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好运连连

<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生于1933年农历三月初六,麦苗青绿的时节,乳名麦英,大名王翠兰。母亲出生时家境殷实,外公读过书,会做生意,一向勤俭持家,挣了钱就买亩地,买片儿山。靠自己的勤劳能干一点点积攒家业。外公还懂易经,四方八邻有事,都愿找他化解。外公品行好,脾气好。街坊邻居有困难了,总爱帮一把。母亲出生时,上面有一个哥哥,母亲的降临让外公很是喜欢。打小,母亲跟着军官叔父走南闯北,到过四川,去过南京。也算是见过世面。</p> <p class="ql-block">  土地改革,母亲家被划为地主。母亲的命运一下子就改变了。祸不单行,外公又不幸离世。舅舅还在外地当兵,刚过门的舅妈怕人欺负,暂回娘家。家里只剩下外婆、妈妈、姨妈娘仨,相依为命。小脚外婆彻底被这一连串的打击击垮了。生活的重担完全落在了十几岁的母亲身上。母亲非常坚强,白天领着妹妹去地干农活,回家做饭洗衣、织布做鞋,照顾外婆。小小年纪就撑起了家。可想而知日子有多难!但母亲从未叫过苦。</p> <p class="ql-block">  过去的人结婚早,母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虽说母亲家成分不好,但母亲勤劳能干,心地善良,说媒的人也不少。母亲说我家的地和她家的地挨着,爷爷看母亲干活踏实麻利,心里喜欢,就故意难为母亲,让她多干些活儿,看母亲的反应。母亲不吭声干完径直走人。但母亲心里是喜欢父亲的。父亲年轻时形象非常好,高高的个子,浓眉大眼。这只是其一,其二,父亲性格活泼,爱唱歌,会唱歌!母亲说父亲肚子里有唱不完的歌。其三父亲当过我们村的儿童团团长,拿着红缨枪,雄赳赳气昂昂,别提有多精神了。我能理解母亲,在那个年代,那个身份,她处处谨小慎微,但她内心有一颗火热的少女心啊!而父亲,一个贫穷人家的孩子,虽早早失去了母亲,但依然阳光灿烂,积极向上。难怪母亲会喜欢。后来父亲用事实证明,母亲的眼光有多好,父亲在当时可算潜力股。可见母亲有一双识人的慧眼!</p> <p class="ql-block">  爷爷用了一斗玉米作为聘礼,父亲就把母亲娶过来了。母亲说那时人真穷,结婚那天,白天床上铺了一个半新的床单,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床单没了,原来床单是借的。母亲过门,我家的成员有父亲、爷爷、太爷爷。父亲结婚后一直在外面上班。家里缝缝补补洗洗涮涮、养猪喂鸡、生产队的农活重活,都落在了母亲一人身上。</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一生育有八个子女,两男六女。母亲上要管老,下要养小。任劳任怨的母亲骨子里就有股不服输的劲头。推车、出粪、赶马车,拉酒糟,这些男人该干的活儿她从不输男的。织布、纺花、裁衣服、做衣服,这些女人活,母亲又做成了行家。母亲人缘好,爱助人。谁家有个难事什么的,都愿与母亲商量。村里的红白喜事,母亲常常被请去当支客。小时的我,在别人家的喜宴上看到母亲陪着新娘娘家人吃饭,心里别提有多敬慕了!以前队里有工作组,也常常派往我家管饭,母亲就热情地给他们烙葱油饼。</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一生行善。我家邻居有一个哑巴,丈夫天生残疾,婆婆年龄大。他们对她不好,哑巴常常吃不饱饭。哑巴一直跟着母亲下地干活。农活太重,需要带些干粮。母亲就发现带的干粮老是不翼而飞。后来知道是哑巴吃了。哑巴叽里呱啦的给母亲解释,眼里还噙满泪水。母亲就什么都明白了。后来母亲带干粮就带成两份。83年我家搬往县城,每次回老家,哑巴见了我们,那个亲呀!哑巴虽不会说话,但她心里清楚,母亲把她当做姊妹待。</p> <p class="ql-block">  母亲知亲情,懂感恩!舅舅、当兵回来,不敢回老家,偷偷接上舅妈,漂落在了新乡,应该属于解放前新乡棚户区的成员。日子一开始过得相当艰难。母亲说我一辈子都得感谢嫂子,那个年代,我家成分不好,嫂子不离不弃,一直等着哥哥,苦涩的年代,我哥心里有多安慰。母亲不仅要照顾好自己的家,娘家也需要她去帮衬。织好的布,她大清早从老家孙村步行到新乡给舅舅家送去,然后再步行回家。一来一往六七十多里呀!</p> <p class="ql-block">  父亲和母亲,一辈子相亲相爱。父亲经常夸赞母亲能干,孝顺老人、任劳任怨。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农忙了、或者假期才能回家帮母亲一把。有时回家为了给母亲一个惊喜,父亲把自行车偷偷地放到东屋后面。然后把家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做好热气腾腾的饭菜。然后故意锁上门躲出去。下地回家的母亲回到家,会大吃一惊。谁干的呢?正当母亲百思不得其解时,父亲出现了,父亲一笑,母亲什么都明白了。晚上,父亲会给我们唱戏,讲故事,母亲在一边纳鞋底、一边听,不时地抬头瞅瞅父亲,那一刻的母亲,应该是最幸福的吧?平时的辛劳这时都化作了蜜糖。父亲母亲,从表面上看,父亲是工作人员,当过领导。母亲只是一个家庭母女,一个地道的农妇。好似这辈子母亲沾了父亲多少光似的。可事实是,我家如果不是母亲里里外外,任劳任怨的操持,我想父亲也不可能在外面安心工作。母亲何尝不是父亲的贵人?搬到县城,母亲过了几年不用下地干活的时光。可父亲退休后,得了中风,从一开始的刚能治理,发展到后来的卧床,可都是母亲在精心照料父亲。父亲卧床八年,母亲整整照顾了八年,吃喝拉撒睡,哪样不得母亲操心?八年,为了照顾好父亲,母亲不曾脱衣睡过,父亲这边有个风吹草动什么的,母亲立马开灯下床,检查父亲有无异样。对父亲的病,母亲从不放弃,不敢听到偏方什么的,母亲就获至如宝,虽然也没起什么作用,但母亲从未抱怨过。父亲后来肌肉萎缩,腿都伸不直了。可母亲还幻想着父亲能康健的那一天。对于父亲,母亲真正做到了不抛弃、不放弃。</p> <p class="ql-block">  母亲常爱说,干活累不死人,人不能有坏心眼。搬到县城,母亲不用干农活了。母亲全职做饭,帮哥哥嫂子带孩子。俩儿子住的不远,母亲这家忙忙,那家忙忙。邻居需要帮忙了,母亲二话不说就去了。后来父亲中风,母亲又全心全意的照顾父亲。母亲这一生,真的是勤劳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对于我,母亲的恩情比天大。我是八个子女里面最小的一个。我出生时,父亲是县剧团团长,团里有对名角,夫妻俩没孩子,去抱养我。父亲同意了,母亲说啥都不同意,说七个我都养活了,那差这一个了。再说她将来要是生活的好了,她不埋怨。要是她过得不好,她该埋怨我们多嫌她一个人!这孩子我不送!后来我出了车祸,母亲自言自语说过:要是当初送人了,是不是就躲过这一难了呀!现在我要说,如果没有您的庇护,或许我的灾难更大!因为是老疙瘩,母亲非常疼爱我。尤其是后来出了车祸,母亲对我是百般呵护,从不缺我的零花钱。找对象,母亲说首先是人品、其他都是次要的。李姨刚给我介绍老公时,我们还没见面,母亲、婆婆、李姨三个人便在体育场拉上了。母亲说我闺女一直上学,什么活儿都不会。婆婆说我儿子什么都会干,你闺女只要会吃就行了。母亲还是不放心,又多方打听,都说老公人品好,诚实可靠。母亲才同意我们的交往。母亲的良苦用心女儿懂,女怕嫁错郎吗!母亲不想让女儿身体受过打击,感情上再受挫折吗?母亲,您真的有双慧眼,您给女儿找的女婿不错!谢谢您!</p> <p class="ql-block">  母亲到了迟暮之年,除了稍微有点耳聋,腿行走不便,眼睛依然看的清,能穿针引线,在床上缝缝补补。给她买的毛衣她会缝上两个口袋,给她买的衣服她总要把领口、袖口改改,一件洋洋气气的衣服,经她一改,土里土气。一床新被子,她会把她改成厚薄两个。吵她吧,看她一脸满意相,也不忍心说她了。孝顺不仅孝,还得顺。她乐意她开心比啥都值!母亲还愿意打扑克,玩飞。但她明显输不起,有时会偷拿牌,我们故意和她不依不饶,母亲便像孩子一样狡辩,我没有拿。看着母亲一脸的童真,我们的心都化了。</p> <p class="ql-block">  大哥得癌症走了,母亲非常伤心。大哭一场后,母亲反而劝慰大嫂,一定要想开些,你现在是家里的顶梁柱。你可不能垮了昂!看大嫂干活儿累,心疼大嫂,让她歇歇。还一直嘱咐我帮帮大嫂。</p> <p class="ql-block">  2021年,我们全家给母亲过了89岁生日。想着母亲身体健康,活九十多岁没问题。可我们万万没想到,母亲会突然离世。2021年11月3日,下午五时左右,母亲无疾而终。生前母亲不止一次说过:我老了,就让我一下子过去吧,就算我烧了高香,行了好了。母亲,您一辈子积德行善,上天一直看着呢!只不过您这样走了,我们的心受不了哇!但一想,您没有遭罪,体面的走了,这也是您一生的福报啊!</p> <p class="ql-block">  母亲,如果有来生,让我做母亲,您来做女儿吧,让我向您对我一样,去全心全意呵护您!疼爱您!母亲,我们爱您!“妈、妈、妈……”您听到女儿喊您了吗?</p> <p class="ql-block">母亲89虽生日</p> <p class="ql-block">照片为证,母亲钟爱的针线活儿。</p> <p class="ql-block">这是春节,母亲为迎接回门的闺女,和大哥精心准备的饭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