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三小】多彩科技活动 助力“双减”加质

淡淡的味道

<p class="ql-block">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卢龙县第三实验小学主动谋划,精准发力,力保稳中求进、进中有序、序中有质。学校加大科技活动的力度,更是为“双减”加质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在居家学习的这段日子里,老师们仍坚持把优质的科技教育资源提供给孩子,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科技“空中课堂”</font></b></h1> 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神奇的科技“空中课堂”:如《神奇的宇宙篇》里,我们了解了宇宙的起源、太阳系和各种星体、外星人等;“中国天宫空间站”里,从“嫦娥奔月”到“祝融驭火”,从“北斗联网”到“天舟穿梭”,感受载人航天那激动人心的高光时刻!科技“空中课堂”集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为一体,不仅惊艳了孩子们的视觉,而且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亲子科技活动</font></b></h1> 居家学习期间, 学校举行了“亲子科技微视频”大赛,家长和孩子们一起经历奇妙的科技体验,探寻科学原理的奥妙,惊叹科学技术的巨变,放飞科技创新的梦想! <font color="#ff8a00"><b>亲子科技微视频录制要求:<br>1.时间控制在2分钟以内。(可以后期编辑画面提速)<br>2.必须横屏录制,可以用手机支架,切记保持画面不晃。<br>3.录制时穿着不要太随意,周围环境整洁干净。<br>4.视频可以加背景音乐,必须是纯音乐背景。<br>5.视频片头加题目,学生姓名,学校名称。</b></font>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亲子科技微视频展播</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鸡蛋吃瓶子</font></b></h1> 二年级孟彦辰和爸爸做的《瓶子吃鸡蛋》实验,原理:由于纸片的燃烧,瓶子里热热的。当火熄灭后,瓶内的温度降低,瓶外的气压比瓶内的气压大,所以鸡蛋就被气压挤进瓶子里了。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不会下沉的墨水</b></font></h1> 三年级李佳塑和爸爸做的《不会下沉的墨水》实验,原理:墨水之所以在清水中会立刻下沉,是因为墨水的密度大于清水,而盐水的密度大于墨水,所以墨水在盐水中就不会下沉。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无限循环小水车</font></b></h1> 四年级冯思茵和爸爸做的“无限循环小水车”,原理:这是重力和压强所产生的现象。当你向最顶端灌水的时候,就会由于重力水从最顶端流入上面的那层水瓶子里面。再由于气压的作用,它又把水流入最底下的瓶子,而底下的瓶子,因为水的重力就要把水传输到顶端,如此的循环下去。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立起来的易拉罐</font></b></h1> 五年级侯佳彤和妈妈做的《立起来的易拉罐》实验,原理:易拉罐倾斜时,底部与桌面有两个接触点,当罐中水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时,水的重心就在这两个支点之间,所以易拉罐能够保持平衡。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人体消化道模型</font></b></h1> 六年级代妍和妈妈做的《人体消化道模型》模拟实验,人体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她们用橡皮泥模拟了各个消化器官的大概轮廓和具体位置。 学校整合科技资源,将科技活动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把更多的科学前沿知识带给孩子们,让孩子们能够感知科学、触摸科学、迷上科学,并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在创新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智慧成长!科技活动为“双减”加质,提升孩子的科学素质,为科技创新人才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技

墨水

瓶子

易拉罐

亲子

视频

科学

孩子

空中课堂

气压