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情九峰尖 寒劲草

天天

以往数十次去黄柏山游历,未曾足猎其巅——九峰尖。每每抬望眼,连绵凹凸对峙的九峰、它那直插云天的气势,一直撩拨着我的心弦。<br> 因此“结下梁子”,“冤家路窄”在去冬今春,仅四个月的时间里,就随户外先后光临了四次,来领略九峰尖的魅力。<br> 九峰尖,九峰尖,既在安徽,又在河南,巍巍大别山腹地,幽幽黄柏山之巅。<br><br> 峰峰相带,错落有致,山势险峻,直逼云端。故云:一峰龙门口,二峰三峰大龙坎,四峰神猫偷懒,五峰风簸斗米,六峰白马露蹄,七峰八峰讲经台上颂皇天,九峰令牌石压神书剑。峰峰形象,个个逼真,宛如一幅水墨丹青,韵味十足,又牛气冲天。 第一次,忽往九峰尖,直奔七峰,欣赏奇石太师椅。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太师椅”安放在1350多米的主峰之上,那么险惊,那么稳当,那么地令人遐想。大家纷纷“享坐”,一享太师之倜傥。胆大的“乐而忘忧”,胆小的“战战兢兢”,而我“望它兴叹”。可都:一览众山小,沟壑万重山,心襟气度顿时开朗。此次九峰尖之行近期未曾计划,邻居忽然相邀,我欣然前往。我久未爬山,累得筋疲力尽,邻居更是“摇摇晃晃”。我们从安徽一侧原路上下,了却我多年的相思之苦。 第二次,与内侄随户外一起上一、二峰,看雪景雾凇,九峰尖俨然一条白色巨龙盘踞的模样,仍历历在目。下山后,大牛山的冰挂,滴翠湖的堆雪,还记忆犹新。<br> 第三次,穿越九峰尖。五一假期,十五位驴友排出疫情压力,翻越了九峰尖,历时六七个小时,一路克险攻隘,借助攀岩绳辅佐,团队协助,终于完成了这次翻越九个山峰的壮举。这次真正意义上的九峰尖,留诗一首: 《九峰尖上数九峰》<br> 九峰尖上数九峰,<br> 远近高低各不同。<br> 晥江豫淮分水处,<br> 涓涓细流归海踪。<br> 五一疫情防控重,<br> 杜鹃啼血分外红。<br> 心景何烦乱云渡,<br> 云天峰峰青山耸。 第四次,是第三次穿越的逆过程,上山是其下山,下山是其上山。这次队伍规模大了四倍,还增加了野炊项目。两次相隔五天,这一次是上一次的因果。六十人共同的感受,美不用说,惊险、刺激、高强度,通过九峰尖的穿越,增强了户外人的信心和兴趣,不虚此行。 第N次呢!会有的,因为景在心中,九峰尖已经扎根在户外人的心里。心中有景,眼中有美。何况,家乡人咋能不忘情于家乡的山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