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壶关县池后村的蓄水池</b></p><p class="ql-block"><b> 靳忠祥</b></p><p class="ql-block"> 壶关县龙泉镇池后村的蓄水池闻名遐迩。它坐落于池后村的中心广场,是池后村的标志性古建筑。该村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名人轶事广为流传。据该村发掘的明代古墓门楣上的文字记载,村史在389年以上。历史上,该村庙宇(村大庙、奶奶庙、响钟庙、土地庙、关羽庙、河神庙)、戏台、祠堂、水井、水池等应有尽有。随着时代的变迁,多数古迹已不存在。目前尚存的只有大、小两口蓄水池。</p><p class="ql-block"> 两口蓄水池均为圆形敞开式。大池为蓄水主池,小池为大池的附属配套池,供大池入水的过滤、澄泥和溢水的排泄使用。两池相距约1.4米,中间设水道贯通。</p><p class="ql-block"> 两口蓄水池的建筑档案现已无处查询。经实地测量估算,大池的外径约27米,占地面积约572平方米,容水量约3500立方米;小池的外径约6.7米,占地面积约35平方米,容水量约85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 据调查和现场勘察测量,大池的内部结构为:池中间设有三级圆环体平台,平台平均宽度约1.8米。各级平台由若干阶梯连接,供人们下池挑水、淘池使用。大池内壁容水面由若干整齐的青石块浆砌而成。从池底往上数,第一级平台为6圈青石浆砌层,10个阶梯,深度1.8米;第二级平台为8圈多青石浆砌层,15个阶梯,深度2.7米;第三级平台为10圈多青石浆砌层,20个阶梯,深度3.6米。经测量,大池的容水总深度约为8.1米。大池设有池门和池边围墙,池边围墙高度约1米,池边围墙厚度约0.45米。</p><p class="ql-block"> 小池内结结构为圆柱体,容水面壁由若干整齐的青石块块浆砌而成,容水深度约3米。小池设有入水口、岀水口、溢水口和池边围墙,池边围墙高度约1米,池边围墙厚度约0.45米。</p> <p class="ql-block"> 据调查,该蓄水池修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由池后村靳氏家族靳瑞萱家出资建筑( 靳瑞萱,因兄弟排行老四,村民尊称其为“四先生”。他生于1894年,卒于1983年。曾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名古屋爱知医科大学学习,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在山西医学界堪称第一人。曾在壶关县公署任职,后受阎锡山器重,先后被委任为山西督军府少将参事、山西省文化委员会总干事、山西医科大学之前身山西“私立川至</p> <p class="ql-block">医学专科学校”的校长及其附属医院院长,并 兼任绥远禁烟督办等要职。同时,他还创办了山西第一所女子产科学校一一“川至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女子产科学校”,开辟了山西省妇幼保健事业的先河。互联网百度百科资料记载:“靳瑞萱是山西近代医学的奠基人,对山西医学的发展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 壶关县三晋文化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壶关行业人物志》“仁德善行”篇441页靳瑞萱事迹资料记载:该池始修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工期3年,由开明绅士靳瑞萱出全资,在村中支锅做饭,发放工钱,实施全员以工代赈形式组织民工修建。据村民靳炳泉(1925年3月出生)生前回忆,大池所处位置原来是一片田地,后来靳瑞萱家将田地改成了打粮场,再后来,又将打粮场改建成了祠堂和大、小水池。村上的祠堂和大、小水池都是靳瑞萱家聘请壶关县建筑专家老申(其名字不详,壶关人,全能匠人)设计指挥建设的。当年修建大、小池时,他曾当小工挑过池土。他还说蓄水池所用的石料雇用了壶关县好多能工巧匠,每块石头都是从村边山上开采出来,再运到村中让石匠们精雕细琢出来的。据长钢铁运部退休军转干部靳生爵(池后村籍,1934年11月出生)生前的回忆录中记载,“修池人每天靠敲锣上工。那些打夯人喊着自编的号子,把池底土夯实。为防池底漏水,采用在夯实的地面上挖小坑放水实验的方法,检验工程质量。池刚修好时,还曾在池门口两边临时摆放了两只泥捏的狮子,还没赶上把泥狮子回炉烧制,日本鬼子就入侵壶关县城了,那-年大概是1938年”。</p><p class="ql-block"> 蓄水池的水,源于自然雨水,蓄集量大,全年不枯干。池中常年有鱼,经常有爱好者欣赏垂钓。村中沒通自来水前,池中水主供村民日常生活使用,现在主供村民农业生产建设使用。该蓄水池自建成以来,有效解决了池后村百姓的日常生活及农业生产建设用水问题,也曾缓解旱灾之年周边邻村百姓闹水荒时的燃眉之急。如今,80多年过去了,两口蓄水池铜墙铁壁、滴水不漏、顶天立地、稳如泰山,依然不停息地浇灌和滋润着池后村的田园,造福着池后村的黎民百姓。</p><p class="ql-block"> 历史充分证明,池后村的蓄水池,无论从其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考验,还是从其适用性、经济性、环保性考量,均堪称一流! </p><p class="ql-block"> 池后村的蓄水池,壮哉!池后村的人民,福哉! </p><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18日</p><p class="ql-block"><b>备注:本文分别在《上党晚报》2022年8月15日B3版和《长治方誌》2023年第3期上刋登发表。并在《黄河新闻网》2022年8月19日传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