求助,不要过多表露自己,不要怨天尤人。她默默地把伤怀都留给了自己,只把平安喜乐带给我们。<br></div><div><br></div> <div><br></div>在那个年代,经历过文革磨难的父母并不富有,但我家总是食物丰富,源于妈妈的勤劳和用心,她总是会变出很多好吃的惊喜。逢年过节,妈妈都会给我们做好多好多好吃的东西,能吃很久很久的量。<div><br>冬天我妈还会带我们兄弟姊妹到街上去吃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甜豆浆,排队等到了,妈妈看着我们兄弟姊妹吃,她自己不吃,我说妈妈你也吃,妈妈说她不喜欢吃,等我们不吃了剩下的她才吃。</div><div><br>夏天总有吃不完的瓜果,但我最爱吃我妈种的西红柿,她总说我最会吃西红柿,都不带掉汁的,吃得干净体面。秋天有柿子、板栗、桑葚,她还时常买很多柿子饼,我带给同学和我的小伙伴分享,大家都开心地抢着吃。</div><div><br>平时小伙伴们也喜欢来我家小院,我成了院子里的孩子王。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妈妈总是能用少之又少的食材变幻成特殊的妈妈味道,她还想方设法去找各种补养给我们,什么猪脑胎盘我们都吃过,怕我们不吃,每次吃完了才告诉我们是什么。</div><div><br>我妈悉心照顾我们家人,对朋友也是如沐春风的温暖。有次我的老同学请我们吃饭,事业有成的他说至今还记得高中时到我们家做客,我爸妈热情招待他一个农村孩子,我把家里好吃的东西都翻出来给他吃。那是因为我妈总在家里备有好吃的,而且言传身教我们要大方分享。<br></div><div><br></div> <div><br></div>每天操持完家务,我妈会用仅剩的时间去读书、读报刊杂志,并摘录一些好文章给我们读。乐此不疲地剪报是她的一大乐趣,剪下报纸上的好文章贴在一个大笔记本里,做成厚厚的一本书,她其乐无穷的样子种下了我喜欢阅读的种子。<div><br>我妈心灵手巧,亲手用缝纫机给我们做漂亮的衣服,还带我们姊妹去布店,一起挑选我们各自喜欢的布料,春夏秋冬我们都穿得美美地上学。小时候没有洗衣机,南方也没有暖气,刺骨的寒冬里妈妈给全家洗衣服,双手都是冻疮,经常洗得鲜血直流,回想起来我就难过不已,难报母恩。</div><div><br>她对我们管教不严,我们都不怕她怕我爸,但我爸很迁就我妈,她从未在我们面前跟我爸争执过,我爸检察官脾气急起来她就不说话让着我爸,以至于我印象中他们从没吵过架,从没听她骂过一个脏字,说过我爸一句重话,我爸也同样没骂过我妈,所以我们家的孩子都不会骂面上的脏话。爸妈相处的样子,不是有说有笑,就是我妈让我爸吃这吃那照顾他。</div><div><br>我妈的家才是我的家,没有了妈妈,我将会无家可归。我妈留给我心灵的归宿,点点滴滴,她的言语、卡片和回忆,都在告诉我应该怎样好好地生活,我开始像她一样用心经营生活,照顾家人,照顾好自己。<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社会里面有了浮躁的物质东西,纯粹的感情少了,人也变得特别现实。我也写不出,只是觉得最好的家庭和谐,应该是来自心灵的契合和推己及人的在乎。心不相通了,情不珍惜了,一切都是虚设。<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昨儿下午,我弟开车几百公里来到我家楼下打电话让我下楼去帮拿东西,都是我妈为我准备的各式水果、菜蔬以及我爱吃的各种妈妈味道,看着堆如小山的东西……这些日子里所有的忧郁困扰,在这一刻被柔软与感动,稀释成恰到好处的释放和展现。我只想说:您是满分的妈妈,我大抵连及格的儿女都算不得的。<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节的前一晚,收到了妞妞从美国邮递的爱心巧克力果盘,并一同发来让我泪崩的卡片信息。她还打印了一张我25岁时扮成熟的艺术照,当年照相馆师傅给我化的浓妆,她总说我化妆显老没有素颜好看,哈哈!年轻的时候都渴望成熟,年纪大了返璞归真。今天为自己作为父母,有那么好的孩子而高兴自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着妞妞从初一第二学期就远离我去了太平洋彼岸,在新的环境中开始惴惴不安,在这阔大的人间,孩子显得那么的渺小和底气不足。我只会一边鼓励,一边拿出自己的心,交给她,也交给清风明月,朗朗乾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她惊掉了家人眼镜,每次考试大多科目都考了满分。我知道妞妞已经进入了一种努力上瘾的境界了。她自己很怕境界这个词,但我觉得不用这两个字不足以表达她上进的决心和毅力。</p><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div>任何一个爱好都像是她灵魂碎片的一个折射角度,很精彩,但都是被切割出来的,只是她的一部分罢了,怎么比得上完整的她更精彩。唉,我不是美化苦难,可是有时候真的是只有沉重的经历才能让灵魂更深刻更炫目。<br></div><div><br></div><div>优秀是一种习惯和素养,优秀的人习惯了更努力,习惯了对自己更高的要求,更远大的目标。愿你的未来纯净明朗,像你此刻的可爱目光。在世间美好的命运中,愿你的命运美好欢畅。</div><div><br>血连一脉,相伴相生,终有一日,我目送你远行,浪迹亦作皈依。雏鹰展翅,搏击长空,笑傲风雨,横穿彩虹。我的孤独为你而生,纵悲亦喜。人之一生,无论道行几层,终归惑不全解,道无全修。曾以为策马奔腾与锦绣前程是我对你最大的期望,当希冀挹降为安康快乐知足,我已与你一同成长。</div><div><br>力量不在于一触即发,而在蓄之以恒。鸿鹄未必暴露大志,大树未必招徕天下。若可,惟叩曾文正为师,以笨拙为根基,加持诚、敬、静、谨、恒,己再加宽与谦,步步如磐登上巅峰。若可再求,愿不求结果亦不求过程,只做山水一幽人,多少清风多少路,皆不为修行。</div><div><br>其实,温柔的烟春也可以安放豪情,绽放一山一水许燕尔于飞。在一条清晨薄雾的上学路上,当我遇上你,伞下的故事霎时漾进了迷离的记忆里。花开燕来,几许芳华几度春,如果童话里真的有王子,有多少猝不及防最终会修来一句:“我愿意!”思安成眷,有你相伴的岁月,从不曾蹉跎。我愿为你变得笨拙,至少有一物可以降服孤傲的我,让我爱得束手无策。这是宿命,亦是荣幸。<br></div><div><br></div> <div><br></div>杨绛先生曾写道:有些人,光是遇见就已经是上上签了,不是只有永远在一起,才算是结局。相遇之后,彼此都变成了更好的人,也算是,最好的结局吧。若言无风花自芳,忽动乡思不由人。却来枝头东风乱,撩拨花香了无痕。 <div><br>冰心说:愿你的生命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我喜欢黄昏晚霞,落日余晖里,有人惆怅,有人甜蜜,总有一种情绪,在黄昏里流连……在这个尘世里,人也是弱势群体,也在日日寻觅自己的口粮。大家都一样,为了生存或者更好的生存,用尽了浑身的力气。</div><div><br>说到底,人活着还是要多想好事才对,想到这些,我居然有了热泪盈眶的冲动,我总是有一些体悟和慨叹。许我是弱小的,单薄的,但是作为双重身份的我,当下便有了足够强大的爱和自信,它们也是一道道金灿灿的微光,足以温暖我的过去,也可照亮我的未来。想到这些,不觉让我很有成就感起来。</div><div><br>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人只看到结果:我不是挺过来了吗?我现在不是挺好的吗?但是,经历这两个字很沉重,过程这两个字很漫长,煎熬这两个字很形象,无奈这两个字很悲伤,只有陪伴这两个字算得上温暖。<br></div><div><br></div> <div><br></div>颇受好评的Apple TV新剧《弹子球游戏》里最令我感动的一幕,是母亲杨金用一碗千辛万苦做成的白米饭为女儿庆婚,第二天她将远赴日本,从此归来无期。一个母亲最深切的祝福,不过就是想让女儿在临走前好好记住家乡米饭的味道。几十年后,老年的她无意间尝到了一口来自家乡的米饭,澎湃的故土情思被味觉轰然解锁。<div><br>她决定回家,一刻也无法等待。犹如我的女儿妞妞,一放暑假,拿到心仪的大学录取通知,不怕疫情隔离,“就算在家呆三天”也要回国一样。这种心情我太能理解了。我懂!我深深的懂!</div><div><br>离开时还是青春少女,回来时已是苍苍老妇。一切都是熟悉的,一切也都是陌生的,物非人也非。在下着大雨的海边,瘦弱的老妇人站在故乡的海水中,对着黢黑空茫的海面,笑着痛哭的镜头,撼人心弦啊!</div><div><br>看不清的黑夜、没有方向的大海、喜悦到痛哭的老妇,如同一个女性摸索着走过的一生。从女儿到妻子到母亲到祖母,命运蜿蜒如藤蔓,看似脆弱实则柔韧不屈。曲曲折折,默默生长,缓慢却笃定地伸向无尽的轮回与命运。</div><div><br>她曾做了一个梦,在梦里她回到了家乡影岛,遇到了一生中最初的男人。但她知道自己在这个梦里,怀念的不是初恋,不是丈夫,也不是儿子。她在梦中再次看到的,是她的青春、她的开始、她的愿望,这就是她成为女人的方式……虽然她一生平凡无奇,但她也曾有过一些闪闪发光的美和荣耀。即使没有人知道,那也是真实的。<br></div><div><br></div> <div><br></div>我在夜幕中想念,在回味中安宁。这空濛中的空濛,仿佛温柔的床铺。此时,且仅有三种诗意:简单、浪漫、静寂。我知道,一些人,一些事,终究会被时光的风吹散,有关记忆,有关悲喜,亦如流年里的一粒微尘,遥落无声,无迹可寻。<div><br>柔而不断,弱而不折。我有着普通人的亲情血脉和人生轨迹,我有我的责任和承担。人情世故开始深度介入我的生活,亦展现了我内心的修为和品性,我喜欢一切风花雪月和罗曼蒂克的美好,也无法摆脱现实生活里的鸡毛蒜皮,俗常人伦。</div><div><br>我一直倾心与在琐碎里捡拾,其实,我所能做的,无非是想趁着我还记得你,趁着我还记得我爱你,把有关与你的岁月,有关与你的情爱,镌刻进这黑白分明的卷章。等到某年某月后的某一天,在我老的哪里都去不了,甚至忘了我是谁的时候,依旧可以在那些段段落落里,寻到我曾经深爱的记忆,而且,爱了那么、那么多年。</div><div><br>我把这稍纵即逝的光阴和情感,存放进一件件物品。如结绳记事一般,用衣衫、用照片、用杯皿、用文字、甚至用别人眼中不值钱的破烂……记载我一生的故事。于是,许多人和事都可以断,但许多东西,我们根本无法舍离。<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