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树木人生

<p class="ql-block">我的母亲</p><p class="ql-block">中秋节即将来临,我带着妻儿以及家族最小的晚辈去看望母亲。刚下车母亲熟悉的身影出现于眼前,驼着背在菜园里拾掇她那忙碌了半年的十几顆南瓜,并用手指一一抚摸着她收获的成果。“奶奶”一声高喊,母亲回过头来一看,瞬时眉开眼笑,笑得那么开心,笑得精神焕发,红光满面。随后双手抱顆大南瓜走了过来,我同妻儿上前搀扶着她老一块回家。母亲看着她的重外孙乐呵呵地笑着,并用带茧的手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小家伙立刻叫了声婆婆,老人家更是喜出望外。</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大家边做饭边唠嗑,一家人其乐融融,谈笑风生。老人家边吃边问着她的一个个儿孙,小家庭过得幸福吗,工作顺利吗。母亲今年是八十有七的高龄了,慈祥的脸上刻下了很多皱纹,背明显驼了,粗造的手上长了一层厚厚的硬茧,已动过两次手术的眼睛视力有点马虎,说话时非大嗓门不可,否则她是听不见的,整个身子也瘦小了很多。</p><p class="ql-block"> 你一言她一句,与母亲及家人—同午餐后休息片刻,由于孩子们上班便匆匆告辞母亲返程了。 车轮在飞转,随着车身的颠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思绪的大门打开了,像脱缰的野马,更似奔腾咆哮的黄河之水…… </p><p class="ql-block"> 母亲岀生于兵荒马乱的民国(32年)年间,她兄妹共七人,上有五个哥哥一个姐姐,她在兄妹之中排行最小。 从小生活在偏辟而幽静的小山沟沟里,村边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是她常去玩耍和洗衣的地方,全村人吃水就在这条小河上。她娘家兄弟姐妹比较多,一家人互敬互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吃着大锅饭。后来因战乱舅舅们除大、二舅外其他几个都去当兵了。相续痛失父宠,照顾母亲及其母兄弟姐妹的重担就落在了大舅和二舅身上。因母亲最小哥嫂姐们把她像对待自己女儿一样宠爱着,特别是她的姐姐更是舍去自己的幸福对其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照顾着。 </p><p class="ql-block"> 记得母亲常说,自姐出嫁后娘家生活的一半时间是在其姐姐家度过。在那段岁月里,由于社会动荡不安,生活甚是艰辛,物质不太富有,但哥嫂们总是把最好吃的留给她,把最好的布块给她做衣裳。每逢过年过节哥嫂们没有的份她始终有,每人一个月饼她总是二个或三个;过年了哥嫂们换一件新衣她总是全身一新。母亲由于受哥嫂们的影响,从小心地善良,与人和善特别乖巧,懂礼听话,一家人宠得她像现在我们的小孙孙一样。苦活重活从不让她做。 </p><p class="ql-block"> 记得母亲讲过,她很少去田间地头。在家里她只是帮哥嫂们做做饭擦擦坑桌凳等。母亲终生难忘的是由战乱引起的民不聊生,随哥们远离故土,四处漂泊,那时叫逃荒,度过一段背井离乡辛酸穷困的岁月。尽管当时陷于艰难与恐惧之中,但哥哥们总是把她隐藏于最安全之处。她深感幸福和安全,虽为哥但对她肩负着父亲的责任和义务。</p><p class="ql-block"> 母亲在这小河边生话了二十二个春秋,经历了几年的磨难,但也度过一段快乐的生活,每逢哥嫂们下地干活,她总是把比她小十来岁的侄儿侄女们聚在一起同吃同玩,闲时给侄儿侄女们做点衣裳。农忙时常给哥嫂们下地送饭,帮其母干点家务。 尽管哥嫂的生活不是那么富有,但哥嫂们无怨无悔关心着这个小妹妹。那年头十七八岁的姑娘早嫁了,哥们不舍,二十二岁那年母亲才出嫁,那时嫁人也是要彩礼的,哥嫂却每家二块三块银元作为陪礼而嫁于我父,从此走上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历程。</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是一个不太大的四方小院,在这个小院里她历经了漫长的人生旅途。走过了一个个春秋冬夏,吃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尽享了世间的喜怒哀乐。</p><p class="ql-block"> 听母亲说,我们家的院子是爷爷手上买的,虽然不太大,人字架土坯瓦房不太新也不算旧房。那时起爷爷和父亲均为小木工手艺人,且擅长经营牲畜交易,自然家里养着牛骡驴羊,小块地和自治地也还算有。我父与母均属猴,父比母大四个月。母亲是五三年开始在这小院生活,随着哥姐的出世,四口之家算是过得轻松的小户人家,确实也如此。一家人辛勤地耕耘着农田,空闲时再开一些荒坡地,一年收成下来糜麻五谷及当地菜类应有尽有。父亲业余时间给别人干点手艺活挣点碎钱,贴补家用。小家庭日子过得还算舒心。</p><p class="ql-block"> 那时交通工具很不方便,田地和家庭生活运输全靠骡驴马牛,推碾和推磨也如此,有时也靠人工。由于交通不便很少见白面,自己种点麦子才可以品尝到白面的滋味,大米就没见过。每逢过年自己做点酱醋,再做一些豆腐,摊一些折饼,做几件土布衣,以莜面豆子面为主,再加年糕,垒—堆柴旺火,贴几副歪歪扭扭字样的对联,响几串鞭炮……这样就算过年了,家家如此,虽然苦但也感到满意。</p><p class="ql-block"> 母亲每逢提起那段岁月,尽管苦涩但准会流露出微微笑意。 我出生那年母亲二十八岁,后来随着弟妹的出世家庭人口的增多以及社会的变革,生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从我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对社会及人间之事稍有了记忆,记得我不爱去上学,是在父亲的木棍威协下,加之母亲好言劝哄下拉着我的手初次入学,上课了老师美美表扬了一番,那天我的心情特别好,心情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下课了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感觉比在家里好逗好玩。写写画画课堂上站起来回答问题,每每老师有意赞赏,自那以后再不旷课而正式步入校园。那时叫勤工俭学,学校很好,很规范学杂费每个学期四五元就够了,师生关系也很密切,互敬互爱。</p><p class="ql-block"> 那时村里人看病有赤脚医生,是挣队里工分的,只花药钱。 这就是人民公社,村里有生产队,集体劳动按劳分配,父亲是个手艺人闲不住,为了养家糊口顶着风险外出干活挣钱,一年去除上交任务所剩无几。父一年在外家里的重担落在母亲身上。母亲首先要参加集体劳动,其次要拾掇分给自己的自留田,自留田因不多只能种点山药蛋豆角什么的,每日忙个不停。</p><p class="ql-block"> 随着岁月的增加爷爷也上了年纪,帮不了多少忙。我们还都小,大一点的上学,小点的守着家,对家庭帮不上忙。母亲只好忍辱负重扛起这重大的担子。 在我村的田间地头都有母亲流下的汗水,在树林里有母亲采摘树叶的身影,山坡上有母亲抱药材的脚印。夜深人静了她依然守候在火炉旁与煤油灯下缝缝补补。</p><p class="ql-block"> 放假了我们兄妹几个跟随母亲一块干活,特忙时父亲也回来帮忙,那年代人特别有精神。十几岁的娃哇对田间山坡沟沟岔岔都摸得一清二楚。家养几只兔子给自己挣点书钱和过年的买炮钱,以减轻大人的一点负担。母亲在地里干活每每很晚才回家,而每次回家准扛一箩筐野菜。由于我们家劳动力不多所以挣不多工分,因此队里分粮就少了,七口之家的生活艰辛就可想而知了。母亲养过猪但从未吃过猪肉,常以野菜为食,担水掏粪背柴捡炭推碾拉磨无所不做,经历了一生中最艰苦的岁月,也尝尽了人生的辛酸和无奈。 </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艰辛做儿女的当时因为年幼并不理解,只知饿了时寻母吃饭,渴了时找母喝水。和同伴们一块上山摘毛杏,套松鼠,刨药材,挽兔草,滑冰车,捉迷藏等都很快乐,特别是邻村演电影跑十几里路也要去看完。过年了提着小煤油灯装着几个鞭炮一宿不睡觉。虽日子艰苦但也很开心,现在回想起来不勉一笑。笑那快乐的童年……</p><p class="ql-block"> 岁月在流人生在变,人变随之而来家也在变。当哥高中毕业之后,家里劳动力巨增,父在外母亲和哥在队里能挣工分,家里一些活我们也能做了,记得母亲说了一句,总算熬出头了。现在想起母亲的这句感言,才深知其中包含了她老人家多少辛酸。从此后的母亲重活有人代替了。但是重活不用她做了,随着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新的负担又增加了,还是频繁地出现在田间和地头忙忙碌碌。 </p><p class="ql-block"> 这时年社会主体以集体为主,人们的责任心还是不够,对田间管理总是丢三落四,该收的粮食收不完整,产量很低,得过且过。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过去的一些重活苦活均由机器代替了。有打场机,切草机磨面机,交通工具由原来大马车改为脱拉机,并且可以耕翻地。那时队里常开会学习,父母经常参加,社会风气很好,做好人好事的多,助人为乐常态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p><p class="ql-block"> 风云突变,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家庭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那年我们家分到一头小骡驹,一家人非常开心,生产比较自由,一切活均由自己自行安排。父母与哥嫂弟农忙时都聚力一体春耕夏锄秋收冬藏,农闲时外出做点工,当时我还在中学读书,总之这几年还算过得轻松。 </p><p class="ql-block"> 然天有不测风云,生活之中的悲欢之事总是相随相伴。相继几年由于姐、弟的意外离世,给本该幸福美满的家庭盖了—层厚厚的雪霜,更给父亲和母亲的心灵上深深刻下了难以摸去的伤疤,笑容失去了,头发变白了,星月残淡夜难眠,天明逢人难开口……</p><p class="ql-block"> 后来让二老高兴的是我参加工作以及相续孙儿们的诞生,让她们的双眉上增添了点笑意,慢慢舒展了面孔,略微盖了一些伤口。后来也看到一个个孙儿们立业成婚,老人家总算乐在眉稍喜在心上。</p><p class="ql-block"> 古稀之年父也去世,母悲痛之余又陷入了孤单。 她老人家并没有被一个个亲人的离去而击败,毅然坚强地走着,以身作则,给晚辈塑造了一个强者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人生就是如此,一路走来酸甜苦辣尝尽,喜怒哀乐随行。如今我也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我想让她老人家晚年幸福安康,享受天伦之乐,品尝这新时代的美味佳肴,笑对人生安祥地度过余生……但求一切如愿。</p> <p class="ql-block">祭母文</p><p class="ql-block"> 吾母生于一九三二年十月九日,不幸卒于二O二二年三月十日午夜一时,享年九十有一。</p><p class="ql-block"> 噩耗传来,顿觉撕心裂肺,肝肠痛断,如天塌地裂,全家上下,泪涌如泉,母之音容,不在显现,母子情义,从此割断。然母之情意恩重如山,结草街环未报养育之恩,寸草春晖,悠悠慈母之心,恩海汪洋,虽投身而莫报。德山高峻,乃泣血以难酬。人去屋空,再难见慈母音容笑貌,灵前低垂,晚辈跪祭母生天之灵。</p><p class="ql-block"> 母赵有桃,出生民国,三二之年,烽火日月。十四失母,二六丧父,自幻独立,特有个性。</p><p class="ql-block">兄妹七人,五男二女,家族之中,排行为小。</p><p class="ql-block">经历兵荒,体验马乱,悲欢离合,苦涩尽尝。孝敬父母,尊敬哥嫂,抚养侄子,关爱有加。</p><p class="ql-block"> 二四出嫁,步入李门,解放之初,山河沸腾。</p><p class="ql-block">互助之期,勤耕细作,鸡出晚归,粮食有余。</p><p class="ql-block">六零余年,儿女渐生,三男二女,人众之家。</p><p class="ql-block">风云有变,改乡为社,互助归社,集体控管。</p><p class="ql-block">父外做工,母内持园,二十余载,风雨同舟。</p><p class="ql-block">田间地头,都有脚印,沟沟梁粱,皆留背影。</p><p class="ql-block">吞糠咽菜,含辛茹苦,吃穿不足,艰辛度日。</p><p class="ql-block">修房盖屋,日夜操劳,省吃俭用,吃尽苦头。</p><p class="ql-block">为他乳儿,昼夜难眠,节济家贫,持之以恒。</p><p class="ql-block">养狗喂猪,割草挽菜,风来雨去,勤恳持家。</p><p class="ql-block">苦在人前,享在人后,只为儿女,无怨无悔。</p><p class="ql-block">春迎风沙,夏径酷暑,秋过雪霜,冬战严寒。</p><p class="ql-block">人间烟火,酸甜苦辣,样样尽尝,事事都经。</p><p class="ql-block">改革巨变,生活改善,儿女成人,家业兴旺。</p><p class="ql-block">然母性格,习养成性,仍持节俭,平凡度日。</p><p class="ql-block">九八正月,父亲病故,母痛欲绝,鸳鸯独行。</p><p class="ql-block">数十余载,独立生存,不累儿女,坚强度日。</p><p class="ql-block">零八之年,母近八旬,母体渐弱,不能自立。回城抚养,儿女照料,棒水送饭,日月坚守。</p><p class="ql-block">数十余载,家常便饭,略有鱼香,持续侍奉。</p><p class="ql-block">但母不闲,常拾弃物,以济家贫,添油加瓦。</p><p class="ql-block">母之习性:有衣柜存,有被旁抛,好食不享。</p><p class="ql-block">母之天性:不爱家务,只爱田头,缝衣做饭,不善贪念,镰刀锄头,胜是喜欢。</p><p class="ql-block">母之个性:生活起居,从不俭点,洗头洗脸,很少沾边,破破落落,马马虎虎,唠唠叨叨,不畏馋言。</p><p class="ql-block">母个特性:与人不争,与事无争,与物不争。体质较强,一生少药,食物不挑,冷热无忌。</p><p class="ql-block">九十岁年,母之所愿,想回家园,同聚村缘。</p><p class="ql-block">十日子时,不幸来传,母之老躯,长眠黄泉。</p><p class="ql-block">开悼之日,疫情蔓诞,群亲众朋,限制回参。</p><p class="ql-block">千里之外,泪水涟涟,亲朋之情,重若泰山。</p><p class="ql-block"> 撼 哉! 命苦吾母,最后一程,但能如愿。</p><p class="ql-block">回忆家母,坚强一生,艰辛一生,劳作一生。</p><p class="ql-block">母之一生,吃苦在前,埋头苦干,不求回报。</p><p class="ql-block">与邻为善,和谐相处,与人交往,你让我敬。</p><p class="ql-block">人格若梅,独立临风,不畏严寒,风雨无阻。</p><p class="ql-block">人品如兰,与世无争,善良淳朴,忍耐宽容。</p><p class="ql-block"> 呜呼!匆匆辞尘,奈何皇天不佑,卧而不起,竟成阴阳两界!百唤不闻,肝肠寸断,音容难睹,泪血沾巾,机悬东壁,梦断北堂。庭院尘封,浩月云掩!感念追昔,悲凉凄怆。哀号祭奠,悲痛难陈。</p><p class="ql-block"> 呜呼慈母,言有尽而情难书。此去泉台,再勿以儿孙为念,母今有灵,名登天府之邦,荣归九泉,长眠清净之境,净土有路,遥祈早登极乐。</p><p class="ql-block"> 谨谨疏表 百叩祭拜 伏维尚飨</p><p class="ql-block"> 孝 子:李贵生</p><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29日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刮明路――送行</p><p class="ql-block">三更鸡鸣到时了,天马给你备好了;</p><p class="ql-block">金童给你来引路,玉女给你架金桥。</p><p class="ql-block">金桥银桥由你走,金童玉女由你换;</p><p class="ql-block">金楼皇院你去住,天上仙女由你选。</p><p class="ql-block">花园庭院你去玩,童男童女随你行;</p><p class="ql-block">金山银山你去花,冥都银行你掌管。</p><p class="ql-block">阎王路上放心走,菩萨为你指明灯。</p><p class="ql-block">八洞神仙护着你,早享富贵登极乐。</p> <p class="ql-block">别了――我亲爱的善良的诚实的母亲,与事无争、与物无争、与人无争的母亲走了,愿一路走好,云登极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