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新疆归程 之 一壶收黄河

<p class="ql-block">  久仰“千里黄河一壶收”的壶口瀑布,千里奔腾不息的黄河来到宜川县壶口镇,涛涛河水从上游河面宽300米左右,在不到500米的距离陡然流进仅有20~30米宽的峭壁河道,飞流直下20~50米,可想而知其汹涌澎湃的气势一定如虹。</p> <p class="ql-block">  长江、黄河是中国的两大河流,横贯东西绵延数千里,奔流到海不复回。</p> <p class="ql-block">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哺育了中华儿女、两岸诞生的中华文明历经近万年而不衰。</p> <p class="ql-block">  离开延安后,原计划到南泥湾去看看模范的359旅战斗过的地方并住一夜,第二天一早再赶到宜川去看壶口瀑布。</p> <p class="ql-block">  考虑到从枣园出来天色已晚,到南泥湾也看不到什么,第二天一大早走也没法看南泥湾,就决定还是辛苦点赶到宜川。</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才发现,这一改变是对的,一大早来到壶口瀑布,已是人流如潮,刚停好车,出停车场就感觉湿气扑面、隐隐还有哗哗的声响传来。</p> <p class="ql-block">  随着如流的游客往景区走去,越往里走这种感觉越强烈,进入景区看到如泥浆般的黄河水从山西一侧的峭壁倾斜而下。</p> <p class="ql-block">  再往上游,滚滚流动的黄河水,一入壶口犹如脱缰的野马般顿时狂泻起来,掀起高高的水雾笼罩着黄河,有一种仙境的感觉,好似黄河之水天上来。</p> <p class="ql-block">  上游的黄河水流到壶口处,河床底部好似被谁凿开一条绝壁深壑,河水瞬间就流入其中,其上水雾弥漫、声震如雷,河水上下翻滚涌动、激流澎湃。</p> <p class="ql-block">  壶口处的黄河汹涌和澎湃,与印象中的黄河吻合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  之前在山东、河南多次看过黄河,觉得区区水流与鼎鼎大名的黄河不符,有几次还看到断流的黄河,河床都裸露出来。</p> <p class="ql-block">  当时在想,这样的黄河与清朝年年治理、几乎年年泛滥的黄河相去甚远。</p> <p class="ql-block">  记得震惊中外的花园口事件,蒋介石为阻止日寇西进夺取郑州、进攻武汉,命令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p> <p class="ql-block">  1938年6月9日花园口被炸决堤,黄河倾泄而出,造成河南、安徽、江苏共40多个县的大片土地被淹,80多万人被河水夺去生命,上千万人失去家园。</p> <p class="ql-block">  被淹地区成了连年灾荒的黄泛区,那里百姓民不聊生,只能携家带口流落国内乞讨维生,往事不堪回首。</p> <p class="ql-block">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和山西省交界处,西边属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的壶口镇,东边为山西省临汾市吉县的壶口镇。</p> <p class="ql-block">  壶口瀑布南距西安市350公里,北离太原市387公里。</p> <p class="ql-block">  从西侧的陕西和东侧的山西都可以观看壶口瀑布。</p>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从西面的宜川县过来,明显地感觉要比山西一侧好看一些。</p> <p class="ql-block">  由于河水流量偏大,山西一侧的峭壁岸边被河水淹没,对面的人被河水隔开,无法抵近观看壶口瀑布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p> <p class="ql-block">  壶口瀑布是我国第二大瀑布,每秒上千立方米的流量不愧为世界最大的黄色瀑布,滔滔黄河至此,浊浪滚滚、波涛汹涌、浑沫飞溅、水雾濛濛、瀑布狂吼、声震十里。</p> <p class="ql-block">  黄河水在两岸狭窄的峭壁形成瀑布,河口收束如壶口一般,而得名壶口瀑布。</p> <p class="ql-block">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壶口的称谓,《尚书·禹贡》记载“既载壶口,治梁及歧”、“壶口、雷首,至太岳”......。</p> <p class="ql-block">  清朝乾隆年间,1753年编纂的《宜川县志》记载,黄河壶口“上流宽广,至此收束归槽,如壶之口然,故名”。</p> <p class="ql-block">  明代诗曰“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p> <p class="ql-block">  壶口瀑布在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的陕北黄土高原东南部,在第四季的地质构造运动中,发生侵蚀和堆积作用及河水冲刷而形成。</p> <p class="ql-block">  黄河水汇集了共和、银川、河套、汾渭、华北等盆地湖泊之水,向东奔流数千里入大海。</p> <p class="ql-block">  黄河水在壶口瀑布形成水底冒烟、旱地行船、霓虹戏水、山飞海立,晴空洒雨、旱天惊雷、冰峰倒挂、十里龙槽等八大奇观。</p> <p class="ql-block">  面对着波澜壮阔的黄河,心中不禁涌出那首激励着中国人奋勇抗日的《黄河大合唱》来。</p> <p class="ql-block">  黄河的波澜壮阔,在壶口表现得淋漓尽致,黄河大合唱中那么有气势的“划啊、划啊......”,不禁有用力划桨的冲动。</p> <p class="ql-block">  船行黄河激流,不同心协力拼尽全力划水,就有可能船覆人亡。</p> <p class="ql-block">  以前听《黄河大合唱》,对“风在吼、马在叫”很好理解,印象中的黄河怎么会咆哮,来到壶口觉得,仅仅用“咆哮”二字似乎还不能很好地诠释黄河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  每每听到《黄河大合唱》,就觉得特别激动人心,也非常爱听、爱唱,这首歌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儿女们不怕牺牲、英勇向前、抵抗日寇侵略。</p> <p class="ql-block">  别看温顺的黄河,不是没有脾气,那是未到危难之时,绵延千里的黄河九曲十八弯,哪曲那弯不是澎湃激荡。</p> <p class="ql-block">  来到壶口,看似平缓的河水,忽然之间就上下翻滚、激荡奔流、咆哮起来......。</p> <p class="ql-block">  激流掀起的水雾好似薄纱笼罩在黄河上,远远地就会扑面而来,谁也无法置身度外。</p> <p class="ql-block">  1939年3月,在中华民族受到日寇侵略、面临生死存亡之际,34岁的冼星海作曲、37岁的光未然作词,《黄河大合唱》面世了。</p> <p class="ql-block">  慷慨激昂的《黄河大合唱》,通过黄河及发生在黄河边上的故事,把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和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融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  透过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激发人们奋起抵抗侵略的决心,不惧牺牲奋力一博,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而奋斗。</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定不会忘记大合唱中的《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p> <p class="ql-block">  离《黄河大合唱》创作面世已经过去83年,抗日战争已经胜利76年,中华民族已不是当年积弱如贫的落后国家、谁都可以欺负的人民。</p> <p class="ql-block">  今天再听《黄河大合唱》,仍然还是那么的激动人心。</p> <p class="ql-block">  2015年8月26日,《黄河大合唱》被评为“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之一。</p> <p class="ql-block">  看着壶口西岸峭壁上的《黄河大合唱》舞台和黄河大合唱五个红色大字,是那么地契合此时的心境,不禁心潮澎湃,不断地在心中吟唱起来。</p> <p class="ql-block">  奔腾的黄河水,每一刻都幻化出永不重复的波涛,争先恐后地向前翻滚奔涌,驻足凝思,犹如在观看一条凝聚于此的时间长河......。</p> <p class="ql-block">  对岸的黄河魂三个字,道出了这一段黄河的真谛,也许波涛汹涌的黄河壶口段最能展现黄河的精、气、神。</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许多陕北汉子身穿羊皮袄、头裹白毛巾、腰系彩带,婆姨们身着大红花衫、头戴大红巾,总感觉非常亲切,他们牵着毛驴和马供游客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匹匹大马头上戴满红黄大花,许多游客都换上他们的服装,婆姨骑马、汉子牵,好似新媳妇回娘家。</p> <p class="ql-block">  浓浓的陕北风情展露无遗,看着他们淳朴的笑容、惬意无比。</p> <p class="ql-block">  脚踏翻滚浊浪、奔腾不息的黄河,穿上红衫、披着羊皮袄、头戴白毛巾、挎腰鼓、拿唢呐、唱上一曲陕北民歌、舞起秧歌,这样荡气回肠的照片一定会令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面对越来越多的游客,欲下到河边观景台的游客排起了长长的队,再怎么不舍,还是要离开。</p> <p class="ql-block">  驱车走出景区,发现入口处排满了车辆,都是等着去壶口瀑布,一动不动,简直看不到尾,直到高速都是如此,高速上很长一段都停满欲去壶口的车辆。</p> <p class="ql-block">  心中暗自庆幸,还好头晚住在宜川县城,否则稍晚赶来堵在高速壶口出口那才进退两难了。</p> <p class="ql-block">  宜川县位于陕西北部、延安东南、渭北黄土高原的黄河西岸,丘陵沟壑纵横、川原相间。</p> <p class="ql-block">  宜川历史悠久,公元前475年属晋国,前376年属魏国,前328年归秦国,976年宋朝时改义川县为宜川县,隶属延安。</p> <p class="ql-block">  1947年10月21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解放,后部队撤走国民党复占,1948年春再度解放,于3月3日建立民主政权。</p> <p class="ql-block">  宜川县交通便利,距延安130公里、西安约360公里,兰宜公路横贯东西、渭清纵贯南北......,最著名的就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壶口瀑布。</p> <p class="ql-block">  虽然离开壶口很长时间了,可每每想起黄河就忘不了黄河水在壶口形成汹涌澎湃的滔天巨浪,脑海里就会回荡起《黄河大合唱》。</p> <p class="ql-block">  黄河的不屈精神必将激励着代代中国人,为中华民族的辉煌而奋斗终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