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怀念的

心生暖阳

<p class="ql-block">  时间如白驹过隙,小时候村子里有人去世时总是躲得远远的,那深深的畏惧在看到那一片片白的时候一下就达到了顶峰。渐渐长大后一次又一次直面亲人的离世,对这种离别的理解已经不再只是恐惧,还多了悠长的思念和默默的祝福。其实每个人的归宿都是一样的,只是早和晚的区别罢了。逝去的亲人总有回忆留给我们,只是我们再也看不到他们了。</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哄过我、抱过我的四位老人都去世了,那些有他们陪伴的岁月流进了时光的河流,或沉没或飘远再无痕迹可寻。那些记忆里的画面也在慢慢地变淡、变浅,我怕有一天真的全部忘记,所以提笔写下来换一种方式珍藏。</p> <p class="ql-block"> 姥爷</p> <p class="ql-block">  第一个远去的是姥爷,姥爷去世的时候好像只有63岁,那时我刚刚上初中,有关于姥爷的记忆是最少的。姥爷的个头不高、清瘦,记不清抽不抽烟了,应该是抽的,因为印象里有浓重的旱烟的味道。那时候姥爷穿的是家做的棉袄棉裤,戴着棉帽子,穿一双毡疙瘩大棉鞋,时不时的咳嗽几声。冬天里姥爷坐在炕头上烤着火盆,火盆上有一双铁筷子,火盆里埋上几个土豆,还会在火筷子上烤点东西吃,烤的是什么已经记不清了。</p><p class="ql-block"> 姥爷手巧,会很多活计,会拉二胡,如泣如诉的曲子仿佛还在耳边萦绕。还记得姥爷刻挂钱的时候,厚厚的一摞彩色纸,一刀一刀很有力量的样子。还有姥姥姥爷搓绳子的场景,两个人配合很默契,一会续一点布条,粗粗的长长的绳子延伸出去很远。</p> <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次姥爷赶着驴车拉着我和妈妈还有一个人回老家,另外那个人到底是老姐还是老弟已记不清了。途中要经过一条河河水特别深,姥爷趟着水牵着驴,水感觉得有齐腰深,我们三个坐在车辕附近,紧张地看着对岸。姥爷的老家家家都有红彤彤的海棠果树,小小的我站在树下也能摘到果子,印象特别深刻。</p><p class="ql-block"> 姥爷最爱吃臭豆腐,姥姥会做,所以姥姥家总有臭豆腐的味道,好像也不难闻,但我对这个东西向来是敬谢不敏。还有一个特别热闹,也非常喜庆的场景,应该是姥爷家砌院墙或者盖房子吧,院子里很多人忙碌着,露天的大锅里炖的热腾腾的杀猪菜,姥姥和姥爷脚步匆匆地张罗着......</p><p class="ql-block"> 对姥爷最后的印象应该是姥爷去东北干活之前的事了,那时候姥爷给姐姐我俩讲故事,好像是一个神话故事,姥爷讲得特别吸引人,我俩一直睁大着眼睛听到结束。一直努力记着来着,可终究抵不过30年的岁月流逝,现在竟只能用神话两个字来说明了。还有姥爷重病的时候妈妈让我们回去见一见,姥爷得了喉癌,瘦的皮包骨头,说不出一句话,当时姥爷什么样的神态和表情也想不起来了,只记得瘦成小小一团的老人,发不出一丝声音的样子和那眷恋的眼神每每想起总是让我特别难过。</p><p class="ql-block"> 现在姥爷留给我的东西只剩下名字了,因为姐姐我俩的名字都是姥爷取的。</p> <p class="ql-block"> 奶奶</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离我而去的是奶奶,奶奶其实和我家一起生活过很多年,但是现在想起来的竟然全是奶奶生病后的样子。其实奶奶健健康康的时候虽然裹着小脚但脚下生风,挽着个小纂儿,干干净净的,是一个识文断字很神通的老太太。上面的照片中坐着的两位老人分别是我的爷爷和奶奶,在爷爷奶奶中间的是姐姐,依偎在爷爷怀里的就是我,当时大概是1983年,我3周岁。</p><p class="ql-block"> 在我八岁那年奶奶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当时可以拄着拐杖自己走的,之后近二十年的病程导致两只手不一样大,两个胳膊不一样粗,行动越发不便。试想一下一位妖妖叨叨,风风火火,自己能坐火车下东北的老太太一夜之间不能自由活动,对于奶奶这样要强的人而言,这样的折磨何其残忍。</p><p class="ql-block"> 奶奶是大家闺秀识文断字,手里有很多老药方,有很多卦书,奶奶还有很多块现大洋,现在奶奶的老药方我已经整理成电子版的了,但是有一味药现在已经买不到了。奶奶用现大洋给妈妈打的镯子,妈妈说给姐我俩一人一只,我一直没要。老家房子的柜里有奶奶的皮大衣,东屋的屋顶上还挂着一张狐狸皮,据说都是奶奶的。印象中我在柜里还找到了好多大钱,经历了这么多次搬家,不知流落到哪里去了。</p> <p class="ql-block">  小的时候奶奶翻着卦书告诉我,长满桃子的树上蹲着的那只猴子就是我,告诉我命里有几吊钱几刀肉,特别奇怪为什么这件事印象这么深刻。从来听不到奶奶说哪里疼哪里难受,奶奶特别坚强,很少抱怨。还记得奶奶特别喜欢烟色,妈妈给奶奶做衣服就爱挑这个颜色。奶奶的假牙总是泡在杯子里,吃饭的时候戴上。数不清有多少次奶奶大便不及时弄在裤子里、弄在床上,我们姐弟三个都很嫌弃,不肯上前,每次都是妈妈收拾。妈妈给奶奶洗头发、修脚、剪指甲,洗弄脏的衣服和被褥,妈妈伺候在奶奶身边的时候,各个方面都做得特别好,无论奶奶变得多么糊涂,始终能清晰地叫出妈妈的名字,妈妈实在是我们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记得奶奶最爱坐在小楼客厅的床上晒太阳,我们仨总会逗奶奶:“奶奶奶奶,你看我!”等奶奶转过头看我们的时候,我们迅速白奶奶一眼,奶奶就会忍不住笑。后来这一招就不好使了,奶奶转过头来会闭着眼睛,再后来奶奶会反过来逗我们:“你看,我眼睛里有个兔子,你眼睛里有个人!”这老太太可太精了!</p><p class="ql-block"> 说奶奶糊涂,有的事情上却一点儿都不糊涂。那个时候奶奶贴身的衣服兜里总装着50元钱,老妈问她装钱做什么,老人家说是给我弟媳妇儿准备的。奶奶每天晚上都会给爷爷铺床,尽管自己行动不方便也一直坚持,这也能看出老两口的感情是多么深厚。</p><p class="ql-block"> 奶奶快要不行的时候,我和老妈老弟正开车往回赶,赶到大爷家奶奶已经走了。大姑说奶奶是吃饱了走的,还自己挑了个好日子:九月九日重阳节,那一天秋高气爽、艳阳高照。那一年奶奶91岁……</p> <p class="ql-block"> 姥姥</p> <p class="ql-block">  姥姥在奶奶离开的第二年也走了,走的时候82岁。姥姥是一个命很苦的老太太,听妈妈说姥姥从小父母双亡,没有兄弟姐妹,是跟着自己的叔叔婶婶长大的。姥姥大字不识一个,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直到嫁给姥爷之后,姥爷给取了名字才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姥姥是一个脚很大的小脚老太太,裹了脚又放开了,但是走路还是不得劲,左摇右摆的步履蹒跚。花白的头发绾着一个小纂儿,插上一根簪子。常穿在我看来都一样的灰灰蓝蓝的斜襟褂子,裤子扎着裤腿。姥姥有哮喘,呼吸悠长粗重。姥姥每天都不闲着,走进来走出去,喂鸡喂狗,收拾菜地,烧火做饭……姥姥喜欢花,在窗台上,在菜地旁总会种上点花草。冬天把月季花当宝贝一样搬到炕上,与月季在一起的还会有一盆葱。</p><p class="ql-block"> 妈妈总说姥姥手很拙,经常饭菜刚端上桌,姥爷就摔了筷子,因为姥姥的饭食做的不好。但是姥姥脾气好,很少见到姥姥生气发脾气。这也锻炼了大姨、老妈、老姨、老舅,各个手都很巧,各个都做得一手好饭食。</p><p class="ql-block"> 小的时候去姥姥家,刚到姥姥家院墙外就开始喊:“咬咬,咬咬!”等走到大门口,姥姥肯定已经开门来了,然后分别把我们仨的小手含进嘴里咬一咬。这是独属于姥姥的非常特别的稀罕孩子法儿,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小的时候一直喊姥姥“咬咬,咬咬!”。</p> <p class="ql-block"> 姥姥一个人睡一铺炕,却有着很高的被剁,被子褥子上几乎都有补丁,被子又厚又重。姥姥家的灶子不太好烧,烧起来满屋子都是烟,熏得人直咳嗽。炕热的也慢,姥姥喜欢睡在炕头上,一年四季都是如此。我睡在姥姥身旁,身上压着姥姥的大厚被子,抬眼就能看到门前的山,在夏天的夜里安然入梦。</p><p class="ql-block"> 姥姥家的日子一直过得很紧巴,每到要烧火做饭的时候连一把引火柴都没有,姥姥东一把西一把的寻找可以引火的东西。每到暑假我就在姥姥家常住,跟着姥姥去土豆地里巴拉土豆,小心翼翼地巴拉土,露出土豆,端详端详大小,大一点的摘下来做菜,小一点的盖上土让它接着长。这也是普通劳动人民的一种生存智慧啊!</p><p class="ql-block"> 姥姥身体好的时候还曾经与我一起去爬山,爬的不高,割了一些带刺的灌木插在小土墙上作为篱笆,阻挡那些时时刻刻想进菜园吃菜的鸡。后来爬不动山了,我爬山时总会给姥姥带回很多的野花,插在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的玻璃瓶里,姥姥总也舍不得扔。</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姥姥看到我的水彩笔后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抓起笔特别不熟练地画着她可能绣了多少次的花样子。成品我很喜欢,有一种古拙之美。记得珍藏来着,可惜不知最终珍藏到哪里去了。还有一次老妈带姥姥我俩逛商场,姥姥东瞧瞧西看看,真像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老人家没赶过集没上过店,自己没花过钱。穷苦日子里走过来的老太太珍惜所有的东西,最见不得铺张浪费。所以记忆里总有姥姥对着阳光穿针引线补袜子的场景闪现。</p><p class="ql-block"> 最喜欢喝姥姥煮的小米稀饭,最喜欢吃姥姥做的玉米面粥、玉米面饼子,最馋姥姥在灶膛里烤的玉米。还记得大家都忘了我生日的时候姥姥给煮的咸鸭蛋,姥姥藏在柜里的沙果干,看到我回家特意炒给我的那一捧瓜子。有姥姥在身边的日子,觉得平静又心安。不想回忆姥姥眼睛看不见后的那些痛、那些心疼,就到这儿吧,让一切都停留在最美好的那一刻!</p> <p class="ql-block"> 爷爷</p> <p class="ql-block">  爷爷走了,走的如此匆忙,如此出人意料!总觉得老人家肯定能活到100岁的。我出生在爷爷虚岁60岁过生日那一天,然后每一年都和爷爷一起过生日。结婚后爷爷每年过生日的寿桃都是我负责订的。爷爷96岁那年生日,我给爷爷敬酒时说:“祝爷爷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爷爷立马挑理了,“100岁也没几年了!”“那就活他个200岁!”“切,那不成老妖精了!”这个思维敏捷的老头最终也没能超过百岁,97岁那年的冬日匆匆地走了。</p><p class="ql-block"> 爷爷是个非常可爱的老头,性格乐观开朗,喜欢开玩笑,非常幽默!九十多岁的老人家反应还是很迅速,我觉得这与爷爷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爷爷特别喜欢热闹,喜欢有人陪他说话,而我们似乎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很难停住匆匆的脚步,更加难以有耐心听爷爷念叨他的老黄历,现在想起来真是觉得太遗憾了!没人陪爷爷说话,爷爷就自己叨叨,你仔细听听很少有停下的时候!不知爷爷在说什么,只是一直在说!所以爷爷是个爱絮叨的老头!</p> <p class="ql-block">  爷爷特别喜欢喝酒,每顿都喝,酒量不大,二两杯浅浅的一层白酒,喝完拉倒从不酗酒。爷爷体重很重,但是三高一样也没有,真的很难得不是吗!其实爷爷年轻的时候是赶大车的,有很严重的风湿,腿和脚都变形的厉害!喝酒可能也是为了活血化瘀,减少疼痛。爷爷又胖,腿又弯的厉害,买不到合适的衣服,所以爷爷的衣服基本都是老妈亲手做的。</p><p class="ql-block"> 奶奶瘫痪的二十几年里,爷爷一直伺候奶奶,大小便都是爷爷收拾得多,爷爷奶奶感情很好,有相濡以沫、心有灵犀的感觉。爷爷奶奶生育了六个儿女,除了老姑英年早逝外,其余的儿女都当了爷爷奶奶,甚至太爷爷太奶奶!所以爷爷的子孙众多,枝繁叶茂!</p><p class="ql-block"> 这是爷爷去世后写在QQ空间里的一段文字,爷爷很健谈,因为年轻的时候天南地北地跑,称得上是见多识广,说到哪个人,说到哪个地方都能聊起来。因为太能唠嗑,耽误人家做生意,当时家对面的日杂门市还贴出了“闲人免进”的告示,毫无疑问是针对爷爷的。除了聊天爷爷还喜欢看人摸小牌、推牌九。在老家的时候,爷爷总爱去一个白胡子老头方老师家,因为这个老头家里有热闹可看。</p><p class="ql-block"> 爷爷的手特别温暖,小的时候出去玩回来或者上学回来总要先找到爷爷,让爷爷给捂捂手。爷爷粗糙的大手握着我的小手,干燥又温暖,那份暖意至今仍在心头。爷爷耳朵很沉,和他说话使劲嚷他也不一定听得清,家里的电视长期开着,嗷嗷的响着,你问他:“爷爷,你看啥呢?”“不知道啊,听不着啊!”听不着放这么大声干什么?可能爷爷把电视当成了伴儿!</p> <p class="ql-block">  总是不想写老人们最艰难的那段日子,生活不能自理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种痛苦。几位老人都离开了,他们都是我生命中最亲最近的人。偶尔有梦到姥姥和奶奶,对着我笑啊笑,醒来眼角都是湿的。从来没有梦到过姥爷和爷爷,愿你们在天堂里没有病痛折磨,无忧无虑无烦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