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成绩与辛勤的劳动总是成正比例的,付出劳动越多,创造的幸福就越多。”劳动,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出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 从一年级开始我们二(3)班就把劳动教育渗透在日常的班级行规教育中,在每日的学习生活中激发全班同学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激情。本学期,我们又陆续开展了“劳动最光荣”之“厨家乐”及“春季养殖”的实践活动。“厨家乐”的活动目的是培养我们全班同学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大家学会简单的家务劳动,学会做饭并能品尝自己做的美食。正如我们在语文课本第三单元“中国美食”那篇课文中学到的制作食物的方法,通过自己动手做,能够更加理解课文中的内容,通过劳动让自己收获快乐和成长。</p><p class="ql-block">在“厨家乐”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学习了自己煮面条和煮饺子,并将自己烹饪的过程记录下来,完成了2篇特色写话。我们第一次吃到了自己煮的面条或饺子,同时也分享给了爸爸妈妈和家人,得到了他们的鼓励和肯定,感到非常激动和开心。在整个水煮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观察面条和饺子的变化,引发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让自己逐渐享受这个过程,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收获了美食,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也积累了很好的写作素材和经验,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这些照片和文字将会成为我们永恒的纪念和美好的回忆,会让我们记得第一次劳动付出的艰辛和喜悦,也能让我们坚定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劳动最光荣之一“厨家乐”</p> <p class="ql-block">“煮面条”和“煮饺子”的过程都大致分为3个步骤,首先是烧水,其次是观察它们在锅里的变化,最后是自己品尝美食的心情。在烧水的时候,我们看到水面一开始很平静,过一会儿锅底会冒出很多小水泡,水泡逐渐上升到水面上变得越来越大,锅里热气腾腾的,最后水中间升起了一个喷泉般的水柱,顶起了一朵牡丹花,代表着水烧开了。当我们放入面条后,面条马上就沉了下去并抱在了一起,用筷子赶紧搅一搅,面条们就又都游开了,过了一会儿面条浮了上来,可以加自己喜欢的配料,慢慢我们就闻到了面条的香味,它们仿佛在锅里跳舞,意味着面条熟了。看着自己亲手煮的面条,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劳动的价值,心里美滋滋的。</p><p class="ql-block"> 特色写话之“煮面条”</p> <p class="ql-block">有了前面煮面条的经验,煮饺子就变得容易多了,我们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尝试自己做。与面条不同之处在于当饺子下锅时,它们是一个个从锅边滑下去的,像坐滑滑梯一样滑入水中。饺子刚下到水里,烧开的水就立马平静了许多,它们一开始都稳稳的坐在那里,过一会儿就按捺不住,你碰我一下,我推你一下,热闹极了。这时我们需要加点冷水,加入冷水后饺子大战就立马结束了,但不一会儿,饺子大战又开始了,就这样来来回回加了三次冷水,饺子们逐渐浮上了水面,用漏勺将它们捞起来,盛到盘子里,香味立刻随着白色的蒸汽扑面而来,这次我们对自己做的美食更加有信心,也对参与家务劳动有了更大的兴趣和意愿,劳动教育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让我们想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特色写话之“煮饺子”</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美好的春季里,我们通过诵读语文课本第一单元《村居》、《咏柳》、《找春天》、《邓小平爷爷植树》等课文了解到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也是个播种的季节。为此我们开展了劳动最光荣之“春季养殖”的实践活动。我们大多选择了种植黄豆芽和绿豆芽,这个种植的过程大概需要一周左右就能发芽。首先将选取一部分黄豆或绿豆清洗干净,放入盆中加水浸泡12个小时。豆子会逐渐泡软并变大,再次清洗干净后,去掉不好或虫蛀的豆子,然后放入菜篮里。将菜篮盖上干净的毛巾并放入封闭的纸箱中,避免阳光的照射。黄豆或绿豆在发芽的过程中必须每天用水浸泡1-2次,让豆子保持充分的湿润和水分,促进它们的发芽和生长。基本上2天后就开始出芽,到第4-6天豆芽就会完全长出来了。除了养殖黄豆芽和绿豆芽,我们还养殖了大蒜、蜗牛和蚕,在养殖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植物发芽的生长过程,蜗牛与蚕的生长与蜕变。正如课文《青蛙卖泥塘》中小青蛙一步一步创造了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的泥塘一样,我们也用自己劳动收获了果实和养殖知识,这个过程是那么的有趣和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劳动最光荣之二“春季养殖”</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一系列的劳动实践活动,我们充分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和价值,也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和享受生活。我们应学会将自己融入自然,融入社会,不停的劳动,不断的创造。在这辛勤的劳动和创造中,不停的收获,创造属于我们的幸福美好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