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节,讲述这位卑贱又伟大的母亲,她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

无悔人生(wushaojiang)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今天,(2022年5月8日)母亲节,讲述一位中国妈妈的故事。她出身卑贱,一生苦命,尤其到了人生终点,她孤独而凄凉地离去,可她为中华民族留下的,却是最宝贵的财富!她,就是王桂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1886年出生的她,一生都是一个苦命女人。自幼家境贫寒,生活坎坷,她出生不久,便失去了母亲。父亲续弦不久,竟又不幸暴病身亡,那一年她只有4岁,继母相信算命先生胡诌,觉得她命硬克父母,因此对她愈加百般虐待,失去双亲的她,就此过着寄人篱下的凄凉生活。6岁,王桂荃不幸被人贩子拐卖,5年里,辗转了四户人家,吃尽了被打骂的苦头。最后,她成为礼部尚书府中的丫头,尚书有个堂妹叫李蕙仙,在尚书主持下嫁给了一书生,王桂荃成为陪嫁丫头。她不知道,这将是她一生命运的转折,因为小姐李蕙仙嫁的这个人,叫做梁启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李蕙仙和梁启超成婚17年,生下二女一男,这唯一的男丁便是梁思成,可是自小身子孱弱,家里人瞧着,并不像能长大成人的样。李蕙仙看在眼里,愁在心里,唯恐不能维系梁家香火,而她自己因多次生产身子受损无法生育,于是,李蕙仙便想到,按封建社会那一套,让陪嫁丫头王桂荃,为梁启超做通房丫头。那时的王桂荃,早就在多年颠沛流离中,被磨练的聪明勤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李蕙仙体弱,梁家里里外外都是王桂荃操持,一家老小的饮食起居,都是王桂荃一力支撑。所以在李蕙仙的安排下,王桂荃和梁启超有了夫妻之实,并且她为梁启超接连生下了6个儿女。但她一直未能得到梁启超的承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因为,梁启超不能违背他倡议的“一夫一妻”,一直不肯将王桂荃纳为妾室。多少年里,王桂荃不光不能得到妾室名分,梁启超还要求孩子们,只能喊王桂荃为“王姑娘”或者“王姨”,包括王桂荃生养的6个孩子。多年勤勤恳恳为梁家却不能有名分,对一个女人来说,这是最大的隐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自己亲生的孩子,却不能叫自己一声“娘”,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这是最大的残忍。做女人,她命苦,当母亲,同样苦。可不管自己如何苦,王桂荃不会苦家人,更不会苦孩子!她未曾提及过一句要名分的事,对此毫无怨言,孩子不叫自己娘,她以一个“保姆”的身份存在着,却不辞劳苦,伺候梁启超双亲、妻子,还有全部的9个孩子。梁启超14年流亡时期,梁家最凄凉的时候,大大小小的家务,无一不是她咬着牙扛下来。在艰难的境地里,她的坚强独立,深深地影响了梁家每一个孩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梁启超不让孩子叫王桂荃母亲,可因为她对儿女们太好,他们总是偷偷地叫王桂荃“娘”,叫李惠仙“妈”。梁思成是李惠仙的亲生儿子,可他小时候对生母感情不深,对王桂荃这个“娘”却是十分尊重关心。他常常说:“娘是个很不寻常的女人。”小时候,梁思成考试成绩不好,李蕙仙气急了,要抽他。一旁的王桂荃急坏了,没多想就一把将梁思成搂到怀里,正在气头上的李惠仙没收住手,绑了铁丝的鸡毛掸子,一下下狠狠抽到王桂荃瘦弱的身上。这番“护子情深”,让梁思成记住一辈子,更让他铭记的是“娘”的谆谆教诲。王桂荃虽然没有读过书,却深知学问品性对一个人的重要。这件事后,她拉着梁思成,用很温暖的话循循善诱:“成龙上天,成蛇钻草,你看哪样好?不怕笨,就怕懒,人家学一遍,我学十遍,马马虎虎不刻苦读书,将来一事无成,看你爹已经足够有学问,一有时间,还不停地读书。”为了引导梁思成好好读书,王桂荃还以身作则,从目不识丁到学会一口流利东京话,用自己亲身下的苦功夫告诉梁思成,孩子,好好努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从这后,梁思成再也没有马马虎虎,多年后他在中国建筑界取得巨大建树。李蕙仙的儿女,是梁思顺、梁思成、梁思庄;王桂荃的儿女,则是梁思永、梁思忠、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梁思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无论是否亲生,王桂荃对每个孩子视如己出地爱,看梁家子女回忆录,最让人动容的,就是对“娘”的温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梁思成讲到“娘”在这个家里不容易:“她对我妈和我爹的照顾无微不至,对我妈更是处处委曲求全,妈对佣人很苛刻,动不动就打骂罚跪,娘总是小心翼翼地周旋其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她是一个头脑清醒、有见地、有才能,既富有感情又十分理智的善良的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梁思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梁思庄并非王桂荃亲生,从小却总是牵着“娘”的衣角走路,洗澡一定要“娘”给洗,不然就哇哇大哭。十岁梁思庄染病住院,嗓子发炎严重,是“娘”在身边日夜守着。后来,在“娘”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梁思庄活了下来。但因传染病太凶,“娘”不到九岁的亲生女儿,病逝了。这是王桂荃一生中最大的打击,可她白天仍尽心尽力地伺候一家人,只在夜里躲在厕所偷偷抹眼泪。甚至,她将更多的爱倾注给梁思庄,梁思庄生女儿时难产,生死难料,王桂荃急火攻心,从天津冒着三伏酷热,一路坐火车奔波到广州守护,在产房外等了十几个小时,直到医生用产钳夹出外孙女。这就是王桂荃为人母,带给梁家所有孩子的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梁思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b style="font-size: 18px;">李惠仙逝世后,1929年梁家遭逢巨大变故:梁启超病重逝世。临终前,梁启超拉着王桂荃的手:“对不起,这辈子,我让你受苦了,孩子们就拜托你了。”王桂荃坚定地说:“先生放心,孩子们有我呢!”梁启超这一走,梁家所有人的生计,全都压在王桂荃一人肩头,因为他没有给王桂荃留下多少财产,却给她留下了9个需要照顾的儿女,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年长的刚刚成家不少地方还需“娘”帮助,成年的还尚在读书进修,最小的梁思礼才4岁,生活费学费都需要依赖王桂荃。她是梁家所有人的唯一后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梁思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b style="font-size: 18px;">而王桂荃没有辱没梁家书香门第的名声,她千方百计拼尽全力供子女们上学,把家里所有的钱,都用在子女教育上,她还接各种脏活累活,就这样一分分积攒,最后编织成让子女飞翔的翅膀:她将梁思庄送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将梁思忠、梁思永送去哈佛,将梁思宁、梁思达送去南开,接着她变卖家产,又不惜放下自尊借贷,为梁思礼、梁思懿凑足去美国读书的费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这个神奇的女人,把9个子女的大家庭承担下来,她给中国的教育史上,写下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梁家六子三女,个个成龙成凤,思顺,诗词研究专家,中央文史馆馆长;思成,著名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思永,中央研究院院士;思忠,抗日英烈;思庄,著名图书馆学家;思达,著名经济学家;思懿,中国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主任;思宁,革命家;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大概是中国最精英的家庭,这大概是中国最成功的母亲,因为古往今来,世间仅此一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是王桂荃,继承梁启超的家训遗志,她以迎接生活磨难和考验的勇敢,为子女们带去独立自强的精神;是她以温和朴素的话语循循善诱,让孩子们发奋苦读,走向一条精英之路;更是她,以无坚不摧的母性和坚强胸怀,带着孩子们度过了,令人无法想象的艰难岁月,成就了这段绝无仅有的中国教育传奇!而随着孩子们一个个离家成才,家里只剩王桂荃孤零零的身影,送最小的孩子梁思礼去美国时,已经鬓染白霜的她叮嘱:“记住,学成报国。”家国情怀,就这样传递到梁思礼的身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1949年梁思礼回国,王桂荃已然白发苍苍,亲自到天津码头迎接,因为没有确切归期,她在寒风凛冽的码头整整守候半个月。再后来,梁思礼,成为东风系列导弹的主要研发者,一位国家巨星,铸就护国重器,这位母亲,留给中华民族的太多太多......</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梁思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生于旧社会,她是传统的女子,却没有因传统观念,将任何一个孩子束缚在身边:孩子为我所生,并非为我而来。虽然围着丈夫和孩子一生,可王桂荃并不是没有自我、趣味和眼界。她75岁,还能兴致勃勃从北京只身去杭州旅行,80岁,她读书看报听广播,和已经成栋梁之材的子女们,交谈国家大事,思路清晰一点都不落伍。活到老,学到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这就是王桂荃的教子之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为中国贡献9位栋梁,而她却苦了一辈子,直到生命的终点。1968年,已经82岁的她,迎来自己人生的最后一道考验,因为是“梁启超的老婆”,风烛残年的她受到无数批斗和羞辱,82岁高龄被驱赶在阴暗小屋,每天出来扫街,没有医护,只有谩骂和折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这一年的某一天,这位饱尝世间疾苦的伟大母亲,孤零零离开了人世,因为全家被分离的原因,她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孩子最后一眼。后来据邻居回忆,老太太不管扫大街还是干脏活,她始终平静,祥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这是一个踏过无数风霜雨雪,走来的女人啊,这俗世的苦难和折磨,早就没什么是她不能承受!一切都平息后,孩子们在梁启超和李蕙仙陵墓旁,给王桂荃立了碑,并种下一棵“母亲树”,来纪念这位培养出了多位国之栋梁的伟大母亲,梁思成之女梁再冰写下碑文:愿夫人精神风貌长留此园,与树同在,待到枝繁叶茂之日,后人见树,如见其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王桂荃纪念卧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b style="font-size: 18px;">以一弱女子之力,成一门九位龙凤,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所有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比不过父母的以身作则,尤其是母亲的影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比尔盖茨就说过,自己在母亲那里受教良多,得到的是“虔诚和善良”;著名作家金庸也说过,他对小说的人物内心深处探索,很多受母亲的文化影响。而王桂荃,从旧社会走来,却没有被旧思想束缚,以超凡坚毅和魄力,将儿女一个个送离身边磨练成材。她用自己的一生告诉了世界,什么是母亲,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平凡能成就伟大!她自己虽卑微,却尽展庄严,举目皓皓明月,垂首莽莽大地,她让孩子们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九位英才,是她给全中国留下的最宝贵财富。今天母亲节,向这位伟大的中国母亲:王桂荃致敬!</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大发明家爱迪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故 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的母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母亲的伟大不于“生”,而在于“育”。这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放学后,孩子蹦蹦跳跳地回到家,郑重其事地把一封信交给母亲并叮嘱:"老师只让妈妈看!"母亲困惑不解地接过信,打开,看着看着,泪流满面。孩子见状,大惑不解地问道:"妈妈,老师说了什么?"母亲擦擦眼泪,哽咽着说:"老师说,夫人,你的孩子是个天才,这个学校太小了,没人教得了他,另请高明吧。"孩子听后,异常高兴。慈爱的母亲用一句善意的谎言保全了一个孩子的脸面,彰显了对孩子的爱护和尊重。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多年后,这个孩子如其母亲所言,发明了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等等,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他对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因而获评美国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刋》"影响美国的100个人物"之第九名。他,就是举世闻名的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母亲去世后,儿子整理母亲的遗物时偶然发现了这封信,似曾相识的信封激发了他的好奇心,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展开信纸,只见上面写着:你的孩子有智力障碍,不能留在学校,只能退学。看到这儿,爱迪生泪流满面,啜泣不已,提笔写下:“爱迪生是个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可他的母亲把他变成一个天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母亲是世界前进的动力,其伟大是无与伦比的。尤其在教育子女方面,母亲是第一位人生导师。无独有偶,某天,中年黑人出租车司机载了一对白人母子,孩子见司机面色黧黑,与自己天壤之别,很是不解的问母亲:“为什么司机先生的皮肤和我们不一样?”母亲和颜悦色地回答:“上天为了让世界缤纷多彩,创造了不同颜色的人。”到了目的地,黑人司机坚决不收钱,且充满感激地说:"小时候我也曾问过母亲同样的问题,但我母亲说:我们是黑人,天生注定低人一等,如果她换成您的回答,今天我可能是另外一种样子。这已经不是一句话使人笑,一句话使人跳了,而是一句话成就一个人,一句话毁掉一个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母亲的伟大不在于生,生是本能,是个母亲都会;而在于育,育才是本事,才显不凡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孟母的千古流芳、家喻户晓,也正是由于其过人的"育"的本事。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晃动摇篮的手可以晃动整个世界,这就是母亲!</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