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实小】立足核心素养 深耕项目化学习——新风实小“项目化学习赋能适生课堂”主题教研节之科学专场

<p class="ql-block"> 项目化学习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实现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探索项目化学习在课堂上的应用与实践,5月6日,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教研节拉开帷幕,科学专场进行了“项目化学习赋能适生课堂”为主题的小学科学教学研讨活动,教研员朱颂伟老师、屠校长莅临指导,全体科学教师参与了本次学科项目化学习的交流与探讨。</p> <p class="ql-block"> 活动前期,教研组进行交流研讨,确定活动项目化活动主题以及上课内容,对课程进行了精心地设计和整合,在本次教研节上由薛晓丹和茅昱华两位教师带来项目化课堂展示。</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薛晓丹老师带来的《观察土壤》,薛老师以学校的银杏农场的一亩三分地为情境引入,设计驱动性问题——为了适应农场里的不同植物生长,应该选择怎么样的土壤?学生在问题驱动进行土壤的研究,挑选适合不同植物生长的土壤。通过三个支持性活动,对比观察干湿土壤、筛选土壤颗粒、静置分层土壤颗粒,发现土壤是由空气、水分、腐殖质、黏土、粉沙、沙、沙砾等物质组成的。对土壤有了一定的认知后,下节课,学生就能为农场选择适合不同植物生长的土壤了。</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茅昱华老师带来的《八颗行星》,为了更好的认识太阳系成员,能不能来建造一个八大行星模型?学生带着任务进行讨论,建模需要什么资料;怎么处理数据;用什么材料来建模;数据太大怎么处理等,经过讨论,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模型地搭建,对模型进行修正、展示、研讨。</p> <p class="ql-block">  两节课后,教研组的老师各抒己见,研讨激烈。教研员朱颂伟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对两位老师的优秀表现予以肯定。同时也希望教师在进行项目化学习时,在课堂设计上需要站在大单元主题式的角度去设计,把握项目化学习的几个关键环节,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在课堂上可以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教学副校长屠校长也对科学组寄予希望,提出要求。</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节,新风实小科学组还和丽水金岸小学科学组开展了“云端共学活动”。通过钉钉现场直播的形式,金岸小学的教师通过实时连线,开展了“四同步”教学研修,即“同步备课、同步上课、同步研讨、同步评价。”赋能浙江省教育均衡发展,共同进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携手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  无论是课堂展示还是交流讨论,精彩纷呈。新风实小科学组本着做真正项目化学习的目标,让项目化学习融入日常教学中,反复研讨、反复修改、又反复实践,让真实、深度的学习自然发生。项目化学习,我们还在上下求索的路上,朝着以项目化学习为支点,撬动适生课堂改革的目标努力前行!</p>

课堂

学习

项目

土壤

研讨

新风

老师

教研

科学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