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制作:我心如莲</p><p class="ql-block">时间:2022年5月8日</p> <p class="ql-block">“母亲节”之际,最深切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我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时光匆匆,母亲离开我们已经25年了。母亲的音容笑貌依然如昨,心灵深处永远不能忘怀的,是母亲的善良、忠厚,博大、坚忍,是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以及我对母亲永远的怀念和深深的愧疚。</p><p class="ql-block">1949年,19岁的母亲接受了共产党的进步思想,毅然与其地主家庭决裂,从华北某大学参军到第四野战军45军133师当了一名女兵。母亲在部队当过正排职会计、政治处干事,在地方当过居委会主任等,无论做什么工作,母亲都非常认真负责,力争完美。父亲也是同自己富裕的家庭脱离关系走上革命道路,他们因革命结合到一起,同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许多情景相似,而他们的个头和气质等又被老同志们戏称为“周恩来和邓颖超”。</p><p class="ql-block">在和父亲几十年风雨相伴的戎马生涯里,母亲随时都在准备为父亲“打起背包就出发”。他们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辽沈、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他们相濡以沫,转战南北,几乎走遍大半个中国。每当看到那只深棕色的牛皮箱里珍藏的几枚纪念勋章,心中充满无尽的思念和深深的敬意。</p><p class="ql-block">我们姊妹几个一直随父母生活在部队大院,接受的都是积极向上的革命传统教育,也继承了父母身上的红色基因,为我们日后走向社会如何工作,如何做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p> 年轻的父亲和母亲 父亲和他的警卫员 <p class="ql-block">父亲和母亲的第一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身着志愿军服装的母亲</p> 父亲在南京 母亲在46军驻东北留守处 <p class="ql-block">1955年,根据部队的有关规定,母亲忍痛脱下军装离开部队。母亲深深的眷恋军旅生涯,经常吟唱当年流行的革命歌曲。身为高级军官干部的家属,母亲从来没有一点架子和骄横,她平易敬人,谦和有礼,处处想着去关心和帮助别人。不管在部队还是到地方,母亲助人为乐和无私的品德,让所有认识她的人都口碑相传。</p> 母亲的复员证 <p class="ql-block">后来母亲随父亲离休回到地方,其1955年复员女兵的身份,在本地区仅有2名。母亲从不以功自居,也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始终像一个普通百姓那样,平静满足的生活。无论多大的艰难困苦,她都积极、乐观的面对。即使是病重期间,也不愿给家人增添一点麻烦。</p><p class="ql-block"> 1969年12月底,我和大姐同年参军。父亲在部队担任领导一心为革命工作,母亲不但要承担所有的家务,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妹,并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工作。听说我们走后不久,母亲就开始流鼻血,一流就是半盆血水,很长时间都止不住,特别吓人,后来才知道那时母亲已经患上高血压。母亲多次看病住院一直瞒着我和大姐,我们接到的来信都是平安之声。有一年母亲抽空到部队探望我们,在部队那几天,母亲为战友们缝补浆洗一刻都不停歇,战友们说,我们的母亲是世界上“最慈祥最善良的老太太。” </p> 慈祥的母亲 <p class="ql-block">最令我终身难忘的是1997年12月,那时我已转业在省会一家卫生部门从事工会工作。当时单位和石家庄市交通管理局正在开展警民共建活动,计划年底举办一场大型的警民联欢会。而我不但要承担组织、策划等相关工作,还要担任节目主持及演唱歌曲等。大量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母亲因积劳成疾,最终突发急性心梗住进当地医院。我赶去医院探望母亲,病榻上,赢弱的母亲嘴里发出游丝般的声音:“我的病不要紧,你放心去工作吧。”</p><p class="ql-block">因为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接替工作,我始终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紧张地忙碌,只能在晚上或星期日去看望一下母亲。寥寥不多的几次探望竟那么奢侈,每次都被母亲催着离开。也就是在那段日子里,我才真正懂得了“忠孝不能两全”的含义。</p><p class="ql-block">演出前夕的一天早上,我从家人哽咽的电话中,预感母亲已经危在旦夕。我匆匆赶到医院,围在母亲床前的家人只说了句:“你怎么不早点来?!”便泣不成声。我扑在母亲的病床前,只见母亲饱经沧桑的脸上,一双眼睛平静的睁着,好像在企盼什么。我大声地呼唤着:“妈妈!妈妈!”可是,无论我怎样呼唤,母亲已经听不见了,我放声大哭起来。我以为母亲一定会等到我回来,我以为坚强的母亲不会舍弃亲人离我们而去,我以为我在母亲临去世之前见到了她老人家最后一面……</p><p class="ql-block">后来我才知道,那时母亲的魂魄早已升天,而她睁着双目,是因为有那么多让她牵挂的事而不能瞑目。听说母亲在弥留之际,一个一个的念着我们几个孩子的名字,嘱咐我们姊妹们要好好团结,好好生活……直到最后,母亲已经发不出声音,但她的嘴还在喃喃地嘟哝,无力地表达着内心诸多的遗憾,对亲人对这个世界的留恋。 </p> <p class="ql-block">母亲的尸骨未寒,我的心还在滴血,却不得不去参加联欢活动,不得不穿着大红色的旗袍站在辉煌的舞台,面带微笑主持节目并演唱歌曲。那时,我暂时忘却了失去母亲这个残酷的事实,直到演出成功,热烈的掌声唤醒了我的知觉,我的心如万剑穿过,瞬间从繁华的舞台跌落到冰冷的地面。</p><p class="ql-block">在市交管局警丰盛的招待晚宴上,我连筷子都没动一下,泪水如决堤的洪水无法控制。和我一起主持节目的交警小王无限感慨地对我说:“这件事也就是你,如果是我,我绝对做不到,相信很多人都做不到!”听闻此话,我真的无言以对。 </p> 主持节目 大合唱 演唱歌曲 警民共建文明花 <p class="ql-block">联欢活动结束后,我回到家,在母亲的灵柩前长跪不起,痛不欲生。若不是被周围的人强硬拉开,我真想随母亲而去,到阴间去弥补和完成我的一份孝心。母亲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含辛茹苦、无怨无悔地奉献了全部的爱心,是我一生中最敬仰的那个人。我15岁离开母亲,1987年底转业回来又在卫生部门工作,本该理所当然地给母亲多提供一些方便、多尽一份孝心。而在母亲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无奈地“选择”了工作。</p><p class="ql-block">母亲用自己的无私和爱心成就了我事业的成功,所有的掌声和赞誉都应该是属于母亲的。没有在母亲床前尽孝,没有陪伴母亲走完她人生最后的时光,是我一生最大的愧疚和心中永远的痛,每当想起此事,我都心如刀搅,无法释怀。这份难言的痛,在日后漫长的岁月里一直萦绕于心。</p><p class="ql-block">年底单位院评我为先进工作者,那本证书大红的封面让我感到非常刺眼。因为它凝聚我太多的痛苦、思念和愧疚。看到它,我就想起了自己的“不孝”。每年给母亲烧纸时,我都在心里默默地向母亲忏悔:“亲爱的妈妈,我对不起您,你老人家能原谅我吗?”墓碑冷冰冰的矗立着,墓碑上母亲的遗像,那双慈祥善良的眼睛深情地望着我,我知道母亲不会责怪我,但我却无法原谅自己。 </p><p class="ql-block">撰写这段痛苦的回忆,我几度哽咽,泪水不断模糊双眼。往日行云流水般的笔触,此时显得格外沉重,敲击键盘也失去了那般清脆悦耳的声音。我经常唱《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每次唱起都让我想到亲爱的妈妈。我仿佛透过那一缕烛光,看到妈妈在为我受伤的右臂缝制棉袖套的情景,仿佛又听见妈妈亲切的嘱咐:“你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好好做人……”常常是歌没有唱完,早已泪流满面。</p><p class="ql-block">如今母亲和父亲长眠在山清水秀、翠柏环绕的双风山上,二老做人高尚的品德教育我们一生,也影响我们一生。无尽的哀思和怀念,随着那一缕缕烟灰飞向遥远的天际,化作一份永久的祝福。亲爱的爸爸妈妈,愿您二老在天堂永远快乐幸福,一切安好! </p><p class="ql-block">后记:这篇文章写了多次,也改了多次,无论怎样,也觉得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愧疚。2019年发表在《二月兰》等文学刊物上,当时反响很大,收到几十位读者含着泪水写下的留言,由于篇幅限制,在此摘抄几段以饕读者。</p><p class="ql-block">文友留言:含泪拜读《长歌当哭女儿泪》,深深的被感动。妈妈并没有走远,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在你的生命里。你所努力坚定走过的每一步足印,用虚心刻苦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妈妈都会感知,都会欣慰的欢笑,都会深深的祝福。分别虽遥远,妈妈的天佑却很近。长歌当哭女儿泪,母亲恩情记心间。</p><p class="ql-block">文友留言:长歌当哭何止是女儿的泪,每一个读者都会泪雨滂沱。无私善良的母亲,漂亮豁达的母亲,为了革命,为了丈夫的事业,为了儿女倾尽了自己的一生。无奈的女儿,请不要过度悲伤,你的所做正是母亲的愿望,这不是一般的母亲,懂得忠孝的深层含义,努力工作,舍小家为大家不正是她一生的品格吗?继承母亲的遗志就是真正的大孝,我相信,天堂的母亲一定看到了光彩照人的女儿,在台上延续展现她美丽的风采。母亲在欣慰的微笑,有其母必有其女,如此深情的撰写,是母亲的幸福,天堂一切美好,人间深情凝望。</p><p class="ql-block">战友留言:我与作者是一个部队的战友,我入伍时,她已是一个年轻的老兵,一名共产党员,到部队刚四年就提了干。我只知道她出身军人世家,是一个高干子女,要不然怎么儿童就当兵了呢?部队文化气份浓厚,各种节日都要出板报和墙报,那时逐渐体现出她的写作能力,我们也成了兄弟。后来我们先后转业失去了联系,还是通过战友群找到她,本文是她亲生父母及她自己的真实写照。她的父母是共和国的功臣,放弃优越的家庭条件参加革命,对国家无私的奉献,对家庭对子女也无私的奉献,把个人利益放在一边,支持儿女的工作放在首位,不愧为伟大的母亲!女儿继承了父母身上的优点,勤奋善良,真诚为人,在部队工作勤勤恳恳,转业到地方,依然积极上进,处处彰显个人魅力……</p><p class="ql-block">文友留言:我们班长的作品真情实感,催人泪下。她继承了父母的光荣传统,人品至上,积极进取,学习勤奋,工作认真负责,一视同人,待人和蔼可亲,有一颗善良而正直的心,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因而,赢得全体师生的爱戴。</p><p class="ql-block">从文章中不难看出,班长的父母给她做出了好的榜样,良好的家教,才培育出了如此优秀的儿女。无论在部队还是转业到地方各个部门工作,都能处处以身作则,对自己严格要求,诸多优秀品质可圈可点。</p><p class="ql-block">单位党委书记留言:有幸数读《长歌当哭女儿泪》,无尽感慨在心头。文中的核心事件——97年单位和交管局的那场“警民联欢会”,我是发起者、领导者,回忆那场成功的联欢会,许多往事历历在目,如莲的母亲住院、去世,是在评先选优事迹中知道的,当时并没有多少心头的触动。</p><p class="ql-block">22年后的今天读到此文,心头充满着感动、心灵强烈的震撼。那场深受广大公安干警翘指赞誉的联欢会成功的背后,有着两代军人母女生死离别的崇高奉献。病危的母亲一次次的对来病床前探望的女儿说:“我没事,你不要管我,快去忙吧”!为了完成任务,近在咫尺的母亲从生病到去世,女儿不能在床前服侍尽孝,为了联欢活动,在母亲大丧的日子里,红装艳抹,强颜欢笑,这是坚毅,这是砺练、这是牺牲、这是奉献!</p><p class="ql-block">22年后迟到的问候---如莲你受苦了!</p> <p class="ql-block">说明:文中主人公称谓为网名</p><p class="ql-block">谢谢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