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沙甸,是滇南著名的回族聚居区,现居住着回民一万三千余人,位于红河州个旧、开远、蒙自三县(市)的交界处,距州府蒙自22公里。</p> <p class="ql-block">沙甸回族先民来自元末咸阳王赛典赤及明初征滇大将沐英、常遇春等部属,多数出身伊斯兰世家,伊斯兰信仰根基扎实,文化素质较高。</p> <p class="ql-block">近日,我们中国摄影旅游网文山站部分会员应邀前往沙甸街道参加今年的开斋节。其实,这次真正的目的,我们是想去看看耗资一亿多元的沙甸清真大寺,据说是中国西南最大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在沙甸街道上的大部分地方,抬头就能看见大清真寺高耸的四座宣礼塔。</p> <p class="ql-block">沙甸的清真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采用的是阿拉伯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有9所,最早可以追溯到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由当地村民集资筹建。</p> <p class="ql-block">沙甸大清真寺的建筑典雅气派,信奉的是伊斯兰教,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宗教礼仪氛围浓郁,民俗和民风独具伊斯兰的特色。沙甸大清真寺曾毁于1975年的“沙甸事件”,后来得到重建,在原址上重新建立了大寺,占地总面积约为2.1万平方米,大殿的占地面积就达到了3000平方米左右。其又在2005年扩建,新的礼拜殿建筑面积达17700平方米,可容纳10000人同时做礼拜。是我国西南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国内百余座著名清真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沙甸大清真寺广场非常大,建筑宏伟气派,庄严肃穆,富有浓郁的民族气息,走在这里,仿佛正走在阿拉伯境内,领略阿拉伯的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以阿拉伯的建筑风格为主,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整个清真寺沿着中轴线左右对称,由大殿、宣礼塔和讲经堂组成。外墙是纯白色的,墙壁和殿顶是青绿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金碧辉煌,恢弘庄严。</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内部的装修主要用的是大理石,寺内外都非常干净,长廊一尘不染,甚至是可以反光。大殿的面积十分宽广,整体的造型庄严气派,简约大方,给人一种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伊斯兰教每年有三大传统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回族是中国10个全民信奉世界性宗教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少数民族之一。今年5月3日,是沙甸穆斯林同胞把斋30天结束的开斋节。这一天,各穆斯林族人在早晨都要沐浴后身着节日盛装,举家齐聚清真寺参加节日庆祝大众会礼,中午和下午走亲访友,前往回民公墓祭奠,然后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p> <p class="ql-block">斋月是尊贵的月份,是做功课的最佳时期,沙甸朵斯梯念经、礼拜、封斋、赞主、赞圣格外兴盛,令人赞叹。</p> <p class="ql-block">对于穆斯林而言,每日的晨礼、响礼、哺礼、昏礼、宵礼这五次面向麦加方向的拜功是非常重要的功课。我们来到清真寺的时候,正赶上开斋仪式,虽然空旷大殿里的陈设只有跪毯和电扇,但当朝阳的金色柔光透过玻璃洒进礼拜殿,经文的吟唱缓缓响起时,整座清真寺都沉静在一种神圣的光辉之中。</p> <p class="ql-block">穆斯林的斋戒旨在培养穆斯林感谢安拉慈恩,发扬穆斯林慈爱大众、团结友爱的和平精神,回族穆斯林同胞斋月里都要慷慨施善、尽力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们。因此,穆斯林的斋月斋戒与儒家主张的修、齐、治、平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样,对于提升道德修养,促进民族团结、促进和谐世界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和现实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