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尽管这种生存方式在现代社会被弱化,但仍然被视作蒙古族的标志。<br></h3> <h3> 蒙古草原以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为主,作为马背上的民族,草原儿女自幼便掌握了赖以生存的三相技能—骑马、射箭、摔跤,也被称之为"草原三艺"。这也是蒙古草原最传统的运动,每逢大会必有三项比拼。<br> </h3> <h3> 摔跤被称为三艺之首,草原上的人们把它称作“搏克”,在蒙语里是“结实、团结、持久”的意思,服装是蒙古摔跤的第一步,参赛者都会穿上特定的服装,套上蒙古男儿的行头。<br> 搏克比赛规则简单明了,不限时间,一跤分胜负,膝盖以上任何部位先着地者为败。搏克运动要求选手腰、腿部动作协调配合,在对抗中充分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技巧,各施展扑、拉、甩、绊等技巧以制胜。<br></h3> <h3> 射箭,传统狩猎经济下弯弓射箭,防止外敌入侵和野兽侵害,捕猎动物是必不可少技能。射箭的目标感、精准、专注、预判是流淌在每一位蒙古草原儿郎血液里的记忆。<br></h3> <h3> 除了定点射击目标靶和移动靶之外,骑射更是必不可少,大型盛会几百人同时策马骑射,场面震撼。<br> 骑马,作为马背上的民族,草原儿郎在马背上如履平地,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策马奔腾可谓是意气风发</h3> <h3>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而且音乐、舞蹈也在艺术上居于相对显赫的地位。<br> 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潮尔”。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h3> <h3>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大致有四类,即面食、肉食、奶食、茶食。通常,蒙古族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称奶食为“白食”,蒙语叫“查干伊德”,有纯洁、吉祥、崇高之意。而农区多以谷物蔬菜为主食,以肉食为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