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儿子今年十二岁。从小他就生活在爱和自由的教育环境中。</p><p class="ql-block">有较强的求知欲,有丰富的想象力,有学习的内驱力。</p><p class="ql-block">但是,却总是被学校老师投诉,在学校里搞七搞八,在课堂上公然与老师顶嘴……</p><p class="ql-block">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层出不穷。在一次又一次的被投诉中,儿子不知所措,我心里更是乱成一团,这可咋怎呀?在家爱做家务、爱看书、爱和爸爸谈古论今的儿子,在老师眼里成了问题少年?!让老师讨厌。我询问了很多知名教育专家,他们给出了答案:</p><p class="ql-block">在尊重理解和平等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上学之后会有一个调适适应期。</p><p class="ql-block">从小接受爱和自由教育icon的孩子,都显得比较有个性,譬如,他们上学后,面对新学校里的规则部分,发现一些不公平的地方时,他们会提出质疑;自己有什么想法会如实表达,给老师的感觉就是爱顶嘴。这是让老师不那么容易理解的。</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当一个孩子习惯了和人平等交流时,他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当与他的想法冲突时,若强求他顺从你,就容易爆发冲突,给别人的感觉就是极不听话。</p><p class="ql-block">我并不是为自己的孩子寻找开脱的理由,我总觉得,一个勤于看书,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目标的孩子,为什么在学校里就是老师眼里不可救药的孩子?</p><p class="ql-block">听到专家的解释,我的心豁然开朗。我的儿子从小是在尊重理解和平等中成长起来的,我尊重儿子的感受,我们平时平等交流,他可以指出我身上存在的缺点,可以告诉我做错了什么,如果我错了,我会向他道歉,当他在幼儿园里回到家不开心的时候,我会耐心询问发生了什么,我会直接说出他当时的感受,然后分析原因,公正对待事与非,犯了错误,我是坚定而和善地坚持原则,没有滔滔不绝的大道理,就事论事,不唠叨不翻旧账。所以,我在儿子心里,女神般地存在。但进入学校,老师面对那么多学生,很难做到耐心细致,很难对每一个学生觉察细微,再加上有的老师总是当众的讽刺挖苦、偏袒,让儿子觉得老师不懂得尊重别人,内心就产生了对老师的不满,继而毫无掩饰地说出了内心的想法。如此这般,儿子与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从内心不服老师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就是与老师唱对台戏。当然,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足,卫生习惯没有严格要求,对儿子自己的小天地任其自然,当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引导孩子适应学校生活,没有教给孩子学校与家庭的不同。这让儿子在学校处处碰壁,让儿子长期处于内心撕裂之中,在与老师抵触当中,让自己的成绩一落再落。</p><p class="ql-block">我现在所需要做的,是有耐心地疏通儿子的心结,让他认清现实,接受现实,辩证看待每一个人,学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安全渡过适应期。</p><p class="ql-block">我具体该怎么做呢?我冥思苦想。我想对儿子讲一粒种子成长过程。</p><p class="ql-block">孩子的成长过程,就似一粒种子长成大树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小小种子埋在土里,要给予它充足的阳光和雨露,要给它适合的宽松的土壤环境,它才能长得粗壮健康。如果缺少阳光雨露,在种子的身上压上一块大石头,那么这颗种子就是能发芽成长,那它也不会是粗壮健康的。这个阶段就是0-6岁的成长阶段,爱,尊重,自由是这个阶段不可少的。</p><p class="ql-block">但是,当种子发芽成长之后,就必须给它修剪,整型,为了小苗能成长的伟岸正直,必须要给他绑上一根笔直的竹杆,给小苗以限制,只有这样小苗才不会长歪。这个阶段就是上学之后的成长时期。</p><p class="ql-block">我还要对儿子讲,栽树为什么不能栽一棵呢?因为一棵树容易被大风抜起。小树聚在一起才能形成森林,森林里的一棵棵小树,要相互适应,相互依存,不能只顾自己,不能任性地自我成长,要给彼此生长的空间,均分阳光雨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