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量关系 创建模型思想 ______沾化区第二实验小学数学基地教研活动学习纪实

马妍

<p class="ql-block">  为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发展,滨州市教科院组织了“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与实践”基地学校主题教研系列活动。5月5日晚上滨州市沾化区第二实验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滨州实验学校基地关于聚焦“数量关系”第五期的大单元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开始之前,谷翠翠老师带领我们回顾了前四期的教研,再次说明了“数量关系”的重要性,对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进行解读,要求要用整体性,一致性和发展性的眼光去学习,从目标,内容和评价三个方面整体把握新一轮的课程标准,并指导教师们从符号意识、抽象能力、几何直观、推理意识和模型意识进行观课和思考。</p> <p class="ql-block">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李娟娟老师执教的《速度、时间、路程》一课,从三个不同的情景出发,抽象出数学问题,让学生经历“梳理信息”、“分析问题”、“列式解答”的过程,抽象出“速度x时间=路程”的数学模型,又用这一乘法模型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p> <p class="ql-block">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福生小学宋岩老师执教的《相遇问题》,用动态直观表演和线段图,形象直观的将数形结合起来,帮学生理解数量关系,从本质上理解“速度x时间=路程”这一乘法模型,经历从速度x时间=路程到速度和x时间=总路程的模型完善过程,让学生感悟内在的数量关系本质。</p> <p class="ql-block">三位老师对以上两节课进行评课和说课。</p> <p class="ql-block">田雪青老师解读“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需要表达现实世界”。</p> <p class="ql-block">李学辉老师从知识内容分析和教学思路及策略进行说课,学生在经历分析归纳和推理的过程中明确了“为什么、是什么、怎么用”,理解了速度x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的结构和关系,为理解数量关系,建构数量关系提供了程序和策略支撑。</p> <p class="ql-block">张海彬老师对《相遇问题》提出了几点教学思考:1.教学中巧设情景、激发学生思维。</p><p class="ql-block">2.画线段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发展数学思维。</p><p class="ql-block">3.抓住本质,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的关系,强化数量关系。</p> <p class="ql-block">线上互动环节,谷老师和老师们连麦,就以上两节课和教学中的思考互动交流。</p> <p class="ql-block">会议最后,谷老师对大单元教学的意义进行解读,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意识的培养,为今后的大单元教学指明方向。</p> <p class="ql-block">沾化区第二实验小学的数学老师积极参加线上教研,书写笔记。</p> <p class="ql-block">一年级教研组</p> <p class="ql-block">二年级教研组</p> <p class="ql-block">三年级教研组</p> <p class="ql-block">四年级教研组</p> <p class="ql-block">五年级教研组</p> <p class="ql-block">六年级教研组</p>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老师们在本次教研活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智慧共享,共同进步!</p>

教研组

教研

老师

路程

关系

数量

教学

数学

模型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