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帅麾下有问山

诗书剑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6年11月16日,国共双方参与西安事变者应统战部邀请,聚集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参加纪念西安事变二十周年座谈会。</p><p class="ql-block"> 会后,周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与参加纪念西安事变二十周年座谈会的代表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左图为解放初期的王玉科与吴玉荣夫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参加座谈会的代表陆续走进西花厅。当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走近周恩来总理时,周总理握住他的手说:“不打内战,抗日救国,老先生帮了忙!”</p><p class="ql-block"> 这位老先生叫王玉科,号问山,当时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干部。</p><p class="ql-block">   <b>一、少帅麾下有问山</b>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34年1月,47岁的王问山先生(以下简称先生)应少帅张学良之请,到少帅主持的武汉行营,任第四处少将处长兼行营巡视专员。 </p><p class="ql-block"> 1935年10月,随少帅到西安,任东北军总部办公厅副主任兼第四处少将处长。 </p><p class="ql-block"> 在少帅麾下,先生克己奉公,忠于职守,坚决实行“不打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1935年冬,少帅在机要秘书郭维城的陪同下登门看望先生。只见先生家里家外除去日用衣物,仅有桌椅板凳、几个书箱、少许生活用品和一把习武宝剑。少帅禁不住连连感叹。 </p><p class="ql-block"> “问山兄随我到武昌,日子过得苦,未曾想到西安还是这样苦。” </p><p class="ql-block"> “‘盼他明月出,照我丹忱沥。但求百姓安,何虑一身湿?’这是我祖父在赈济辽西水灾的苦行中随口所作的一首诗。报效国家,苦一点算不了什么?”先生不假思索地吟诵起祖父的诗,坦白了自己的心地。 </p><p class="ql-block"> 少帅沈默良久才说:“王举人之名,我幼年即知。民国七年,家父曾送匾悼其逝世,百姓还为其树碑于石山,我主编的《奉天通志》,就记载了你王家两代人!” </p><p class="ql-block"> 临走,少帅嘱咐随从副官一会儿给先生送些钱物改善生活。 </p><p class="ql-block"> 1936年春,少帅通知先生,举荐他到甘肃省第五区任专员兼少将保安司令,直属于学忠管辖。一来为加强东北军与地方的联系,二来为他增加些薪俸。</p><p class="ql-block"> 第五区行政专员公署驻临夏。临夏地区回民较多,既是军阀马步芳的家乡,又是他的防地。地方官凡事都要先顾及马的旨意,否则将难以在此容身。多年来,马步芳一直充当蒋介石的剿共干将。</p><p class="ql-block"> 先生到任,正值马步芳围剿红军不利,损兵折将之际。马强迫第五区选拔五千名自带鞍马的壮丁,给他充当打内战的炮灰。接到这个强迫命令,先生召集在临夏的伊斯兰教的阿訇开会,并向马大阿訇请教怎么办好。在西北一带,马大阿訇具有很高的威望,他又是马步芳的长辈。马大阿訇一听征壮丁,气就不打一处来。他一边安排阿訇们各行其是,一边带着一些主要长辈去找马步芳说理。马步芳在大阿訇的说教下,在长辈们的劝说下,只好撤消了征壮丁的命令。但是,马从此对先生怀恨在心。</p><p class="ql-block"> 临夏回汉民众闻讯纷纷聚集到专员公署门前,不顾一切地阻拦马德一伙人,一些人还簇拥着马步芳的亲戚将先生夫妇团团围住。马大阿訇赶到现场,一边安排一些阿訇与马步芳的亲戚一起保护先生夫妇,一边再次带领得力人员去找马步芳说理。 </p><p class="ql-block"> 三天后,马大阿訇陪同马步芳的部下带回来了马步芳的命令:“改由马德派专人武装押解王问山夫妇出境。” </p><p class="ql-block"> 1936年12月31日,马德命令随从剥光先生夫妇身上衣物,再捆绑起来押解出境。马大阿訇不放心,先是率领得力人员护送先生夫妇;出境后又派数人专程从西安护送,辗转多次终于护送到天津,使先生夫妇与亲人团聚。 </p><p class="ql-block"> 回到天津,先生心潮起伏,难以平静下来。从1934年1月初接受少帅任命开始,至1937年初回到天津,先生在少帅麾下工作三年。如今,少帅被拘押审讯不说,先生竟然也为了抵制马步芳强行征壮丁的命令,遭受了马步芳如此报复。“不打内战,一致抗日”,难道有错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