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研科学 以赛促教——云南元江红军小学开展科学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p><p class="ql-block"> 研而不教则空</p><p class="ql-block"> 科学素养对人一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又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为了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经学校研究决定,于2022年5月5日-7日举行科学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竞赛活动紧扣科学实验课来开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次竞赛活动,共有9位老师参赛。这是我校响应元江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的深化改革,落实元江县教育体育局强化教学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手段要求的系列研讨活动之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并全程参与活动。</p> 走进课堂  一睹风采 <p class="ql-block">  杨兰仙老师执教的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一袋空气》。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充分引导学生参与收集空气,通过用手“摸一摸”、“捏一捏”,让孩子们在看、闻、摸、捏、掂等活动中认识了空气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  刘慧老师执教的教科版一年级下册《它们去哪里了》一课。通过回忆上节课内容,引出新知,聚焦问题:把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整堂课紧紧围绕问题展开探索,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观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如何分析观察到的结果等。刘老师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放在首位,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为孩子们更好的学习科学打下基础。</p> <p class="ql-block">  杨梦玲老师执教的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通过感官来发现》一课。巧妙应用人物简笔画导入新课,新颖自然,在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下,杨老师将孩子们深深吸引,通过摸、闻、听、尝、看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学会科学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变化。</p> <p class="ql-block">  张海波、李霖两位老师执教的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一课。让老师们感受到了“同课异构”的魅力,两位老师以疑引探,激发思维,通知观察、动手操作实验、合作交流,懂得了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快慢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何丽芳、普自能两位老师执教的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两位老师都以“魔术”创设情境导入,通过学生观察、亲自实验、信息分析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发现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探究——归纳构建”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课,让我们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p> <p class="ql-block">  李容老师执教的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一课。利用学生熟知的温牛奶事例,聚焦问题“热水是怎样使牛奶由凉变热的”。引导学生通过试管中的凉水和烧杯中热水接触后的温度变化研究,探究热量的传递和平衡。李老师虽参加工作还不足一年,但教学基本功扎实,善学、乐教,是我校的教坛星秀。</p> <p class="ql-block">  李来者老师执教的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一课。以元江县城迷人的夜景图导入新课,聚集问题“电灯为什么会亮?”充分准备实验器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过程中,领会小灯泡发光的原因,理解电路、短路、闲合回路等问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漂亮的板书设计</span></p> 实验操作   兴趣盎然 <p class="ql-block"> 猜想、实验、探索……</p><p class="ql-block"> 开启科学探究的金钥匙</p> 观摩学习   参与互动 研讨点评  碰撞提升 课前准备   精彩花絮 <p class="ql-block">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科学实验课堂里,孩子们亲自动手探索实验原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孩子们多方面的能力。通过本次竞赛,也规范了我校科学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科学课堂教学的质量。</p> <p class="ql-block">图:各听课教师</p><p class="ql-block">文/编辑:李云燕</p><p class="ql-block">初审:白云</p><p class="ql-block">终审:白建江</p>

教科

科学

老师

下册

学生

实验

执教

一课

探究

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