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飞的美篇

张云飞

<p class="ql-block"> 悠 悠 母 子 情</p><p class="ql-block"> 离别悠悠已三载,慈母夜夜入梦来。</p><p class="ql-block"> 妈妈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可她的音容笑貌并没在我的眼前消失,想她的时候我不由地向故乡遥望,看到的是叠叠的白云缓慢地飘移着,不时地变幻着形态,恍惚间它变成了妈妈的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我,和妈妈临别时的眼神一模一样,饱含着嘱托与希望,我哭了,我告诉妈妈我想您,我常想起,您一个在推磨滚碾,想起,您胳膊上提两筐子果子从对面山上倒退着往下走,想起,在烈日炎炎的大中午您在河滩里捋苍苗,想起您背着孩子喂猪,想起您那双打满老茧子的手……</p><p class="ql-block"> 我想为您写点什么,可笔重如椽,当我握住笔的时候,笔还没有落到纸上,可我已经泪流成行,在一次次地撕心裂肺的悲痛中,我把笔拿起又放下,记得您说过,您为儿女哭过的鼻子比别人尿过的尿还要多,可您知道儿女因为您的离去流了多少泪吗?何况您的事和“沙沙窝一样”,让我从那里开始呢?</p><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从来不知道,妈妈是什么时候起的床,什么时候睡的觉,妈妈一直是起的最早,睡的最晚,往往是我睡醒一觉了,妈妈还在煤油灯下缝补衣服,我劝她睡觉,她总是说等会儿,偶尔也会看到妈妈在灯下睡着了,手里还拿着针线,我睡不着的时候就会陪着妈妈,让妈妈给我说古朝(讲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妈妈讲的许多故事中,対我影响比较深刻的是《憨女婿》,说的是:过去有一个财主有三个女儿,老大老二婚配的是官宦人家,可老三嫁给了一个憨憨。有年腊月财主过六十大寿,大女婿和二女婿都是骑马坐轿来的,三女婿穿着破衣烂衫就来了,嫌贫爱富的财主看在眼里恨在心上,不但不让他上酒桌,而且还让他担水干活,到晚上还让他在磨房里过夜,寒冬腊月憨女婿实在冻的不行,他就把豆腐磨背上转了起来,第二天早上财主前来探看,看见憨女婿满脸是汗,手里还拿个破衣衫扇来扇去,财主十分惊讶:“怎还没有把你冻死”?憨女婿冷冷一笑:“我穿的是火龙衣,能把我冻死”?!“火龙衣?哪,让我也穿一穿吧”?“这是我家的祖传,无价之宝,其他人穿不得”。这件无价之宝,财主是势在必得,脱下狐皮大衣强行要换火龙衣,在老仗人的死缠硬磨下憨女婿为难地答应了,财主穿上火龙衣,心喜万分,扬鞭催马奔集市夸宝衣去了,赶到半路冻的不行,看到一棵树下堆有干柴,从马上下来,点燃柴火取暖,不慎跌倒在火堆里,家人赶来时财主和大树都被烧焦了,憨女婿看到如此状况,振振有词地说:你看看,你看看,我家的火龙衣,是谁想穿就能穿的吗?不是把你烧死了吗?!</p><p class="ql-block"> 妈妈对故事的解释是:做人要心正,不能谋人害人,不是正道上的钱财不能贪。人要勤快,勤快了,饿不死,冻不死,坏人也谋害不死。</p><p class="ql-block"> 五四年腊月,村里一个青年结婚,迎亲的路过我们家门口时,送人婆姨指着站在大门口的妈妈,“啊,这还站个讨吃老婆”。当晚送人的安排在我家住宿,那个婆姨又看到妈妈后”唉,这个讨吃的还没走”。当知道妈妈就是这一院六孔新窑的主人时,有些不解“怎就这挂行头呢”?</p><p class="ql-block"> 记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忆苦思甜的大会上,我当听到:“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是干的牛马活,吃的猪狗食”,就会马上想到:我妈妈现在也不是这样吗,干在人前吃在人后,经常吃的是剩饭剩菜。那么,谁是剥削者呢,我追究到了我们一家老小,尤其是爸爸,他作为大队领导一心扑在工作上,上山比别人早,下山比别人晚,背的比别人多,担的比别人重,会议又多,经常是早出晚归,来找他的干部,找他说事了事的人踢塌门槛,登门就是客,就得招待,瓜果烟茶是必须的,甚至还得管饭,客人走后满地的瓜子皮和烟头。妈妈作为队干家属还得带头上山劳动,妈妈是个小脚老婆,上山是爬着上,下山是倒着走,还不能迟到早退。一家八口人的吃饭穿衣,老母猪肥猪,自留地等等,妈妈的活真是和”沙沙窝”一样,“恨不得八个手抓”。可妈妈劝我别埋怨爸爸:“男人们的事在外面呢,你爸爸就是咱家的骨架子,就是咱家的势”。</p><p class="ql-block"> 妈妈十五岁的时候,由她的表姐夫(我二爷)作媒与十七岁的爸爸成婚,妈妈的娘家在玉家湾是有名气的大户人家,可我们家是土无一撮,爷爷和爸爸常年在外揽长工,奶奶常年有病卧床不起,十三岁的大姑患有气管炎,还有五岁的二姑,妈妈进门的第二年,有病的奶奶又生下了三姑,光景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父母的婚姻可以说是门不相户不对,对这桩大家都不看好的婚姻,妈妈没有改变主意,她认为“穷扎不下根,只要人正气光景会变的,我看重的是人”。因此,她心甘情愿地承担起了,伺候病人,洗衣做饭,照顾妹妹的繁重的家务。第三年奶奶因病身亡,爷爷续弦后给爸爸妈妈分了一个砂锅,一新一烂两个碗,就这样分家了。</p><p class="ql-block"> 分家后爸爸赊账买回一个猪崽,从此,妈妈就和养猪结下不解之缘,一养就是五十年,由于她勤快细心,养肥猪长的快出栏也快,养母猪产崽多,养猪成了我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为爸爸伙种他人的地,以及后来做买卖提供了资金条件,此后妈妈在家纺线织布加喂猪,爸爸在外种地加买卖,爸爸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日子渐渐好了起来,所以爸爸非常感激妈妈,常说:咱的光景是靠你妈喂猪转变的。</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代爸爸把二爷一家从席子沟请了回来,住在我们院子里,二爷年纪己老,一家六口生活有些窘迫,我们家处处予以照顾,逢年过节或大人孩子过生日,就把二爷一家请过来一起吃。相处的十分和谐快乐。</p><p class="ql-block"> 奶哥还沒满月他妈就病逝了,因为痢疾,邻村几家都是奶几天就退了回去,他爸爸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将奶哥送到妈妈面前,慈悲的妈妈将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奶哥收留下来,为他寻医问药,吃奶外加米粉和杏仁粉,在妈妈精心调理照顾下,奶哥的身体奇迹般地好了起来,一直抚养到十一岁,能干活了才被他爸领了回去。</p><p class="ql-block"> 记得,在我六七岁的时候,妈妈领我上脑畔山,洋芋地里补种荞麦,时到中午,突然炸雷轰鸣,狂风骤雨袭来,鸡蛋大的冰雹噼里啪啦地砸在我们头上,妈妈忙把粪斗扣在我的头上,紧紧地拉着我的手往山下走,我们在洪水直冲的羊肠小道上连滚带爬,路边是悬崖峭壁,我们娘俩随时有滑下去的危险,远处的天空忽明忽暗,一道道闪电在我眼前划过,一棵棵大树变成了“光杆司令”,树叶撒落一地,我们回到家时彻底变成了“泥人”,在妈妈的全力呵护下我并无大碍,但是妈妈的头红肿变大了,身上紫一块青一块的。惊魂未消的我,围坐在被窝里不停地打哆嗦,晚上遍体鳞伤的妈妈又跟着爸爸给我“叫魂”去了。</p><p class="ql-block"> 我这沙哑的嗓子可能就是那一次留下的病根。</p><p class="ql-block"> 二零一四年九月二十八日晚上,我睡到半夜习惯性地去摸妈妈,怎摸不着?忙忙拉开灯,窑里沒有,上那里去呢?跳下坑跑出门,看见妈妈在石床上爬着,急忙去拉,妈妈转过身“啪啪”扇了我两个耳光,“你这个老大当的”!我一头雾水,妈妈这是怎么了?我一边劝说一边使劲拉,把妈妈拉上坑。原来是二弟三弟修建楼房,因为资金短缺,工程暂时停了下来,妈妈着急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这要停到什么时间?!那天晚上妈妈一反常态,态度严峻,意志坚强,思路明确,表达清楚:一,能修多少修多少,不要贪多咬不烂,背上一屁股饥荒。二,该给人家的一分不少的付给人家,人家也要养家糊口,投人接债是咱自己的事,咱不能亏人。三,做卖买就有个赔赚呢,赔了就赔了别连累任何人。</p><p class="ql-block"> 那天晚上妈妈十分健谈,她说:胡宗南进攻延安的时候,城里的有钱人,把金银财宝寄存到我们家,村里的男人们都跑出去藏起来了,院子里只有她和我二奶奶,扎在我们脑畔山上的国民党队伍,知道消息后来了七个士兵,闯进我们院子到处翻,把我们的坑皮也翻了起来,还是没有找到,气急败坏地把妈妈拉到石床上,用皮鞭抽抢托砸,妈妈就是不说,直到河对面有了枪声,他们才仓惶逃窜,在寄存者已经失去希望的情况下,爸爸原封不动地将财物送回原主。</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我听二爷和村里的人说过,爸爸从来没有说过,妈妈也是第一次说,她是教育我们别见利忘义,别贪人钱财!</p><p class="ql-block"> 妈妈您放心,二弟三弟虽然没赚钱,但没有欠人家的一分钱!</p><p class="ql-block"> 爸爸因脑溢血瘫痪了四年多,当时我们姊妹六个,都因为上班或者照顾自己的儿孙抽不开身,伺候爸爸的任务就全落到年迈有病的妈妈身上了,在妈妈的精心照顾下,爸爸身上没有一点压伤,身体比前更胖了。</p><p class="ql-block"> 遇有节假日我也会赶回老家伺候爸爸,爸爸人高体重,给他脱衣服洗澡,扶他大小便,喂他吃饭,一天下来我都疲惫不堪,不知四年多的时间妈妈是怎样坚持下来的?!</p><p class="ql-block"> 我十多岁的时候,妈妈就有啕冷气的病,打起嗝来特别的响,墙外边的人都能听的到,但她从来没有躺下,一边打着嗝一边干着活。九六年我请了两个知名大夫给父母检查身体,结果是妈妈的心脏病,比爸爸的脑血栓还要严重,可妈妈坚决拒绝住院治疗,也不让买药,我劝妈妈说“买药用的是我医保卡上的钱,您不用就作疲了”,这样她才答应了服药,从此妈妈的药没有断过。妈妈需要人照顾也是四年多的时间,我多半时间陪在她的身边,期间妈妈住过两次院,医生下过三次病危通知,但每次都是有惊无险,坚强的她都挺过来了,再后来妈妈怎也不去医院了,她认为:那是浪费钱,九十多了,该知足了。</p><p class="ql-block"> 妈妈九十四岁寿终正寝,爷爷早就担心的,随时会挣死的妈妈,能有这个寿命也应该是奇迹了。妈妈让我相信了:“仁者寿”。</p><p class="ql-block"> 我所遗憾的是:一,没有给妈妈配一口牙,二十多年前我要给爸爸妈妈配牙,爸爸答应了也配了,妈妈却坚决拒绝并且坚持到底。二,送妈妈走的时候没有给她佩带任何饰品,这也是尊循了妈妈的遗嘱,但留给我的是遗憾和痛点。</p><p class="ql-block"> 妈妈是我们家由贫变富,由弱变强的功臣。爷爷以及爸爸没有孝顺贤惠的妈妈,他们就没有幸福的晚年。爸爸没有通情达理的妈妈,他就不会成为说大事了小事,满脸荣光的成功人士。我们没有慈善勤劳的妈妈,就没有我们姊妹们(包括奶哥)健壮快乐的生活。沒有慈眉善目的妈妈,我们的下一代也就缺少了一份爱的享受。没有持家有方的妈妈,就没有被人羡慕,受人尊重的我们这个“有样样”人家。</p><p class="ql-block"> 贤妻何止福三代?!</p><p class="ql-block"> 有了妈妈的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我们就不会少吃缺穿。有了妈妈的诚实守信的品质,社会就不会没有我们的一席之地。有了妈妈的先人后已的胸怀,我们就不会没有朋友,没有知己。</p><p class="ql-block"> 妈妈,您用心血和汗水书写了金光闪闪的人生,书写了永远不会消失的人间真爱!</p><p class="ql-block"> 因为您将卫生纸撕成小块用了又用,我曾经生过气,现在我将此事作为教育下一代的事例。因为发现您补丁摞补丁的裤头,我曾经伤心落泪,现在我把它珍藏起来了,作为传家宝传下去。</p><p class="ql-block"> 妈妈,您知道吗?自从爸爸和您走后,曾经让我感到幸福,感到自豪的八孔窑洞的家院,没有了磁场,对我失去了吸引力,甚至,进那个院子成了我难过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秋己去,冬己来,天空无雁呜,让儿好凄凉”。</p><p class="ql-block"> 张云飞</p><p class="ql-block"> 写在妈妈逝世三周年之日</p><p class="ql-block"> 2019年11月28日(农历十一 月初 三 ) 于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