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肉燕

<p class="ql-block">1989年去福建姑姑家,每天下午的点心——肉燕,也叫燕饺。形如燕子的尾巴,又像饺子的模样,所以叫燕饺。这是三十多年以后,在三泰菜场无意间发现的。寻找到记忆里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刚发完朋友圈,立马感受到朋友圈效应:帮我买一些,并发个定位。</p><p class="ql-block">肉燕,福建特产,跟我们常吃的馄炖水饺不同,它的特性是皮薄晶莹剔透,材质不清楚,有韧劲,可以看见里面的肉馅,肉馅也是经过反复剁碎,肉馅Q弹,嚼起来感觉到紧实有嚼劲。</p><p class="ql-block">百度告诉我:肉燕皮是用精肉配上番薯粉(淀粉)等辅料精制而成,形似纸状,洁白光滑细润,散发出肉香,非常爽口。</p><p class="ql-block">店家得知我喜欢这个美食,遂邀请我参观他的工作室。告诉我:肉燕的皮是用红薯粉和猪肉打制的,所以皮很Q弹。</p><p class="ql-block">为了保证燕饺皮的新鲜,每天凌晨四点起来打制,工序繁多,因为皮里面全都是红薯粉和猪肉末,要打制成透明状,需要时间和工序是远超饺子皮和馄炖皮的。</p><p class="ql-block">店家还告诉我:你今天早上吃的是生煮的,你也可以先蒸再煮,味道会更好。</p><p class="ql-block">我告诉店家:我还喜欢福建的蛤蜊饼,还有如胡须一般细的银丝面。</p><p class="ql-block">店家一下子来了兴致:你下个周末来,我这里食材都有,你来尝尝。银丝面正好还有一箱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