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在我心中》

何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猫耳洞里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文字:何伟参战日记整理</p><p class="ql-block">照片:珍藏战地旧照剪辑</p><p class="ql-block">歌曲:祖国在我心中</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80年代中叶,中国西南边陲打响一场《对越自卫反击战》,在老山前线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猫耳洞》就是一个有特殊形象意义的名词。</p> <p class="ql-block">  《猫耳洞》由于他的形状象似猫的耳朵,加上他的空间狭小里面又阴暗、潮湿。只能半卷缩着蹲坐下一俩个人,战士们卷缩着的姿势尤如猫一般的样子,所以战士们根据他的形状就取名叫“猫耳洞”。</p> <p class="ql-block">  这是陕西省宁陕县籍战士柯贤海在猫耳洞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这是江苏南通兴东籍战士翟卫华在猫耳洞岗位上。</p> <p class="ql-block">  这是166阵地1号哨位陈忠华班长,他所坚守的是一个只能蹲下3个人的石缝小洞,他是少数民族四川凉山自治州木里县的一名彝族战士,在一次战斗中腿部中弹负伤,战斗中英勇顽强荣立了一等功。</p> <p class="ql-block">  阵地上各种地形错纵复杂地形地物千姿百态,有的是天然石缝石洞,也有的根本就没有洞和缝,有石洞的自然山体及其稀少,战士们只能用玻纹钢加石块和沙袋垒砌成一个个藏身小洞。</p> <p class="ql-block">  这个是战士们就地取材用双手堆挖而成的藏身小洞,更多的是土质结构的山体根本经受不起重型炮火的袭击,时常是加固了被炸塌,炸坏后战士们再冒着生命危险去加修加固。</p> <p class="ql-block">  这是本文作者何伟班长(左)江苏南通人,同甘肃兰州红古区战士张红岩(右)坚守的166阵地2号哨位,洞内右侧是块自然大石头,左侧和顶部是用大小石块垒堆而成的小石洞,为了防止漏水左边用塑料布阻隔防水,何伟在一次战斗中身体多处负伤,以誓与阵地共存亡的顽强战斗精神,孤身坚守阵地32小时,因战功卓著在阵地上被军区授于一等功,被集团军誉为“孤胆英雄”。</p> <p class="ql-block">  在阵地上的战斗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阵地照片被长城出版社印刷成《老山魂》挂历,照片期刊录用登上1987年挂历10月页刊。</p> <p class="ql-block"> “孤胆英雄”事迹各大媒体争先报道,并参加了英模报告团巡回演讲,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p> <p class="ql-block">  这是坚守3号哨位的3位战士,左边是大连陆军学院见习排长刘志富,中间是王明礼班长,右边是四川达州箱战士奉明万,下阵地后考入西安陆军步校。</p> <p class="ql-block">  这是刘志富在猫耳洞中,现任中国人民国防大学战争与政策研究室主任将军教授。前沿的猫耳洞阴暗潮湿又隙小,站着又抬不起头,坐着又挺不直腰,躺着又伸不直脚,就像只猫卷缩成一团免且躺下提心吊胆地睡一睡觉。</p> <p class="ql-block">  这是第四军医大学见习军医何忠杰医生在排指挥所9号哨位,在阵地上他既是救护员,也是通讯员,又是战斗员。现任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主任,将军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国家级“急救白金十分钟”学述理论实践创史人。</p> <p class="ql-block">  这是何忠杰在阵地上救治伤员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张宏儒在阵地上用40火箭筒瞄准敌人的重点目标摧毁敌固定工施,为稳定前沿防御作准备。</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三营营长兰华刚在营部指挥所,在前沿阵地上干部战士同甘共苦同样没有特殊化,党员干部摸范带头同学习同战斗。</p> <p class="ql-block">  猫耳洞里的生活十分艰苦,因前沿的生活保障通道经常被炮火封锁,生活物资有时候送不上来,战士们在前沿的“猫耳洞”中只能啃压缩饼干和限量的罐头。</p> <p class="ql-block">  在阵地战斗间隙吃上几口压缩饼干,随时应对没有规律的炮击与战斗。</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前线部队专用的压缩饼干,也是战士们在阵地上的战备干粮,作战时口粮基本以它为主。</p> <p class="ql-block">  阵地上每个战士胸前都挂有一杖光荣弹,这就是战士们留给自己随时准备牺牲,誓死不当俘虏的英勇气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光荣弹”在老山前沿被称之为急速炸弹,只要打开在0.03秒内就会立即爆炸,如果在胸前爆炸没有一个战士能幸免生还。</p> <p class="ql-block">  战士们经过长时间的阵地坚守长期吃不上新鲜蔬菜,加上猫耳洞阴暗潮湿的环境,上阵地一段时间后就会开始出现一种皮肤怪病叫“烂裆”</p> <p class="ql-block">  阵地上的战士又不能刷牙、又不好理发、又不能洗脚、又不好洗澡没有办法有的干脆就不穿衣服来防止“烂裆”,传说中八十年代的“裸体战”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由来的。</p> <p class="ql-block">  在前线部队首长和军医也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法解决“烂裆”问题,也给阵地上每位战士发放了药物裤衩也没能解决皮肤病,主要是前线猫耳洞里没有水让战士们洗澡,在随时会有战斗的环境条件下也不可能洗澡,后来战士们就有人开始穿上了女兵穿的裙子来解决烂裆,一时间被称之为老山特色风景男兵——“老山裙”</p> <p class="ql-block">  老山地区那拉囗属亚热带丛林潮湿气候,杂草中蚊虫较多,为了防止蚊虫叮咬战士们也用上了面部防蚊罩来预防蚊虫叮咬。</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位战士在猫耳洞打蚊子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这是给猫耳洞里的一条蟒蛇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在阵地上战士也过上了猿古时期的生活,老鼠蚊子做伙伴是常有的事,有了老鼠就会有蛇。“三个老鼠一麻袋、四只蚊子一盘菜、巨蟒粗的尤如腿膝盖”这也是战士们在阵地上的现况真实形象地形容阵地生活而编的顺口溜。</p> <p class="ql-block">  即使是这样战士们在前沿阵地上的战斗士气依然高涨,个个英勇顽强,经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煎熬。</p> <p class="ql-block">  河南籍战士孙春生在阵地上战斗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阵地上战士们以“祖国万事连我心,无私奉献为人民”为责任感,把“祖国在我心中”做为对国家的担当,在前线阵地上“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行动验证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p> <p class="ql-block">  在阵地上因猫耳洞阴暗潮湿战士们穿的衣服容义发霉,加上亚热带环境气候闷热多汗,时间一长又没有水源洗异味难闻,战士们各显神通施展才华用塑料编织袋发明改制成连衣裙,不得不说他们的奇妙构思简直就是天才中的奇才,如果不是因为打仗假如在和平的时期,他们也许就是世界著名的顶级服装设计师,也许服装博览会设计金奖得主可能就是他们。</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军人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傻大兵”,经过长时间的阵地坚守可以说老山前沿鬓最美,有一首歌《说句心里话》里的词写的最实在:“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咱妈妈,谁来保卫她”,“你不站岗我不站岗,谁来保卫咱祖国,谁来保卫家”!如果没有军人他们的“舍”就没有后方的歌舞升平和安宁,每逢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打头阵冲在最前面的是我们的军人。</p> <p class="ql-block">  在老山前线由于长时间洗不上澡又不能理发,战士们无奈留上了长发长胡须,也被阵地上干部战士们称之为阵地上的马克思(照片左是二机连连长王进)。</p><p class="ql-block"> 在阵地上也有许多爱好写文章好学习的干部战士,有的喜爱文学诗歌,有的喜欢爱好写诗词,更多的喜欢写日记,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阅读各种杂志书刊是阵地上磨炼意志的最佳办法。我们副政委张怀杰(照片右)就是其中一位诗词爱好者,他出生在山东省孔子故里,受圣人学识影响他对诗词的研究,在前线干部战士心目中勘称一绝。谁能说他们的将来不能成为当代的“巴金”,或许会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保尔科察金”,谁能说他们的将来不会成为新时代诗词界的一代文豪和文学家。</p> <p class="ql-block">  见习排长党龙刚在阵地上用他的笔记录下,阵地上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战友那牺牲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南通籍战士王文建(左)认真的看阅战士们编写的猛进报,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不亚于学校里大学生们对知识的进取。</p> <p class="ql-block">  真实的战斗场景录像不象电视电影里具有编导性和表演艺术性,但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和突然。</p> <p class="ql-block">  战场上免不了有流血和牺牲,这是何忠杰医生正在为负伤的战士处理伤口,准备让军工队运送去战区医院救治 。</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连副指导员罗仁东为负伤的战士张义固定担架,准备转移后送接收战地医院治疗。</p> <p class="ql-block">  罗仁东副指导员正在给伤员张义补充罐头糖水桔子。</p> <p class="ql-block">  军工是向前沿阵地上运送枪支、弹药、手榴弹、罐头、压缩饼干、以及战士们吃的水和构筑工施用的玻纹钢、工字钢、运送前沿负伤的伤员,以及背运牺牲烈士遗体而组建的一支运输队伍。</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前线众所周知活跃在老山阵地上背运物资的“十八钢铁军工勇士”,在前线阵地上的合影,他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的队伍,被老山前线干部战士们称之为“老山骆驼——背山的人”。</p> <p class="ql-block">  十八钢铁军工勇士:“誓言”</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随军记者拍录下军工战士真实的影像。</p> <p class="ql-block">  在前沿阵地上的生活物资,弹药全部由军工队肩背人扛运往前沿阵地。沿途要经过几公里的山路,要经过几道“百米生死线”,有好多战士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被敌人的阻击步枪射中而牺牲。</p> <p class="ql-block">  前沿的生活物资一半是军工战士的血,一半是军工战士的汗水,他们每天要背负几十公斤的物资和几十公斤的工字钢玻纹钢给前线战士加修工事。</p> <p class="ql-block">  这是军工战士运送伤员下阵地去医院救治的录像剪辑片段,运送途经艰难的山林地带,战友们运送的是生命、是战友情,是英雄勇士。</p> <p class="ql-block">  一位左胸受伤战士刚刚抢救抬上担架由军工紧急运送。</p> <p class="ql-block">  前沿战士负伤后简单的急救包扎后等待军工护送战区医院救治。</p> <p class="ql-block">  每天经受炮火轰炸的阵地已成为石灰岩状,山顶下降了一米,军工战士每天在炸的锋利的石尖上运送战斗物资,那种艰难惊险程度尤如杂技演员手舞足蹈的表演,被前线战士们称之为“军工迪斯科”。</p> <p class="ql-block">  甘肃漳县箱战士马占海在战斗岗位上。</p> <p class="ql-block">  这是本文作者何伟在154阵地第二期战斗作战岗位上。</p> <p class="ql-block">  这里何伟在阵地上侦察敌情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江苏南通籍九班战士翟卫华在战斗岗位向指挥所实时汇报敌情。</p> <p class="ql-block">  战士们忍受着炮火的袭扰,顽强的煎熬在阵地上,守护着祖国领土寸土不丢。</p><p class="ql-block"> 这是红一连班长李军在战斗岗位上,(后来被部队培养成为一名有战斗经验的团长)。</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战士们在撤下阵地前最后的一张阵地合影,说到照片也有一段故事,我们在撤下阵地后将前沿阵地上所拍摄的胶卷送到昆明去冲印。那时候在偏远山区根本还没有冲洗照片的照相馆,只能送到大一点的城市里才能冲印胶卷照片。胶卷冲洗好照相馆工作人员就是不肯给我们洗印照片,怀疑我们是在印洗黄色裸体影像,并向主管影像的文化部门作了汇报和反映。事实上这在当时战场上这些不为人知的真实画面,各大媒体也相对无人真实正面去报道,也使得这些弥足珍贵的史料一直被隐藏至今。后来洗印好的胶卷照片在部队领导与宣传部门多方沟通协调下,相馆将胶卷照片归还给了我们,而如今这些胶卷照片已成为真实史无前例的珍贵历史资料。</p> <p class="ql-block">  在前线战士不仅有着甘愿吃亏的苦与乐,他们也和常人同样具有七情六欲的战友情,有时由于阵地上战斗不断军工路中断受阻,供应物资不能及时送达,战士们为了一瓶糖水桔子你推我让,让战士们深深地感受到战友间的生死情、战友情。(延安籍战士郭社会(右)和副连长王勇虎(左)阵地上谦让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在前线有人把战士们阵地上赤身裸体顽强战斗的形象说成是中国的“大卫”,也有人把战士们在阵地那种不男不女的穿着打扮和拍摄的肖像比喻成东方的“维纳斯”。他们在阵地上长时间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他们不怕苦,不怕亏,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正是“老山精神”的索引与验证。</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战斗精神、战斗作风也正是继“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之后又一值得纪念,值得学习的无私奉献精神。他们“不怕苦、不怕亏、不怕死”,“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伟大思想境界正是“老山精神”的深动集中体现。</p><p class="ql-block"> 坚定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使终牢记“祖国在我心中”。</p> <p class="ql-block">  优秀男儿励志参军,热血男儿精忠报国。在老山前线也有许多热血青年积极要求投身参战,其中就有一位二次入伍的陕西宝鸡箱战士谭瑛,他在前几年就退伍回了乡,在一家乡镇企业担任厂长听说原部队要开拔老山前线去打仗,他按奈不住心中的激情主动提交申请找到部队首长强力要求参战,在前线战绩突出荣立二等功。</p> <p class="ql-block">  在前线也有许许多多的万元户,致富不忘报国,河南太康青年李昆兰就是其中的一位,她是随河南省慰问团作为万元户青年代表,到前线来参加慰问活动的青年代表,受前线战士保卫南疆爱国奉献精神的感染,死磨硬缠找到了军区首长要求参军报国,她的这种致富不忘报国的热切请求得到上级的批准成为了一名战地护士,后来在战场救护中表现突出也荣立了三等功,并作为典型代表和我一起参加了英模报告团。</p> <p class="ql-block">  李昆兰(左一),马权斌(左二)一级战斗英雄,郑钰(右二)多能神枪手,何伟(右一)孤胆英雄(本文作者)在英雄报告会后座谈会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  张怀杰副政委(左四),李昆兰(右三)在大学报告会后和师生代表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位万元户李金省(右二)也是致富不忘报国恩,依然申请入伍参战保边疆。</p> <p class="ql-block">  这是李金省入伍后在前沿阵地上。</p> <p class="ql-block">  歌舞团董文华奔赴前线给战士们演出。</p> <p class="ql-block">  总政给前线的慰问。</p> <p class="ql-block">  前方打胜战人民是靠山,远隔千山万水的家乡人民给前线送来了慰问品,深深地温暖着战士们的心,战士们信心倍增,坚定了守好国门为家乡人民争光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  这位年青英俊的小战士名叫鲁庆昌是我连最小的新兵,牺牲时年仅十七岁。当他的母亲得知他牺牲的消息后一夜间头发全白了,老人家撕心裂肺的痛哭让她的眼睛永远失去了光明。</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声纳喊</p><p class="ql-block"> 宁夏籍战士顾金海在10.14战斗中炸掉敌人三个火力点和敌屯兵洞之后,头部中弹救援组要求救他下阵地救治的关键时刻,他却没有想着自己安危而是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集尽全力坚定的喊出最后一声呐喊:“先救队长”。</p> <p class="ql-block">  在阵地上战友战友亲如兄弟!战士间的战友情生死情是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是把危险和牺牲留给了自己。</p> <p class="ql-block">  赵旭,是前线前沿随行记者,他是历史上用真实的镜头记录下烈士战场上现场牺牲的人,也被现代战争史上称之为真实史料“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  千窗百孔的天宝办公太搂成为每一位参战老兵永远的回忆,党龙刚见习排长(左)与作者何伟(右)在被炸毁的天宝囗岸大楼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尘封多年的故事在岁月的风浊下,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今天的天宝已成为国家级对外贸易进出囗的重要口岸,昨日那被战争摧残而毁坏的天宝大楼早已不复存在,今天的老山也成为国家级重点“老山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的天宝口岸大楼)</p> <p class="ql-block">  前线战士演讲《奉献与价值》。</p><p class="ql-block">时刻牢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把《祖国在我心中》做为时代的责任担当!</p> <p class="ql-block">  在云南麻粟坡烈士陵园每年清明节都有数以万计的老兵前往纪念牺牲的战友,开展弘扬《老山精神》,宣讲《祖国在我心中》的纪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  活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万人敬仰!</p><p class="ql-block"> 牺牲,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永矗人间!</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位106岁的母亲长途奔波400多公里,最后一次到麻粟坡烈士陵园看望她牺牲的儿子,老母亲不顾一切地扑向儿子的墓碑,跪在地上亲吻儿子的墓碑,老人撕心裂肺发自内心深处的悲痛又有谁能体会和理解呢?老人家这一跪一亲吻让见过人肝肠寸断。古有岳飞岳母精忠报国,这世上那有母亲给儿子跪下祭奠的,只有我们中国才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给儿子一个精忠报国忠诚的肯定。今天让我们看到这么一位伟大的母亲在墓碑前痛心的场景,更让我们联想到她就是在新时期当代岳飞岳母的再现!</p> <p class="ql-block">  在云南、广西边境象这样的烈士陵园就有24座之多,数以万计的战士正值青春芳华长眠在这块西南边陲的热土上,在麻粟坡烈士陵园就有960位烈士安葬在这里,他们当中99.9%的都没有后代,他们为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不受外敌的侵食,用生命捍卫呵护验证了《祖国在我心中》。牺牲了年轻宝贵的生命,而我们的后代就是他们的后代,我们今天宣讲他们纪念他们就是要让英雄们的生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传播红色的足迹,让我们华夏儿女永远铭记这段红色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军功章是国家对英雄们功勋的肯定,纪念碑是人民对烈士们永远的缅怀!</p><p class="ql-block"> 我不是什么英雄,英雄是那些为国捐躯长眠在烈士墓里的烈士。</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中华儿女更加崇尚英雄,更加崇敬为国负伤还活着的英雄,更加尊崇那些为国捐躯而付出牺牲的英雄,让英雄的时代更加英雄辈出!让英雄的精神永远闪光!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p> <p class="ql-block">  奋进新征程《祖国在我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