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论》有感 </p><p class="ql-block"> 赵小春</p><p class="ql-block"> 近日我研读了王永春教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论》这本书,感慨颇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书本简介</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借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维指标体系,从数学认知、数学思想与能力、个人发展三个维度构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体系。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及学生获得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指导思想及策略是:以主体性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数学的概念、命题、结构为载体,以基本数学思想、数学核心素养及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构建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本。</p><p class="ql-block"> 我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我觉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还要注重知识的培养,因此应该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p><p class="ql-block"> 一、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数学核心素养,还要注重知识的培养 </p><p class="ql-block"> 1.培养数学意识,形成良好数感。数学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良好数感则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直觉。一个人的数学意识和数感一方面反映了他7知识去观察、解释和表现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并善于捕捉生活中诸多问题所包含的潜在的数学特征。所以应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相连,让学生深深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p><p class="ql-block"> 2.加强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数学探究的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质的特征,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来完成的。</p><p class="ql-block"> 3.培养估算能力,形成科学的直觉。估算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估算能力有着广泛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积极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这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数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对日常数量关系的灵活处理,形成各种解题策路,进而形成科学的数学视觉。</p><p class="ql-block"> 4.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实际的本领,必须带领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长知识、长才干,学会识别、学会适应生活中的数学问题。</p><p class="ql-block"> 二、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p><p class="ql-block"> 1.先备学生再备课。教育以人为本,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先做人,后求知。想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必须先了解你的学生离具备核心素养还差多少。教师用心备课,做好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心,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思路。教师备好课不容易,教好课更不容易。我们应该更新思路,响应新时代新课改的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p><p class="ql-block"> 2.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学外,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直接心理因素,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培养学习的兴趣就是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兴趣,培养数学素养和能力,发展智能,是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所以创造生动愉悦的学习气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创设情境、激发、培养、巩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提高课堂效率和数学素养的关键之一。 </p><p class="ql-block">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基础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在教学时,应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4.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在日常的课堂学习和交流中,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示范、渗透、指导各种数学语言表达的方法。但任何一种表达方式的习得,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自身建构的基础之上。文字语言的表达一般都比较抽象,而图形语言的表达却更直观,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表象。在两种数学语言的相互对比中,学生的思维深刻性会不断加强,思维的灵活性也会得到了发展。因为学生对图形语言的表达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这就能为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联想提供了良好的媒介,能有效的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5.加强数学课堂的实践活动。数学学科的实践性很强,计算也具有很强的周密性,解决数学问题也需要严格的程序性。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布置课外练习时,应多提供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的漏洞,进而给予准确的指导。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多安排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要善于帮助别人,也要善于向别人学习,通过协作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思考问题、验证事实、解决矛盾等方面不断完善,实现数学知识体系的科学建构。</p><p class="ql-block"> 学习笔记</p> <p class="ql-block"> 总之,着眼核心素养,领悟数学思想。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师贵在重视和坚持。我们要联系实际,创造更多适合他们开展和参与各种探究活动的条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探究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开拓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所在,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