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中的重要建议

铁甲骑兵

<p class="ql-block"><b>刘少奇在新四军(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皖南事变中的重要建议</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解放军) 陈 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1年1月1日深夜,刘少奇正准备上床就寝,机要员送来新四军军部急电。电文说:“我们决定全部移苏南。”此电是发给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并告诉刘少奇、陈毅的。</p><p class="ql-block"> 刘少奇看了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项英终于同意率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转移了。担心的是,现在向苏南转移能安全吗?</p><p class="ql-block"> 长期以来,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驻在皖南泾县、繁昌一带纵横不到100公里的狭窄地域,北临长江,和日伪沦陷区,东、南、西三面被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监视着。中共中央鉴于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的险恶处境,三令五申要其北移。项英由于受王明右倾错误的影响,对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敌后发展”的战略方针持有异议、一再坚持向南发展的错误主张,不执行中央的指示。</p><p class="ql-block"> 刘少奇也多次致电项英,劝说项英及早率部北移。而且说到:“愈迟情况将变得愈困难,以从速行动为妙。”项英更是不听。</p><p class="ql-block"> 中央和刘少奇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在10月、11月,甚至12月上旬,由皖南经繁昌、铜陵渡江北上是比较安全的。但到12月中旬以后,日军增调了舰艇,加强了对繁昌、铜陵一带江面的封锁。而国民党第五战区又在江北无为、庐江等地增添了部队,控制了沿江大部分渡口,准备堵击新四军北渡。由繁昌、铜陵渡江北上的良好时机白白丢失了。</p><p class="ql-block"> 直到12月26日,中共中央对项英提出十分严厉的批评后,项英才同意转移,才在1月1日发出“全部移苏南”的电报。</p><p class="ql-block"> 全部移苏南,哪一天开始转移,走哪条路线,苏南部队怎么迎接,来电都没有讲。刘少奇拿着电报,越看越着急。</p><p class="ql-block"> 刘少奇担心的是在转移途中遭受袭击。这是有根据的。</p><p class="ql-block"> 国民党当局原来同意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先转移到苏南溧水、溧阳一带,然后待机渡江到苏北。但当日军加强对繁昌、铜陵一带江面封锁后,蒋介石突然改变原来的决定,不准新四军经苏南北渡,只同意由繁昌、铜陵一带北渡。这显然是一个阴谋,其要旨是:先压服新四军全部北开,待其越过守备线,即不准新四军再退回守备线、然后同日伪夹击消灭之;新四军如越过沦陷区北渡,大部队过江,则借日军之手消灭之;新四军如渡江成功,则由第五战区乘其立足未稳而消灭之;新四军如在原驻地按兵不动,则就地包围消灭之。可项英处在险境而不知险,迟迟不转移。</p><p class="ql-block"> 1月5日,刘少奇又接到叶挺、项英来电说,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已于1月4日晚开动,5日下午到达茂林地区。</p><p class="ql-block"> 茂林是泾县南部的一个山区村镇。部队向苏南转移,应该向东走,怎么向南走到茂林去了呢?按理转移路线应尽可能缩短,尽快突出包围围,这样才可以避免和减少损失。他觉得最好是继续走北移先遣队走过的路线、即由云岭一直向东经马头镇、杨柳铺、孙家埠、郎溪至溧阳,然后待机北渡。走这条路线有利的方面是:沿途建有兵站,已作好供应准备;与苏南部队接近,发生战斗时易于接应;地形较熟,敌情较明,群众基础较好,遭到顽军袭击时,易于找到顽军薄弱部位突出重围;主要经过地段是国民党军第108师驻地,该师属东北军,同新四军关系较好。其不利方面,还要经过蒋介石嫡系部队第52师驻区,难免遭其阻拦。走南线,问题就复杂了。据多方情报,顽固派已在泾县南面严阵以待:其第40师已进至泾县南面星潭和旌德县三溪一带;第79师已进至太平、石棣之间;第62师将进至泾县东南榔桥河一带;第146师位于休宁、屯溪间;第19师正由江西向皖南开进。走南线,无异是自投罗网。走南线,又偏向国民党军队后方行动,容易给顽固派以口实。显然,走南线不是良策。但项英为什么要选择走这条路线呢?刘少奇百思不得其解。</p><p class="ql-block"> 刘少奇越想心里越不安,因此每隔两三个小时,他就询问一次军部的情况。刘少奇反复交待机要科,只要军部来电,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立即送阅。可是,6日一昼夜军部没有来电,7日一昼夜也没有来电,8日一整天还是没有来电。直到8日深夜,机要员终于送来了叶挺、项英发来的一份特急电。电中说,向南绕道转移受阻,战况激烈,已撤回改向北进,请即告中央向国民党提出严重交涉。</p><p class="ql-block"> 刘少奇一直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p><p class="ql-block"> 刘少奇计算了一下,国民党在皖南已集中了8个半师约7万人的兵力,而新四军在皖南的部队只有9000余人,其中战斗员不到7000,力量悬殊太大,一旦顽军形成合围,后果不堪设想。他不明白,转移受阻,为什么不坚决突围,反而后撤?这样在山区里来回折腾,既会拖累部队,又会丧失突围时机,是兵家之大忌啊!</p><p class="ql-block"> 9日上午,机要员又送来一份特急电。此电是叶挺、饶漱石发来的。电中说,北进又受阻,现在正集中全力与顽军激战,准备今晚分批突围北上。电中最使刘少奇吃惊的是讲项英已率十余人出走,去向不明。刘少奇简直不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可电报中又明明白白是这样说的。他又气又急。身为新四军主要决策人的项英在处境危险时,竟擅自脱离指挥岗位,这影响太坏了!</p><p class="ql-block"> 刘少奇猛吸了几口烟,摊开电报稿纸,连连拟写了两份电报。一份致叶挺、饶漱石,希望他们指挥部队迅速突围;一份报告中央,“提议中央命令撤项职,并令小姚(指饶漱石——笔者注)在政治上负责,叶挺在军事上负责,以挽危局。”</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收到刘少奇电报后,也十分惊讶和意外。当即致电刘少奇查问:“他们何时离开的,现到何处,希夷(叶挺字——笔者注)、小姚情形如何,军队情形如何,望即告我们。”</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刘少奇知道的也不多,无法回答毛泽东查询的问题,只好将叶挺、饶漱石的来电转呈毛泽东。</p><p class="ql-block"> 11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致电刘少奇、陈毅:“望你们就近随时去电帮助他们,并加鼓励,惟项英撤职一点暂不必提。”</p><p class="ql-block"> 如何帮助军部,刘少奇当即找陈毅商量。他俩一致认为,部队已激战6个昼夜,快要弹尽粮绝,非常疲劳,处境十分危险,必须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才能挽救危局。派部队去增援?江南没有大部队可派,江北部队隔着长江,无法增援。他俩反复研究,商定了三条措施:一是致电新四军各部队向各方呼吁,并通过各种统战关系向国民党当局提出抗议,要求立即制止围攻新四军的行动。二是建议中央速向国民党当局严重交涉,要其停止包围,让新四军北移。三是向中央建议,八路军山东部队包围沈鸿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鲁苏战区副总司令——笔者注)部,新四军苏北部队包围韩德勤(国民党江苏政府主席、鲁苏战区副总司令——笔者注)部,以与国民党作交涉条件。如国民党消灭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我们则消灭沈、韩两部;如国民党撤除对皖南的“围剿”,我们则撤除对沈、韩两部的包围。</p><p class="ql-block"> 13日,中央复电,同意刘少奇、陈毅的建议,并指示:“限10天内准备完毕,待命行动。”“如皖南部队已被蒋介石消灭,我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韩德勤、沈鸿烈,彻底解决华中问题。”</p><p class="ql-block"> 刘少奇、陈毅接电后立即作了布置。</p><p class="ql-block"> 1月13日,一大早就刮起西北大风,吹得天昏地暗。天刚蒙蒙亮,刘少奇听说军部又有电报来了,赶忙跑到机要科,只见译电员王琦拿着电报,对着密码本,反反复复查对,就是翻译不出来。</p><p class="ql-block"> 刘少奇见王琦紧张,便安慰他说:“小王,别急,慢慢翻译。”</p><p class="ql-block"> “全部密码我都对照过了,还是译不出来。”王琦着急地说。</p><p class="ql-block"> 这是什么奇怪电报?难道是错收了别人的电报?刘少奇思考着,询问道:“除了这本密码,还有别的密码吗?”</p><p class="ql-block"> “还有脑记密码。”王琦答,“不过,脑记密码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使用的,只有在非常情况下,也就是说当密码本被焚烧之后才能使用。”</p><p class="ql-block"> 刘少奇听王琦这么一说,预感到兆头不好,连忙说:“赶快按脑记密码译译看。”</p><p class="ql-block"> 王琦迅速按脑记密码的制作方法,很快把来电译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情况万分紧急,密码已经烧掉,请党放心!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份庄严的告别电!</p><p class="ql-block"> 王琦边译边流着眼泪。机要科里空气顿时紧张、肃穆、沉闷起来。</p><p class="ql-block"> 刘少奇神色严肃、沉重。他深知,这份告别电,说明了军部和皖南部队已陷入绝境,叶军长和其他领导人有没有脱险,部队还剩多少?还能支持多久?这是他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但目前又无法弄清。</p><p class="ql-block"> 刘少奇拿着告别电,快步走进陈毅的卧室兼办公室,交给陈毅看。他伏在陈毅办公桌前,迅速起草了一份电报,将军部告别电转报中央。</p><p class="ql-block"> 14日晚,刘少奇得到情报部门报告,新四军军部已被顽军消灭,叶挺、项英已被俘。这是当时的误传。实际情况是,叶挺根据党组织的意见,14日下午下山同国民党军谈判时被扣。项英出走后于3月13日凌晨被叛徒杀害了。这是以后才知道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就在此时,刘少奇接到中共中央致各战略区主要负责人和周恩来、叶剑英的急电,该电通报了皖南事变情况,指出“有全军覆灭危险”。“中央决定在政治上军事上迅即准备作全面大反攻,救援新四军,粉碎反共高潮。”“除已令苏北、山东迅即准备一切,待命消灭韩德勤、沈鸿烈”,“华北各部须遵前令,提前准备机动部队,准备对付最严重事变”。</span></p><p class="ql-block"> 面对同志们的激愤和中央的指示,刘少奇没有立即表态。他深深感到,如何处理皖南事变,采取什么方针,关系到是继续维持国共合作抗日局面还是准备国共全面破裂的大问题,关系到中国抗战前途的大问题,必须慎之又慎。他认为,在政治上实行全面大反攻是理所当然的,也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关键是在军事上能不能实行全面大反攻。如在军事上实行全面反攻,那就意味着国共关系全面破裂,这正是日本侵略者梦寐以求的事,后果严重。他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吸着烟。经过一天多的反复思考,认为前天向中央建议,包围韩德勤、沈鸿烈部,是要作为挽救军部的交换条件,现在军部已被消灭,交换条件已不存在,目前进攻韩、沈两部已没有十分必要。从全局看,还是暂不实行军事全面反攻为上策。他感到事关重大,很有必要立即向中央陈述自己的想法。于是,15日亥时,他拟写了一份1600多字的长电给中共中央并毛泽东、朱德、王稼祥。</p> <p class="ql-block">  电报一开头就说,现叶挺、项英已被俘,皖南新四军已被全歼,中央决定在政治上军事上准备全面大反攻,这里的同志于气愤之余亦有立即举行反攻之主张,然根据各方面情况平心静气一想,我有不同意见,望中央考虑。</p><p class="ql-block"> 电报首先分析了全国和华中的形势,指出:从全国局面看,国民党尚未投降,仍继续抗战,对共产党仍不敢分裂,且怕影响对苏联的关系。在此时,我党亦不宜借皖南事变与国民党分裂。目前华中我占领地方很大,兵力不够,仍不能巩固,我们部队尚需休整补充。故以华中来看,能在半年或一年以内不发生大的战斗,肃清土匪,巩固现有地区,对我有利。其结论为如实行武装起义,均无胜利把握,亦无大利可图,且系进攻性质,对人民、对部队、对统战朋友均无充分理由说服。</p><p class="ql-block"> 电报分析了上述情况后,提出了十分重要的提议:“以在全国主要实行政治上全面大反攻,但在军事上除某些个别地区外,以暂时不实行反攻为妥。”</p><p class="ql-block"> 电报还就政治上全面反攻,提议采取以下措施:</p><p class="ql-block"> 第一,向国民党提出严重抗议并发表宣言提出下列条件:(一)立即释放叶挺、项英及所有被俘人员及全国所有被捕共产党员,不得有杀害一人及逼迫其自首等侮辱性行为。(二)赔偿所有损失及抚恤死伤。(三)枪决上官云相(国民党第32集团军总司令,皖南事变直接组织者和指挥者——笔者注)等肇事凶手。(四)解决八路军、新四军过去所有一切悬案。(五)保证以后不得再有进攻我军之行为。</p><p class="ql-block"> 第二,上述各条,要是国民党不能完全答复,我即宣布在皖南事变未彻底解决前,华中我军决不再考虑北移之命令。并宣布,如国民党再向我华中进攻,即认为国民党正式与我党决裂,那时我即将不顾一切、采取一切可能手段反对国民党。</p><p class="ql-block"> 第三,在全国全世界实行大的政治反攻宣传,抗议皖南事变,揭破国民党分裂行为;以孤立顽固派。</p><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对刘少奇这份电报十分重视,经慎重讨论,改变了原来的决定,确定处理皖南事变的方针为“政治上取全面攻势,军事上取守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月17日晚上,刘少奇接到报告,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已发布通令,诬蔑新四军为“叛军”,宣布撤销新四军番号,并将叶挺交军法审判。刘少奇气得拍案怒喝:“反动!反动!”</span></p><p class="ql-block"> 刘少奇连吸几口烟,思考一会儿,认为应该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消灭新四军老军部,我们应该立即成立新军部;他们诬蔑新四军为“叛军”,我们应该把新四军的旗帜举得更高。刘少奇想到这儿,连忙伏案疾书,起草了两份电报,发给毛泽东、朱德、王稼祥。</p><p class="ql-block"> 第一份电报,提议陈毅代理新四军军长,并在苏北重建新四军军部。中央对这一提议,很快作出了相应的决定。</p><p class="ql-block"> 第二份电报,是有1000多字的长电,是用具体事实逐条驳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在“通令”中对新四军的种种诬蔑,揭露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的真相。从而为中央就皖南事变发表社论、谈话、宣言提供了更有力的根据。</p><p class="ql-block"> 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中在国共之间发生的最大的事件。在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如何把这问题处理得好,使抵御顽固派进攻不至于损害抗击外敌入侵,以斗争来维护共同抗日之局面,以斗争求得生存和发展,这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刘少奇及时向中央提出很有见识的建议,为中央正确处理皖南事变作出了贡献,这也是刘少奇卓越才智、高超领导艺术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责编:兴 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