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土燕子的鸟儿普通燕鸻

海阔天空(刘佳)

<p class="ql-block">  普通燕鸻,别名土燕子。是属脊索动物门、鸟纲、鸻形目、燕鸻科、燕鸻属的一种鸟类,体长20~28厘米。夏羽,头顶灰褐沾棕。后颈、颈侧、肩、背、翅内侧覆羽橄榄褐色或棕灰褐色,耳羽微缀棕栗色。后颈基处微具棕色半圈状领,腰橄榄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尾呈叉状,黑褐色。中央尾羽较短,基部白色,外侧尾羽较尖长,大都白色,仅尖端具一斜形黑色条状斑。</p> <p class="ql-block">  普通燕鸻,外侧飞羽和覆羽黑褐色,内侧飞羽和覆羽橄榄灰褐色。第一枚初级飞羽羽干近白色。翅形狭长,折合时长度超过尾端。颏、喉棕白色或桂红皮黄色。自眼先经眼下缘,再沿头侧向下,围绕喉部棕色有一条黑色细线,形成一环形圈包围着棕白色的喉。在圈内缘还有一窄的白色圈。胸和两肋棕褐色,腹淡褐色,下腹至尾下覆羽白色,腋羽和翅下覆羽栗红色。</p> <p class="ql-block">  普通燕鸻,冬羽和夏羽相似,但嘴基无红色,喉斑淡褐色,外缘黑圈不明显,且无白圈。幼鸟头顶暗褐色,羽缘沾棕。背橄榄灰色,具黑褐色和棕白色尖端。肩具窄的皮黄白色尖端,尾上覆羽白色而具棕色羽端。颏、喉棕白色,无黑色环圈,胸具暗褐色纵纹,下胸淡棕色,腹以下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嘴角红色,脚黑褐色。</p> <p class="ql-block">  普通燕鸻,栖息于开阔平原地区的湖泊、河流、水塘、农田、耕地和沼泽地带,也出现于水域附近的潮湿沙地或草地上。夏候鸟或旅鸟。春季于4~5月迁来,秋季于9~10月离开。主要吃金龟甲、蚱蜢、蝗虫、螳螂等昆虫,也吃蟹、甲壳类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主要在地面捕食,有时也在飞行中捕食。</p> <p class="ql-block">  普通燕鸻,非繁殖期常成群。飞行迅速,长时间地在河流、湖泊和沼泽等水域上空飞翔,边飞边叫,叫声尖锐。降落地面后,常做短距离的奔跑。在地上多活动在河流两岸或湖边沙滩、砾石堆和泥地上,缓步走动觅食,间或急速奔跑觅食。休息时多站立于土堆或沙滩上,由于体色和周围环境很相似,一般不易看到。</p> <p class="ql-block">  普通燕鸻,繁殖期5~7月,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繁殖初期成群在空中飞翔。营巢于河流、湖泊岸边或附近沙土地上,也在河心小岛、溪旁和稻田地边营巢。成群营巢,巢甚简陋,在沙土地上稍微扒一浅坑即可产卵,有的坑内仅垫少许枯草,但多数直接产卵于沙土窝中。该物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物种,2012年评估。已列入中国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摄 影:海阔天空摄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撰 文:海阔天空(刘佳)</p><p class="ql-block">音 乐:如梦《飞翔的小鸟》</p><p class="ql-block">拍摄地:山东荣成沿海湿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