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母亲……

♥昆仑侠女-马红宇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是绥德汉,母亲是米脂婆姨,母亲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却是陕北民间艺术的传承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剪纸、绣花样样出色,民谣随口一串一串的,酸曲(民歌)更是不离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祖上出过进士,毛主席在陕北时,还住过我母亲娘家的窑洞。也许就是这个缘,后来我母亲登上过天安门,她在中间的合影还上了“中国老年报”的头版,笑得可开心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文化的母亲,1967年也是创造了奇迹,大概是照葫芦画瓢,她一个人连毛主席像带标语、文字整了整整一面墙,把我都震住了,真不知道她怎么搞出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文化的母亲,自学针灸,不仅学会了给自己治病,还在小区义务为大家服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备时,为了修防空洞,一个人托了一千多块坯,差点累晕了,还叫我们教她写了入党申请书,真太积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有文化的母亲,培养出来四个名牌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大姐和我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在的清华美术学院)的,二姐和小弟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大弟弟参加北京自学高考拿了十七个文凭,受到了白介夫副市长的接见和表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有文化的母亲,做全家人的衣服、帽子和鞋子,刚进北京就买了一台二手的缝纫机,大大提高了效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特别护犊子,对孩子是放羊似的教育,从不强求,我小时候淘气,经常逃学。老师叫同学跟着我到家查询,她总能巧妙地掩护了我,简直太智慧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对待我们十分平等,有时比我们还像孩子。我们画画时她也画,我们捏泥人时她也捏, 最难忘过年时她捏的燕燕(各种动物形面食)可漂亮呢,还点点花花绿绿的颜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有趣的是和我儿子,她的孙子打扑克,可以急得打起来,得我去拉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次我下班回家,看见她和我儿子又吵起来了,原来是比赛画小人。我儿子画的头发是一根根从下往上长的,她画的是一根根从上往下长的,都说自己画得好。我评价说:都好,只是看人的角度不同,姥姥个子高,从上往下看,头发自然是从上往下画,外孙子人小,从下往上看,所以头发是从下往上画,终于熄了他们两个的火,哈哈哈,太逗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母亲大小生了十二个孩子,因为随我父亲南征北战,只活了一半六个。如果都算上我排行老九,实际排行老三,成了逢三必猴的三儿,照我父亲的话来说,我是我们家最聪明的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看起来,我还真的没辜负父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是有文化的,著名的陕北“绥德师范”的高材生,后来又成了延安抗大的毕业生,“天水步校”的教官,再后来担任了北京解放军后勤学院“毛泽东思想教研室”的主任,却没有抛弃我没文化的母亲,他们一辈子磕磕碰碰,没少吵架,却也白头到老了,进了“八宝山革命公墓”墙上的一个格子,也算是死同穴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母亲无怨无悔地劳苦了一辈子,跟着我父亲南征北战了半辈子,却连公费医疗都没混上,为了省钱自己学针灸学中医,不仅给自己,给我们六个孩子治病,还成了街道红十字会的志愿者,给大家治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母亲晚年终于得到了褒奖,受邀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集体合影上了“中国老年报”的头版,母亲站在合影的最中间,笑得那样灿烂,仿佛在说:这一辈子值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母亲就是菩萨,就是女神。我们六个子女却不够孝顺,对不起母亲,希望母亲在天之灵可以原谅我们,相信母亲始终在天上护佑着我们,无限感恩!无限思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5.8马红宇于昆仑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