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小沙行之走进庙桥,逛街逛公园

贝贝舟

<p class="ql-block">今天的美篇带你继续走进定海小沙的中心区庙桥,逛街、逛小沙公园,感受定海乡镇的慢生活…</p> <p class="ql-block">小沙街道,别名“锦沙”,是舟山市定海区下辖街道。小沙街道位于舟山本岛西北部,三面环山,东邻马岙,南靠双桥,西接岑港,北临长白水道。</p><p class="ql-block">街道陆域总面积43.7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春秋时属越,称“甬东”;战国时楚灭越,遂属楚。</p><p class="ql-block">秦并六国,属会稽郡句章县东境地。</p><p class="ql-block">汉袭之,三国时属吴境。</p><p class="ql-block">晋至南北朝继属句章县。</p><p class="ql-block">隋朝属吴州(后改为越州)句章之甬东。</p><p class="ql-block">唐武德四年(621年)属越州鄞州,武德八年,属越州鄮县。</p><p class="ql-block">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舟山始置翁山县,设富都、安期、蓬莱3乡,小少属富都乡。</p><p class="ql-block">大历六年(771年),废翁山县入明州鄮县。</p><p class="ql-block">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年)隶属明州望海军鄞县。</p><p class="ql-block">宁熙宁六年(1073年),以原翁山县地置昌国县,小沙时属富都乡德行里。</p><p class="ql-block">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昌国由县升州。分富都、安期、金塘、蓬莱四乡,其中金塘乡总4都1里2村43岙,乡界包括舟山岛西部,时五百岙、小沙岙、大沙岙、青岙等均属金塘乡管辖。后划富都乡管辖,小沙一度更名为“锦沙”。</p><p class="ql-block">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洪武二十年(1387年)六月,废昌国县,因王国祚兄弟进京力陈昌国不可徙之状,得存在城分昌国2里,地属定海县(今宁波市镇海)。</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置定海县,复设4乡,富都乡初分13图,义页河、谢家、小沙岙、五百岙、鲍家岙、大沙岙、峙岙、南岙、下岙、胡家岙、东岙、西岙、青岙为富都第十图;后改为19庄,小沙、大沙为其中二庄。</p><p class="ql-block">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升定海直隶厅,辖4乡35庄,小沙庄、大沙庄同属富都乡。</p><p class="ql-block">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撤4乡改设10个选举区,小沙、大沙和长白、岑碇、紫微、盐仓、义页河同在特许四区。</p><p class="ql-block">宣统二年(1910年)划分城镇乡自治区域,设1城(城甬)1镇(岱山)23乡,小沙、大沙和长白合称三益,为第八乡。</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民国八年(1919年)改编城镇乡自制区合表,全县设10区,分1城1镇26乡镇,三益与人和、紫微、岑碇均在第四区。</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实行保甲制,乡镇规模再次缩小,调整后,全县设6区13镇163乡997保9430甲。小沙、大沙和兰秀南、兰秀北、长白、岑碇狮马、岑碇三和、干兰、紫微东、紫微西、景陶11乡辖属三区。</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四年(1935),又调整为6区6镇51乡,小沙、大沙和长白、岑碇、干兰、紫微、景陶、兰秀8乡仍辖属三区。</p><p class="ql-block">民二十五年(1936年)七月,裁撤区署,改为5个乡镇建设联合办事处,下辖6镇47乡。小沙、大沙所在的三区改为第三办事处,增辖上庄、下庄(今普陀六横)2乡,共辖10乡。</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月23日日军占领定海县城,县政府先迁出大榭岛后转镇海柴桥,翌年2月派人会舟山岛建立洞岙、小沙(东、西)2区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全县设7区5镇49乡,其中小沙区辖紫薇、岑港、狮马、大沙、小沙、长白、兰秀、景陶、干石览、盐仓、义页河11乡。</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又改设7区4镇36乡,其中小沙区辖紫薇、干石览、景陶、岑册、大狮、长沙、兰秀7乡。</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将定海县划分为定海、翁洲两县,小沙、大狮为定海县直属的二个乡。</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时期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1950年底,定海县设7区43乡镇,小沙为7区之一,辖大狮、岑册、小沙、长白、干石览、景陶、紫薇7乡。</p><p class="ql-block">1951年,定海县划为9区4镇73乡,小沙区仍辖7乡。</p><p class="ql-block">1953年,结合渔区民主改革和民主建设,划分小乡,区乡曾作调整。</p><p class="ql-block">1954年,定海县设8区80乡镇236行政村,小沙区辖青岙、小沙、乐家、大沙、烟墩、紫窟、西岙、马南、马北、岑岙、兰田、老塘、岑港、涨次、册南、册北16个乡26个行政村,时毛峙乡属干石览区管辖。</p><p class="ql-block">1956年,舟山专区设定海、普陀、岱山、嵊泗四县,4月,定海实行县乡二级体制,设3区1镇23乡236行政村,小沙区辖岑港、小沙(该年3月乐家乡撤销后并入小沙乡)、大沙、马目、册子5乡。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小乡又合并为大乡。</p><p class="ql-block">1957年定海恢复县区乡三级体制,设1镇6区35乡,小沙区辖大沙、小沙、马目、岑港、册子、岑岙、烟墩、毛峙8乡。</p><p class="ql-block">1958年1月毛峙乡撤销后并入小沙乡。同年10月前后,小沙、长白2乡合并建立东海人民公社及其管委会,属舟山县管辖。同年11月,改称小沙公社。</p><p class="ql-block">1959年,舟山县设包括小沙人民公社和大沙人民公社在内的28个人民公社。</p><p class="ql-block">1961年底,小沙为舟山县1区,辖岑港、册子、小沙、长白、大沙、烟墩、马目7个人民公社。</p><p class="ql-block">1962年,恢复舟山专区,撤小沙区,所辖7个公社归定海县直辖。</p><p class="ql-block">1966年5月,“文革”开始后,政权组织被迫停止活动。</p><p class="ql-block">1968年3月,小沙建立公社革委会。</p><p class="ql-block">1980年8月,恢复公社管委会。</p><p class="ql-block">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p><p class="ql-block">1984年4月,小沙人民公社和大沙人民公社均恢复为小沙乡人民政府和大沙乡人民政府。</p><p class="ql-block">1987年3月,定海撤县建区,改称舟山市定海区小沙乡人民政府。</p><p class="ql-block">1995年,小沙改乡为镇.</p><p class="ql-block">2001年7月,定海区行政区域重组,原小沙镇和原大沙乡合并,成立新的小沙镇。</p><p class="ql-block">2005年,小沙镇设光华、庙桥、滨海、大沙、青岙、增辉6个社区。</p><p class="ql-block">2013年10月,撤销长白乡、小沙镇,合并设立小沙街道。</p> <p class="ql-block">行政区划:</p><p class="ql-block">据2016年10月小沙街道人民政府官网显示,小沙街道下辖庙桥社区、滨海社区、光华社区、大沙社区、增辉社区、青岙社区6个社区和毛峙村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小沙街道庙桥头66号。</p> <p class="ql-block">庙桥社区位于小沙街道行政中心,于2005年由庙桥居委会、乐家村、海丰村联建。</p> <p class="ql-block">庙桥来过多次,主要是去看三毛祖居。但这次在庙桥逛街逛公园还是第一次。</p> <p class="ql-block">庙桥社区文化礼堂</p> <p class="ql-block">小沙街道庙桥村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庙桥村村规民约</p> <p class="ql-block">小沙街道文化教育活动中心</p> <p class="ql-block">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园区坐落在此社区。</p> <p class="ql-block">浙江金鹰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以制造麻、绢、丝、毛成套纺机装备和塑料机械为基础产业,并用自制成套纺机设备建成了亚麻纺和绢纺以及织造、炼染后整理、制衣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构筑了国内独树一帜的纺机成套设备研制开发与纺织工艺实践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提高的独特经营优势。</p><p class="ql-block"> 1985年起创办机械与纺织二个专业的三年制技术学校一所。教学质量在全省历次职教评比中名列前茅。20年来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一批批能打硬仗的技术骨干队伍。</p><p class="ql-block">金鹰公司也是舟山唯一上市的企业。</p> <p class="ql-block">路经浙江恒安水产食品有限公司</p> <p class="ql-block">在庙桥街头唯一开着的小饭店吃农家餐。</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开始逛庙桥街头,街景随拍…</p><p class="ql-block">走在街上看到三层楼的房子整齐地排成一排。</p> <p class="ql-block">小沙供销社食品批发部</p> <p class="ql-block">定海区供销社经营服务综合体-小沙</p><p class="ql-block">定海区小沙供销社</p> <p class="ql-block">定海小沙庄稼医院</p> <p class="ql-block">定海庙桥农资经营部</p> <p class="ql-block">兰花树庄盆景</p> <p class="ql-block">定海海洋农商银行</p> <p class="ql-block">傅张阿浓医技楼</p> <p class="ql-block">定海区小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沿着这条小巷子里走进去就是小沙公园。</p> <p class="ql-block">沿着此河道一路向东,经过太平桥,前往小沙大庙边的小沙公园…</p> <p class="ql-block">来到小沙公园</p> <p class="ql-block">小沙公园</p><p class="ql-block">2000年,由爱乡台胞陈惠庆先生投资兴建的小沙公园,占地面积约20亩,总投资221.7万元。该公园坐落于小沙千龙馆(原小沙民族文化活动中心)东边。</p> <p class="ql-block">打卡小沙公园</p> <p class="ql-block">这也是小沙唯一一处比较大的公园了。走近公园里可见好几个亭子,水池,小桥流水的田园风格。</p> <p class="ql-block">迎面是一友谊亭,这是为纪念爱乡台胞陈惠庆先生捐资兴建小沙公园而建的亭子。</p> <p class="ql-block">打卡友谊亭</p> <p class="ql-block">在此也见证老伴与发小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公园里有树叶郁郁葱葱,亭子,还有一些运动器材,乒乓球桌等等。这里是当地市民们平常运动的地方,当时去的时候一个人都没有遇到过,也许白天人家都呆在家里呢,背后就是一座小山,植物茂盛。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更多的是一份宁静。</p> <p class="ql-block">站在小桥流水的桥头</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最大的亮点就是池中这处类似北京颐和园里的石画舫建筑。</p> <p class="ql-block">打卡美丽画坊</p> <p class="ql-block">就在小沙公园旁边,小沙大庙很有名气,经过这几年的整修更有气派。小沙大庙原来是缪公祠,“菩萨”是三百年前定海的知县缪燧。缪公是舟山历史名人,清康熙年间在舟山当了二十二年知县,这里也是小沙民族文化艺术中心。在一些当地的节日里会在这里举行一些活动。外面是红色的墙,特别是在蓝天下,红色的墙构成了一幅画一样。</p> <p class="ql-block">从小沙公园出来,便走进了王家村,前往寻找复翁堂…</p> <p class="ql-block">王家村25号26号气派的农民别墅</p> <p class="ql-block">复翁堂</p><p class="ql-block">复翁堂始建于明洪武24年,迄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据县志记载:明洪武初期,因大臣汤和之自面奏词,明太祖朱元璋下旨迁昌国(今舟山)四十六岛居民入内地,不愿背井离乡的百姓四处躲避,一时流离失民,人心惶惶。平民王国祚不忍百姓遭此劫难,历经艰辛,只身上京面见太祖皇帝,力陈昌国不可迁徙之理,昌国八千多人方可安居乐业,百姓感恩王国祚,称他为“复翁先生”,其住所便有“复翁堂”之称。</p> <p class="ql-block">经过西头王2号</p> <p class="ql-block">村头墙画春耕图</p> <p class="ql-block">结合当地流传“千年神樟伴古井,新科状元出潭陈”典故,街道利用周边已有的百年古树、古井,化腐朽为神奇,将庙桥潭陈原来蚊蝇满天、臭气熏天的环境重灾区,变为花开四季的休闲小广场。</p> <p class="ql-block">龙凤阁</p> <p class="ql-block">经过小沙街道办事处</p> <p class="ql-block">打卡小沙街道</p> <p class="ql-block">庙桥也是小沙女三毛的故里,曾来过多次,这次就只从外面经过没有进去。</p> <p class="ql-block">三毛故里的牌坊就出现在眼前,牌坊前还有用石头雕刻的三毛写的书。走进牌坊后右侧是三毛的一些生活介绍,作品介绍等的小道。</p> <p class="ql-block">三毛文化公园从空中看是一个大写的沙字…</p> <p class="ql-block">三毛祖居周边山上的竹林深处…</p> <p class="ql-block">竹林深处有人家…</p> <p class="ql-block">夜,像一张毯子,温柔地向我覆盖上来。</p> <p class="ql-block">三毛祖居</p><p class="ql-block">三毛祖居是台湾女作家三毛的祖父陈宗绪先生于1921年建造的。三毛祖居的五间正房辟为三毛纪念室,以“充满传奇的一生”、“风靡世界的三毛作品”、“万水千山走遍”、“亲情、爱情、友情、乡情”、“想念你!三毛”等为主题,分别陈列三毛的遗物、各个版本的作品、各个时期的照片,以及中外人士缅怀三毛的文章。北厢房设“三毛故乡行”录像室、茶座等。三毛祖居展室中所展出的许多珍贵展品系三毛胞弟陈杰先生从台湾邮寄而来,每件展品都洋溢着三毛浓浓的思乡情和爱国情。</p> <p class="ql-block">“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一曲三毛作词的《橄榄树》,曾经打动了无数人的心扉,勾起了无数离乡人的乡愁。</p><p class="ql-block">当悠远苍凉深情空灵的歌声缓缓响起,那个滚滚红尘中女子的身影浮现在我们脑海,那些青春的记忆也会如潮水般涌来,迷湿眼眶。可惜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同样寄托了三毛对故乡——定海小沙的一片深情。</p> <p class="ql-block">在1989年的时候,三毛来到了故乡小沙,骑着自行车在田园小道上…</p> <p class="ql-block">三毛文化公园有一片种满了各种花儿的田园。</p> <p class="ql-block">路过路边这处"减速慢行"警示牌,不细看真以为是一辆交警车。</p> <p class="ql-block">沿着此绿道,我们前往当天徒步的最后一站光华村,去那里探幽花厅岙、寺岭岙和甩龙古桥,明天美篇继续,敬请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