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生立场 赋能课堂实效”———实验中学科学组校本研修活动

林yuli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家提出的“双减” 政策出发点是减负,目的地是提质,激活学生学习活力是原动力,赋 能课堂实效是抓手。我校秉持“学为中心”校本研修主题,为进一步践行“学为中心”研修主题,落地国家 “双减”政策,特实施本方案。我们希望通过研修活动,形成可复制、 可推广的实践案例,努力将我校打造为“聚焦学生立场 赋能课堂实 效”的实验田与样板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月10日下午,科学组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三位科学教研员与本校所有科学老师一同集中在报告厅观摩和学习了由梅帅老师和施玉枝两位老师精心准备的两堂九年级复习课。</p> 同课异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是梅帅老师带来的“关于钙片”。她从生活中常见的钙片引入,到让学生验证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把一整个大框架下分成了许多小框架。从实验设计到实验活动,从分析结论到学生互评,从实验推进到知识迁移。一整节课下来,梅帅老师抛出来的问题环环相扣,让学生手脑并用,充分地参与进这堂实验探究课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堂课是由施玉枝老师带来的“思维下的二氧化碳”。课堂伊始,她就将冬奥冰场馆的“制冰器”搬进了课堂,给大家表演了一场烟雾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施老师根据二氧化碳用途和性质的双向选择来完成接下来的教学活动。这堂课活动丰富,通过三根蜡烛的熄灭情况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再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知识联系生活,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发生火灾要往低处逃。接着,她给予学生建模思想,让学生运用构建模型的方法来完成物质与物质之间的转化,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节课后,听课老师们热情持续高涨,纷纷向前继续探讨实验现象起来。</p> 分组评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年级组的王琥伟老师从教学设计的学生立场角度进行评课。1:科学素养目标设计意图明显。施老师这堂课中性质与用途的双向决定体现了本堂课的科学观念。梅帅老师整堂课体现了归纳法,由产物二氧化碳确定钙片成分,由证据推导物质的成分。由二氧化碳的质量确定碳酸钙的质量,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进行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实践。2:在学习方法上,两位老师着重于探究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梅帅老师侧重于对学生的设计进行层层引导,在学生互评中得出最恰当的实验方案。施玉枝提供的建模思想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年级组的汤美华老师从课堂助学的学生立场进行评课。1:梅帅老师从日常的钙片出发,问题涉及上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体现了问题进阶设计。动手动脑相结合,避免了复习课炒冷饭显现,体现了复习课的效率。每个环节在完成目标任务的同时完成实践活动,活动形式丰富且有效。2:施玉枝老师从北京冬奥开始,到北京冬奥结束。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科技,体现生命教育,国家环保教育。3:两位老师都从问题的导向活动,转化为问题的解决。从做题转化为做事,从问题的解决转化为生活的解决。完成了从问题的进阶到学生实际的进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年级组的陶春阳老师从学习效果评价这个角度进行评课。1:学生参与度很高,但由于位置的安排问题参与面不广。2:学生主动性很强,个体发言集体发言都十分积极。3:解决问题时都能运用分类,分析、综合、归纳的方法很强。特别是梅帅老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循循善诱这一块,体现的淋漓尽致。4:两位老师都能基于实验事实进行征集推理、构建知识框架并推测物质及其变化的思维能力,在解决于化学相关真实问题中形成质疑、批判和创新能力。</p> 微讲座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施玉枝老师针对为什么要选二氧化碳这个主题来研讨,给我们带来了她的微讲座。她说:“老师要上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施老师从素养导向帮我们解读了新课标引领下的课程目标。其中她认为核心素养当中最关键的是科学思维。是从科学的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几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主要包括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等。推理论证体现在:基于证据与逻辑,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建立证据与解释之问的关系并提出合理见解。创新思维体现在: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提出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p> 教研员点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吕奇男教研员根据近两天的随机听课情况和教学常规检查情况先肯定了实验中学老师们的用心和优秀。然后着重地对九年级的课分享了自己的思考:1,设计电路的教学活动中能否从题目中跳出来?让学生根据老师给的电件,来设计自己的电路。2,教师试着带领学生从多个电路中总结出几个基础的结构,然后归纳出每个结构对应的功能。从这个角度让学生去思考。3,经典的试题就是好的试题吗?是否可以把一个选择题的选择项适当地进行更改,更改成单独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次,应文君教研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同课异构是在高处切戳技术,像武侠小说中华山论剑的感觉。但如何让一堂课性价比最高?要狠抓以下三个关键词:精准,回归,规范。一:内容要精准,高频考点核心知识重中之重,最重要的事要查漏补缺。周俊娇老师提出了一个方法:让学生回过头看自己的模拟卷,分析自己在哪一块知识点得分率不高,进行精准复习,查漏补缺。二:中考题肯定源自于课本,作业本的相关知识。所以要求我们老师回归课本与作业本。三:不会的题目怎样变成会?会做之题怎么减少失分?字母符号混乱,错别字乱想,方程式化学式……如何答得滴水不漏?需要老师当成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应教研员建议每周的考试可以当成中考阅卷的形式,把评分标准给予学生和老师,对试卷上的回答进行打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李滢教研员进行了总结,她深知最难上的就是复习课,常出现内容不再有新意,习题为主,形式单一,温故较多,知新太难……种种情况。于是针对今天这两节复习课上的教学设计,李老师指出突出的地方和自己的优化建议。复习课一方面既要实现教材前后知识的交融,使知识体系更加的丰满。另一方面需让学生建构知识的模型、认知模型和相应的解题模型。复习课要上好,请抓好四个的关键词:一、价值:这堂课的价值包括知识价值和学科价值。这堂课还需要对学生的素养价值起到帮助。二、目标:完成单元目标这个大目标,就要明确中考对这个知识点的考核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课时目标:即这堂课需要解决那几个角度的问题;素养目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三、设计:包括情景设计和问题设计和活动设计。情景,问题,活动的设计都要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四、评价:要体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评价要多元,方法要多样。</p> 总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活动的开展和以生为本的评课,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促进师生的自主成长,构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师生成长共同体,教师研修共同体!本次活动不仅给老师提供了共同学习的机会,还能让大家深切的感受到科学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同时提升了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使教研组的教育教学得到质的提升!</p>

老师

学生

复习

教研员

梅帅

这堂

设计

施玉枝

评课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