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母亲电话里说,家里已经采了一些明前毛峰了,看看可有人买。 放下电话,我寻思着,人间最美四月天到了,也是茶农最艰苦的日子到了。</p><p class="ql-block"> 我生在茶区,对茶自然是熟悉不过了。上小学时一到茶季放学,书包一扔就背着茶篓去采茶了。这样的记忆在脑海里是极其深刻的。在岁月的长河中,村庄新了,道路宽了,房子高了,父母老了,我也渐渐地生出白发了……</p><p class="ql-block"> 唯一没有改变的是父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是河对面山头上的那几片茶园,在晨曦和晚霞中,一年年吐露着新芽,散发着清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喜喝茶,但不懂什么茶艺茶道。家里有绿茶,红茶,白茶,铁观音各色茶,茶具也是蛮多的。对于喜茶的人来说,多少还是有点讲究,喜欢什么茶具泡什么茶,这样喝起来的感觉完全是不一样的。或许,这也是喝茶人的一种心境吧!喝来喝去,总归还是爱喝家乡的茶,无论是毛峰或是猴魁,喝起来就是润口,舒畅。</p><p class="ql-block"> 黄山毛峰和太平猴魁是本土的主打特产,受众多人的喜爱,可谓是名扬四海。若两种茶相互比较,是大相径庭。毛峰是出自书香门第碧玉般的女子,透着玲珑和清丽,藏着羞怯和朦胧,欲言又止又欲罢不能地氤氲着素静淡雅的香。一看便喜欢,一品便放不下了。猴魁可就不一样了,您只要听听这名字,再看看它的身段,挺拔俊郎,可霸气了。浑身透着一股凛冽,多像一位玉树临风的将军啊!喝下一口,在齿间百转千回的不只是茶香,更有一种磅礴清猛长风浩荡之气,真是绝妙极了。这两种风格迥异的茶生长在大山云雾深处,酝酿着各自独特的秉性和芳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江南 四月,风光旖旎。站在山顶放眼望去,色彩斑斓。红透了半边天的杜鹃遍布山野溪谷,摇曳生姿,风情万种。兰花隐匿在丛林深处,被春风裹出一股清幽的淡香。茶园在缥缈的晨雾中带着缕缕仙气,翠绿欲滴,清香扑鼻。这个时候采下的每一片鲜叶,汲取了大自然赋予的生命,婉约而生动,鲜丽而饱满。在山里生活的每个人,享受着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象,在山水间讨生活,虽清苦却也犹甜。</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母是耕耘了一辈子茶山的农人,现在年事已高,仍放不下那几片茶园。开采之前,就早早地将余屋的茶篓、木炭、烘圈烘顶(竹篾编织烘干茶叶用的)统统搬出来。母亲这个时候就会和父亲唠叨几句,今年茶叶不晓得个好卖哦!父亲说管它好不好卖呢!采多少是多少,自己也要喝的。四月的篇章,就在父母的一言一语里忙碌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天采回来的鲜叶都是吸收露水的,要自然晾干才能翻炒,烘干。父亲一直都是手工制茶,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在铁锅里不停地翻动茶叶,火候和时间都要掌握的非常好,炒嫩了茶叶会寡淡,炒老了颜色又不绿。起锅后的茶叶香气浓郁,整个屋里都弥漫着茶香。茶叶烘干是一件比较繁琐的事,要在烘顶里温热的碳火翻转几次才能烘干。等所有的茶叶全部做完结束,公鸡都要打鸣了。在我的记忆里,每年的茶季,父母只能睡上两三个小时。天一亮,又重复着昨天的事,一日复一日。</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父亲穿着中山装,母亲穿的确良白衬衫,好看极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觉得父亲才是真正喝茶的人。喝了一辈子自己做的手工茶,从不喝白开水,也不喝任何饮料。每天一大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用灶台铁锅柴火烧水,水开了就先给自己泡上一杯毛峰,再给大茶壶灌满。庭前院后清扫一遍,菜地里溜达一圈,回来就捧着茶杯,手里捏着一块酥糖开始了他的早茶时光。儿时,总觉得父亲手里捧得不是茶,肯定是特别好喝的东西,不然父亲为何每天早上都要捧着个杯子呢?像捧个宝贝似的。而我和母亲哥哥就只喝大茶壶里的茶,有时口渴的不行,对着壶嘴就咕咚咕咚灌个几大口。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地明白了我们和父亲喝的是同样的茶,我们是因为需要解渴而喝,父亲是因为喜欢懂得而喝。</p><p class="ql-block"> 若干年后的我,喜欢上了茶,应该说是恋上了茶,恋上了山顶上那云雾缭绕的馨香。习承了父亲的老传统,每天早起烧水泡茶。可终究有所欠缺,城里不比山里,是喝不到大铁锅煮沸的山泉水的。现每次回到老家,我端起父亲的杯子就喝,父亲则在一边笑着一边早已泡好一杯新茶。</p><p class="ql-block"> 这几年的新茶采摘数量不多,父母年岁已高,不能太劳累。加上茶园没有施肥打药,只是靠天生长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生长条件,采摘下来的每一片叶子浸染了自然的野性和纯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古文人墨客都喜茶,白居易的《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可见诗人对茶的喜爱与懂得了,借茶抒发自己淋漓尽致的情感。这两年看了雪小禅老师的很多文字,她是一个活的通透的女子,她是狂恋上了茶,对茶的懂得与痴迷让人敬重钦佩。她说,常喝茶的人都有一身清素素的茶气,最好的茶就是面前这杯茶……</p><p class="ql-block"> 如果您愿意,我们就一起坐在四月的江南水乡里,剪一段春风,沏一壶绿茶,去寻人世间的日常欢喜,真情实意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