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骋怀》刊发于1月4日《西安日报》

伏鸿阁主

<b>  伏 鸿</b><br> <br> 祁连山积雪炫目,斑鸠鸟凌空划过,大戈壁裹着沙尘隐没在苍茫深处。在西南角楼的挑檐下,我默立眺望,热泪泫然。<br> 嘉峪关城楼矗立在马鬃山与祁连山垭口间,看透朝代兴替,阅尽人世悲欢。<br> 穿“天下雄关”匾下关门,爬弓形上坡路,越平坦小广场,跨一尺半高门槛,攀至斜坡甬道顶端,眼前豁然敞亮,转身回望,已经登上城楼了。<br> 稍微喘口气,北移几步,靠堞墙站住,俯视城楼下,戈壁滩看不到尽头,马鬃山只见浅墨色轮廓。两千多年前,在脚下的战场上,少年军神霍去病率大汉铁骑,横槊挥戈,赶走匈奴,凿开了西去通道,为中华民族铺就了一条与西方世界链接的丝绸之路,至今仍让我辈受益。<br> 沿堞墙朝东,拐到城楼正东侧,中间耸立着碉楼,透过瞭望孔看出去,残破的明长城逶迤东去,延伸到内陆腹地。再往前推想,大唐贞观十三年,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劫难,风尘未洗,从远处的绿色中走来,踏着城楼下的砂石便道,一路向西,前去佛教圣地取经。此后,佛教传入中原,也衍生了文学名著《西游记》。<br> 顺着砖砌堞墙,转到城楼南面,祁连山似乎就在眼前。巨大的山腰横亘视线中,映入眼帘的只有黛色山体。仰头寻找山峰,看到的是山石;抬眼往上寻觅,还是黑黝黝的山石;不过你的脸面以及耳尖,会感受到浓烈的寒凉漫下来,浸入领口,传遍肌肤,渗进心脏里。那应该是山顶积雪散发出来的。整个河西走廊,都是祁连山雪水喂养的。说她是这片绿洲的母亲,丝毫不过分。<br> 先不往西走,折转到内城正中三层高的文昌阁,能够看到关城全貌。文昌阁对我有特殊意义。上世纪九零年代初,我的婚礼就在这里举行,还受到德国、荷兰游客围观。嘉峪关城楼的内城、瓮城和外城,在这里都可以俯观。文昌阁巍然屹立,大气而不失精致,无言而腹藏春秋。<br> 从文昌阁出来,转向西走,就是我现在的位置。清政府禁烟失败,贬黜林则徐到伊犁,曾经过脚下的戈壁滩。是年农历九月初七,他回看关城戍楼,遥望西天云霓,感叹道:“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湾泥。”他的达观固然可敬,但世道的腐朽仍点滴在心。<br> 此刻,站在城楼上,听斑鸠长鸣,看雪峰闪烁,更觉得,不能辜负先贤期待,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未来。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伏鸿,本名王福宏,甘肃省临洮县人。主任编辑职称,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北方作家》杂志执行主编。</p><p class="ql-block"> 作品有散文《木筏飞歌》《脚步》《“铁人”村的毛杏儿》《雄关骋怀》等,散文诗《苍凉与辉煌》,小说《有人敲门》《土豆升级》等,报告文学《向往冬天的女人》,书法评论《表现、表达及其他》《豪情在笔墨间涌动》,戏剧评论《话剧<永远的铁人>:再现铁人精神》,音乐评论《崇美取向的深情回眸》,舞台剧小品《目标是零》,歌曲《快到多彩酒泉来》《洮河上的月光》《酒的泉》等,新闻论文《突破散文式新闻写作难点之管见》《新闻摄影中的美学问题初探》等,大型声乐套曲《霍去病征战河西》,大型四幕舞剧《彩陶密语》。</p><p class="ql-block"> 消息《七贩子执掌村印,七村子流通活跃》、通讯《山沟里有个农民文学团体》获“甘肃省好新闻”评选一等奖、二等奖。</p><p class="ql-block"> 新闻论文《新闻摄影中的美学问题初探》在《新闻采编》杂志发表,获中国地市盟新闻摄影论文评选二等奖,并收入光明日报出版社《中国优秀新闻论文精编》。新闻论文《突破散文式新闻写作难点之管见》获中国地市盟新闻论文评选三等奖,并入选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国现代新闻论文集》。</p><p class="ql-block"> 散文获“甘肃新闻奖副刊作品奖”“飞天文艺奖”等,被收入文学作品集。</p><p class="ql-block"> 歌曲《洮河上的月光》获“把甘肃唱给你听”十佳歌曲评选入围作品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