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课堂反思:六下3-7探索宇宙

柱子

教材分析 <p class="ql-block">教科书用丰富的资料向学生展示了人类在探索宇宙方面重要的科技成果,让学生了解人类在探索宇宙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努力和牺牲,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感受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科学考察技术和方法不断改进,对宇宙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即宇宙是庞大而神秘的。</p><p class="ql-block">本课有两个学习任务:</p><p class="ql-block">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p><p class="ql-block">2.了解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p> 教学反思 上图是本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搜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这是本节课的科学探究目标。因此,我将本节课定义为“资料阅读课”。“资料阅读课”该怎么上呢?这是我困惑的地方,我有三个不成熟的上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方案一:既然是资料阅读课,那就要利用好教科书这个资料。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教科书,再开展讨论,在讨论中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对于书本中提及的我国“神舟”系列、“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玉兔号”月球车等信息,由老师向学生展示讲解。 第一个班级我就采用了上面的上法,实话说老师很轻松,学生更轻松。老师轻松的是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自己讲完就好了。学生轻松的是不用过度动脑,听着接收就好了。这无疑是一种偷懒式的教学,学生没有经历收集资料的过程,没有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这样的设计无法达成本课科学探究目标。 方案二: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本节课的资料,在课上做个人报告和交流。这样学生在课前就经历了收集、梳理和提炼资料的过程,是一个不错的做法。如何布置收集任务呢?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个问题无疑太广太大,学生会无从下手,收集到的资料也不会全面。所以,我认为课前布置任务要小、细,指向性明确。 课前布置收集任务需要学生家里有上网设备或者相关的图书。有的学生积极性很高,选取了好几个任务,有个别学生比较懒惰缺乏学习主动性,一个任务也完成不了。对于这一点,老师可以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对于实在没有条件完成的学生就只能放过了。这种方式学生是独立完成资料的收集、梳理和提炼,是个人的劳动成果,缺乏小组合作。如果是小组合作完成,组内学生之间有交流有思想的碰撞,那呈现的资料是否会更加完整更加丰富呢?由此,我产生了第三种方案。 方案三:将上课地点转换到计算机房,根据10个任务将班级分为10个小组,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进行资料收集、梳理和提炼。 <p class="ql-block">这样的方式我还没有得到实践,我想在计算机房上科学课学生肯定是兴奋的。因此,课堂纪律和电脑的使用在课前必须先立好规矩。老师可以向计算机老师请教如何用教师电脑控制学生电脑,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课堂管理。</p> 资料分享 <p class="ql-block">上图是我整理的资料,可以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如有错误,欢迎老师们批评指正!</p>

学生

资料

宇宙

收集

探索

老师

提炼

梳理

本课

阅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