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如你,—写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之际

固始县人民医院赵大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一百多年前,一批先进青年不甘亡国、不畏强权,他们为民请命、力挽狂澜,以“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的声声呐喊唤醒沉睡麻木的国人,在中华大地上开启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孕育和壮大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从此,在党的领导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成为中华民族救国、兴国、富国、强国征程上的先锋力量,中国青年运动翻开崭新历史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一百多年来,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今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勇挑重担,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用“强国有我”的最新实践回应百年前青年先锋们的呐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就在我们的身边,始终活跃着“奋力奔跑,勇挑重担”的青年先锋。</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临危不惧 勇战疫区</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4月22日凌晨1时左右,县人民医院组织的37名医护人员,由90后护士长陈士乐带队深入固始县此次疫情始发地---石佛乡漂桥村执行核酸检测任务,她们在黑天摸地的夜晚,用手机照明,挨家挨户上门采样,历时六小时,连夜完成漂桥村536人的核酸检测工作。此后,她们中的9人便长期驻扎在石佛乡,专门负责漂桥村的核酸采集任务。初夏的天气阴晴不定,气温时而30℃左右,时而10℃以下,时而狂风暴雨,时而烈日炎炎,但是每天都能看到这些“大白”穿梭在田间地头,被当地老百姓戏称为深入疫情腹地的“敢死队”!4月25日,大雨磅礴,明显增加了采样工作的难度,她们还要保护好采样管上核酸检测码不被雨水淋湿,原本两小时能完成的任务,却足足用了四小时。新生儿科护士葛君在完成当天任务后突然中暑,一天都不能吃喝,脸色苍白,在采样现场几次差点晕倒!</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义无反顾 勇挑重担</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4月10日,带着院领导的嘱托、家人的牵挂、朋友的担心,更带着中华几千年传承的“家国有难,义不容辞”的精神和全县人民的期盼,我院CT室年青的共产党员夏云龙医师紧急驰援上海。驻守上海公惠医院,他承担着所有的CT操作工作,24小时待命。“渐渐地,习惯了穿着“大白”汗流浃背地忙前忙后;习惯了每天面对四、五百新冠患者不同的支持与感谢;习惯了每天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虽然经常会有突如其来的救治工作令我疲惫不堪,只想踏踏实实地睡一觉,但是每每顺利完成救治任务,我的心里就会暖暖的。”夏云龙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有希望总是好的。这些天,我时刻被感动包围着。看到多年卧床不起的老人对我竖起大拇指,我收获了感动;看到司机师傅每次接送我们动情地为我们放歌,我收获了快乐;看到失去亲人的志愿者含泪说谢谢,我收获了坚强;看到河南老乡说加油、辛苦了,我收获了鼓励;读了治愈患者发自肺腑的感谢信,我收获了感恩。”这是夏云龙的内心感受。作为一名党员医生,经过这次大疫的洗礼,夏云龙更加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争做一名党和人民信任的白衣战士,随时听从党的召唤,决心为党和人民的健康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默默无闻 甘于奉献</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作为在隔离点内工作的一员,99年出生的“小”护士任艳,舍小家顾大家,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4月22号,她奉命从天泰集中隔离观察点调入职业技术学院集中隔离观察点。因为职业学院隔离点处于组建初期,里面几乎是空无一物;一到地点,她和同事们顾不上休息,连夜一点一点的开始布置:被子、水壶、洗漱用品、卫生纸、矿泉水等生活用品,她们凭借惊人的毅力和信念,一趟又一趟,不厌其烦地以徒步爬楼梯的方式,归置到位。奋战了一整夜,来不及休息片刻,就立即投入到收治隔离人员的紧张工作中:接病人、测核酸、送生活用品……她一直从早上8点奋战到晚上9点,直至所有的隔离人员全部安排妥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这样的高强度工作,这样的挥汗如雨,这样的废寝忘食,一直在持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4月26日下午4点,劳累了一天的任艳勉强吃了一天中的第一顿饭。饭后,她强撑着疲惫的身躯,投入到房间消杀工作。虽然很累,但是她深知自己肩负重任,容不得半点马虎,为了防止隔离人员在走廊乱走乱窜,造成不必要的交叉感染,她一边维持隔离人员的秩序,一边给隔离人员运送各种物资。夜幕降临,天空沉寂下去,但隔离区内收治工作却依然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措不及防的是,任艳在给一位隔离人员送体温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晕倒在隔离病房门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她太累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转危为安的任艳在病床上休息一天后,又意志坚定地跟领导说:让我回去工作吧,别看我瘦,但我有用不完的劲儿!</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披星戴月 幕后英雄</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在疫情战场上,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但是在抗疫路上,他们却是最辛苦的战士之一。这就是我们的幕后英雄--核酸检验师!张壮,作为一名年青的共产党员,作为PCR实验室的“老司机”,孩子还没满月的他却成天泡在实验室里,与病毒进行直面交锋。面对堆积如山的核酸标本,他和“战友们”没日没夜奋战在实验室,他们穿戴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从进仓到出仓,连续8个小时,不能喝水、吃饭、上厕所。“为保证核酸检测结果准确无误,检测标本时大家注意力都高度集中,不敢有半点松懈,整个实验室里只能听到机器的低鸣。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感觉双手及胳膊似乎已经残废”。“外面30多度的高温,我们在方仓集装箱内,穿着防护服,气都透不过来,汗如雨下,好几个女同志曾经几次虚脱。”张壮深有感触地说。“最多时,我们科室一天完成30多万人次的核酸检测,真累啊!即便如此,大家没有一人抱怨,没有一人退缩!”张壮显得特别疲累。就是这样一群“幕后英雄”,充当着疫情的“侦察兵”、“情报官”,让病毒无处遁形。</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不辞辛劳 不辱使命</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固始县本轮疫情发生后,自23日开始,我县实行全域静态管理。此时,我院尚有600多名在院患者,静态管理实行后,这些患者出院回家就没有了任何交通工具。为解决患者此种困境,我院专门派出一辆救护车负责免费护送出院患者,89年的院前急救医师熊光伟临危受命,担任负责人。一个人,一辆车,一座城,他夜以继日地奔波在路上,连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需要提前规划,为的是节省时间,尽快将患者护送到家。每天,等所有患者都送到家,已是深夜,他便开始整理第二天出院患者信息,规划出最合理的出行路线,等到休息,已是凌晨。他说,这些辛苦算不了什么,都是我应该做的,他最头疼的是不被理解,一会这科室主任打电话问,为啥我昨天约好的,现在病人还没走?一会那患者打电话,怎么还没来接我们?都等一天了。他最不喜欢的就是电话响起的铃声了!即使如此,他每次接起电话都会心平气和、耐心细致地解释每个人的问题,然后微笑着紧握方向盘,平稳地行驶在大道上!</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斗志昂扬 坚守阵地</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身着“白蓝战甲”,手拿“拭子之枪”,我们毅然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进行到底。因为,我们的样子,就是中国青年的样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4月28日,固始的天气骤然变化,一反近期的持续炎热,突然变得很cool,中午开始,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寒,核酸采集的群众越来越少,甚至两个小时无一人前来,但是我们的医护战士,一直驻守岗位,虽然浑身淋湿,寒战不停,依然坚守!视频中主人公为孔德锋医师和李帆护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在那些为疫情防控而奔波的“大白”中,我们一如既往地看到了一股靓丽朝气的青春力量,一批“80后”“90后”甚至是“00后”在此次疫情防控一线的青年们,承担着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在“忙”和“更忙”的节奏中连轴转,他们不喊苦、不喊累、不退却,矢志用青春力量守护百姓健康。青年们最美的样子,绽放在了春天里。</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愿中国青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时代在变,青春的样子却没有变。一样的勇敢、热血、拼搏、奋斗。青春正当时,不予负流年。让我们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与时代同频共振,为我院建设添砖加瓦!</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