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给我的棉垫肩 ---母亲节的思怀

沈家涛

<p class="ql-block">  2022年 5月8日,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p><p class="ql-block"> 佳节思亲,妈妈对我的好,章章件件,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我亲爱的妈妈,王明儿,离我们而去已五个年头了,妈妈走的时候是97岁,今年应该是102岁了。在我的心里,妈妈一刻也没离开过。</p><p class="ql-block"> 人世间,有多少相聚,便会有多少死别,这似乎是自然规律;但妈妈的爱,即使天人永隔,却依旧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照片是1964年9月27日,妈妈在上海北站送我去新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登上西行的列车前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想到五十七年前,妈妈给我的一个棉垫肩,略一记叙,以此为母亲节妈妈的思怀。</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进疆前夕,爸爸妈妈和我们姐弟兄妹一家人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说到“垫肩”,现在的年轻人大概都没见过,那是当年挑担时戴在肩上用以缓解扁担压力的垫子。平铺开来它是个比肩稍宽的圆形;四周有四根短绳,中间是圆洞以便套在脖子上系牢。</p> <p class="ql-block">  我的那只垫肩是棉的,是妈妈用厚厚的白帆布缝制的,里面衬了一层絮棉,既挺括又结实耐用,戴在肩上蛮像武士的铠甲。</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农场人做饭和冬季取暖全离不开柴禾。柴禾靠自己去打。我们到农场后的第一个冬天就是到戈壁滩打柴禾,自力更生解决烧柴问题。每天一人一把坎土曼一根扁条到七八公里外的戈壁滩去挖红柳或是砍梭梭柴,打好了挑回来。</p><p class="ql-block"> 照片垫肩是后来别处找的样子,并不是我原来的那个。</p> <p class="ql-block">  挑柴真是磨炼人的活。看着老职工挑起百十来斤重的担子,忽闪忽闪健步如飞。可轮到自己,几十斤的份量一上肩,却怎么也忽闪不起来。扁担刚上肩还感觉不到太重,可走不出百米就会越挑越重,终于不得不走一路丢一路。到了家只剩了一小把了。回到宿舍,累得脚也懒得洗,往铺上一躺,浑身的骨头架子都像快要散了似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可是第二天还得去,这扁担一挨上肩就火辣辣的疼。小东和我同宿舍,第一天到戈壁滩,看到大沙包一个连一个,一望无际,激动得放声歌唱,可两天下来,就哑了。肩头疼得实在受不了,只好带个枕头,挑担时垫在肩上。挑子一上肩,两手使劲抓住扁担往上推,呲着牙,佝着腰、苦着脸,想藉此减轻一些肩头的份量。</p> <p class="ql-block">  妈妈知道我经常挑担子后,专门用厚厚的帆布给我做了一只垫肩寄来。挑担时戴着垫肩,扁条对肩部的压力被减缓了。半个月后,我借助垫肩,居然学会左右换肩挑担了。这一招使我得益匪浅,后来我调到伙房当了三年火头军,挑水送饭,一百多斤的担子连续在田埂上忽闪三四个条田气都不喘(一个条田长1000米左右)。小东见了眼馋,也写信要家里给寄一个。但是任他怎么细细描述,可他妈妈最终愣是没搞清楚“垫肩”到底是什么玩艺儿。饼干糖果寄了一堆,“垫肩”却不见半个影子。</p> <p class="ql-block">  小东不久调到宣传队去了。一次宣传队排演了一个叫“洗衣歌”的藏族歌舞,小东主演炊事班长,里面有一个班长抢着挑藏族姑娘水桶的舞蹈动作,他是有戈壁滩挑柴禾的体验的,演挑担一闪一闪的动作很是逼真。他为了表演更加到位,还特别把我的垫肩借去当道具。因为我那垫肩是有棱有角的,戴在肩上更显军人的气质。那时的军装还没有肩章,而我的垫肩恰似夸张了的肩章,小东的表演赢得了不少掌声。</p><p class="ql-block"> 我以为那掌声一定是冲我那垫肩来的。</p> <p class="ql-block">  挑担对于我们这群刚离开学校,喝黄浦江水长大的知青真是个不小考验。妈妈的垫肩帮我度过了一道难关。它一直伴随着我,后来不挑担了,也一直珍藏,不舍得丢弃。</p> <p class="ql-block">  1981年,我调到团中学当了老师。那只垫肩被改制成了一个圆形座垫,在全校百余名老师中,我那的座垫是最为别致的,好几年了还会引来啧啧赞叹。</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妈妈给我的一只棉垫肩。</p> <p class="ql-block">  2006年11月,我退休回到了妈妈身边。在整理材料的时候,我问过妈妈垫肩的事,妈妈却已经想不起来了,或许是妈妈为我们做的事太多太多了,在妈妈看来都是平平常常的事吧,用不着去想起。</p><p class="ql-block"> 照片是2009年年底,我和妈妈在九星河祭奠先离去的爸爸时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有一种感动,叫母爱;有一种深爱,叫母亲;有一种想念,叫妈妈。</p> <p class="ql-block">  妈妈妈妈,我爱您,永远爱您!没有天就没有地,没有您就没有我,谢谢您给我带来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  愿意以孟郊的《游子吟》作一个结:</p><p class="ql-block">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p><p class="ql-block">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p><p class="ql-block">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