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蝉

故土

<p class="ql-block">捕蝉 (儿时记忆)</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代人,儿时的快乐有许多,是现在孩子们不可能体会到的。即使同样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当然,现在孩子们的快乐,我们儿时也是绝对没有玩过,见过,甚至从来就没有想到过……时代的变迁,历史的脚步,从来都是这样飞速的发展着。</p><p class="ql-block"> 童年,和小伙伴们一起捕蝉的经历,深深地印在脑海之中。</p><p class="ql-block"> 蝉,又称之为知了,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卵生昆虫类动物。说它独特,是因为它的生存特性而言。蝉这一辈子,我们看到的也就一周左右的时间,其实,它在地下生存了2~4年不等。(北美地区还有17年~19年的蝉)。</p><p class="ql-block"> 夏天,蝉在树上“知了,知了”的鼓噪个不停,特别是在你困顿,疲乏,想安安静静睡个午觉的时候,着实让人心烦意乱,可又不能阻止它们的恬噪。因此,蝉这东西在乡下并不怎么招人待见。</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没有午睡的习惯,满大街的撒欢,疯打疯闹,象一群顽皮的小猴子。</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玩耍的累了,就要生出一些既不是太累,又有趣的乐子来。捕蝉,就是这种乐子的一种。</p><p class="ql-block"> 我们会找来一棵长长的高粱杆,把最顶端的杆折成三角形,用铁丝,绳子之类的东西捆扎好,举着长长的高粱杆去屋檐下寻找蜘蛛网,把蜘蛛网粘贴在三角形上,就成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捕蝉工具。寻着蝉的叫声,就用这捕蝉器具去粘树上叫的正欢的蝉,成功率很高。捕到的蝉装在瓶子或者布袋里,攒多了,拿回家用铁丝串上,在灶塘里烧了,待到一股油香味飘出来,蝉也就熟了,撒上一点事先撵碎的咸盐沫沫,放进嘴里一嚼,唇齿生香,那是一个美啊。</p><p class="ql-block"> 到了晚上,孩子们也不停歇,围着一棵棵大树,寻觅那些刚从地下钻出来的蝉蛹。这是蝉卵在地下蛰伏了2~4年,蜕了三四次壳后,披着最后一层盔甲,趁着天黑时分,艰难的钻出地面,爬上树来,慢慢的蜕去最后的壳,在天亮之前化蛹成蝉。</p><p class="ql-block"> 这个时候,在树上捉到的蝉蛹,还尚未脱壳,拿回家用一只大号的磁碗,扣在窗台上,第二天早上,蝉是蝉,壳是壳,就分家了,蝉,把玩一会,要么放飞了,要么把玩的一命呜呼,扔掉了,或者是烧熟吃了;壳,用线绳穿起来,挂在墙上,等攒到足够多了,拿去公社所在地的供销社去换钱。据说,这蝉蜕是一味极为珍贵的中药材。</p><p class="ql-block">捕蝉,捡拾蝉蛹的过程,是每年夏季孩子们又一份乐此不彼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图片转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